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突围红色供应链 台学者提新南向双箭

学者建议新政府在东盟共同经济体,可走社会企业商业模式,朝向原物料、观光与天然资源发展,搭配多元文化的管理,走出自己的路。(AFP)

人气: 21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6年06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懿胜台湾台北报导)自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廉价的生产成本和巨大市场,不断吸引台商西进,从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往对岸流动,常出现“台湾接单、中国生产出口”贸易状态,长久下来,台湾的经济命脉受制于红色供应链,脱离不了中国市场。

除了台湾经济受到中国牵制之外,台商在中国投资受骗的案例更是层出不穷,受骗的方式主要有以下手法,包含当地政府的政策法令不明、竞争者的恶性策略、亲友员工的蓄意欺骗。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新政府提出“新南向政策”,寄望开拓东南亚、南亚一带市场,避免过度倚赖大陆。对此,新加坡管理大学应用财务管理系客座教授康荣宝表示,新南向政策主要着眼于政治、文化交流、经济,对象则是东盟各国。

康荣宝指出,先从新南向政策会遭遇的问题谈起,首先一定会受到中共的“压迫”。因为中共会认为,“新南向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与它抗衡, 甚至有与中国分离的可能性;其次,中共为输出过剩产能,在具有政治意涵下,推动“一带一路”与“亚投行”,企图发展成亚洲的领导国家,这时候的新南向政策,就会被中共认为台湾要支持印度,协助印度发展起来,对抗中共的“领导”地位。

除此之外,台湾政府也要面对贪腐问题,康荣宝解释,中共贪腐问题严重是众所皆知,当然它们会把这一套模式带到东盟各国。中共的“一带一 路”是要争取当地的基础建设、重大工程,为达到目的,中共固然会以金钱来疏通关系,但台湾政府不能走“疏通”的管道,不能向人民交代,所以在这方面台湾就没办法与中共“竞争”。

学者:扬弃低成本挂帅思维

自1990(民国79)年代以来,不论是国民党政府、民进党政府,皆提出南向或南进政策,这一次蔡英文政府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南向政策,强化与东盟、印度等国家的关系,能否为台湾带来商机,与新的出路?

康荣宝说,“东盟经济共同体”成立以来,强调着以东盟货品、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基础架构下,整合单一市场,希望能够将东盟经济共同体打造成全球供应链的生产基地。在这样的架构下,确实对台湾有所帮助,也能够让台湾逐步脱离红色供应链,但台湾必须走出与过往“西进”、“南向”不一样的路。

康荣宝指出,过去的南向政策偏重于制造业,在找寻投资地点时,多以制造加工作为主要考虑重点,便宜的劳工则是台商关注的重点,忽略掉东南亚国家的文化、语言、各国不同类型的资源。台湾与中国语言、文化相通,但东南亚诸国、印度等新南向国家与中国不同,每个国家均存在不同之文化与语言,若要在当地发展,各国都要设计不同的策略,同时扬弃追求低成本挂帅的思维,以创新来驱动经济成长。

康荣宝表示,第一步要深入了解南向市场,过去台商南向都走单打独斗的方式,未来则是要以集体作战的方式进行,透过台湾企业在东北亚、全球之经验,针对东南亚市场进行消费需求调查分析;其次则要贴近地方,与在地人深入交往,一改过去“低阶劳工”的窠臼,与地方交好。

“或许台湾因为政治问题与东盟各国交流,但是在东盟共同经济体,我们可以走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康荣宝说,东盟各国拥有许多新创商业价值潜力的商品,以纯手工纺织产品为例,这些纯手工的、纯天然材料之纺织品,至今仍以廉价出售,台湾可以整合起来与全球接轨,同时将资金回馈地方,协助相关 产业的发展,不但可创造双赢之商业价值,更能够远离政治干扰,走出自己的路。

康荣宝强调,“新南向政策”势必会受到中共的阻碍,台湾不需要去抢大型建设、社会建设案,朝向原物料、观光与天然资源发展,搭配多元文化的管理,连结回教金融体系,一定能够打破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共同创造台湾新的产业经济。◇

责任编辑:昱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