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日关系(5)

【文史】唐朝优待使团 遣唐使汉学造诣深厚

刘晓
font print 人气: 1186
【字号】    
   标签: tags: ,

日本遣唐使一般由大使1人、副使1~2人、判官、录事、随员、留学生、船员等组成。为了保证遣唐使达到既定的目地,展现日本的风貌,日本对使臣和留学生等都进行严格的选拔。如留学生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知书达理,多才多艺,汉学造诣深厚,既能为本国增光,又能回国后学以致用,当选的多为著名的学者和文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遣唐使在唐人心目中形象非常好,于“所朝诸藩中最盛”。

遣唐使来华行程

日本遣唐使来华后,首先要去见地方官员,地方州府一边安排他们的食宿,一边确认他们的人数,并写成“边牒”(汇报书)向中央政府汇报。过一两个月后,使团成员会被通知前往长安。

一般来说,唐朝廷会限制去长安的人数,换言之,不是所有人都能去长安。如838年到达扬州的遣唐使团500多人,只有35人获准进入长安,这35人随后的旅行花费皆由唐朝廷负担,且有专差护送。而其他人则留在扬州,可以参加当地的活动、仪式以及广泛的学习,或者经过允许后去其它地方。

《东征传绘卷》描绘的日本遣唐使乘船赴唐的景象。(PHGCOM/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使团到达长安后,先住在郊外的长乐驿,随后有内使前来慰劳,引马入城,住进四方馆,由监使照应。使臣通常托监使奉献贡物,唐天子则下诏嘉奖。

其后,使臣在大明宫宣政殿或宣化殿行遥拜天子礼,在延英殿或麟德殿谒见天子,并被受赐酒宴和名义上的官职。如果赶上元旦,还可以参加庆典。

初到长安的遣唐使们不仅震惊于其城市规模,更震惊于皇宫的雄伟和其高耸的城墙,因为日本王宫是没有围墙的。而他们的收获不仅是对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了解,还有唐朝皇帝丰厚的回赐品。

《吉备大臣入唐绘卷》描绘日本人吉备真备入唐的情景。(公有领域)

史载,唐朝每年拨粮1.3万斛招待宾客,日本遣唐使凭借所发的边牒享受免费的食宿、交通。而八世纪以后来长安的使臣,一般每人每年还可以得到唐朝给绢5匹的优待。大部分遣唐使在唐朝逗留一年左右,领略唐朝的风土人情的同时,广交朋友、广为学习,常常是满载而归。

在日本的遣唐使中,有许多闻名于中日两国的人物,如第三次遣唐使的押使高向玄理,第九次遣唐使中的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第十一次遣唐使中的大使藤原清河等。

菊池容斋所绘阿倍仲麻吕画像。(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大化改新政治顾问高向玄理

高向玄理,是在日本的汉族归化人子孙,自称是曹操后裔。他在隋朝608年时随小野妹子来到中国,长期在中国学习,648年回国。作为归化汉人,对汉文化的精髓和日本的需求都有很深的理解。

高向玄理回国后,被孝德天王任命为大化改新的政治顾问,与僧旻同为国博士,是改革措施的主要制定者之一。而大化改新是日本仿照隋唐政治经济体制,建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并给日本带来巨大变化的一场重要变革。

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印度佛教经中国、朝鲜传入日本后,发展很快。

654年,作为遣唐使,高向玄理再次来到中国,同年病故于长安。

月冈芳年所绘《月百姿》描绘阿倍仲麻吕望月思乡。(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深得唐玄宗赏识的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19岁时被选为留唐学生,717年随遣唐使团到达长安。10年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规定的学业,他取中国名“晁衡”,并考取进士,成为日本人在中国学习并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官职的第一人。史载他诗文俱佳,深得唐玄宗赏识,还与著名诗人王维、李白等结下深厚的友谊。

在唐为官近20年后,阿倍仲麻吕上书唐玄宗请求回国。唐玄宗爱才,不准其归。当他在唐为官36年,已经55岁时,他再次上表请归。唐玄宗准其回国。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将其官职升为从三品。

阿倍仲麻吕启程回国时,众多友人都来送行。在归途中,他所在的船只遭遇风暴,漂流到安南,又从安南辗转回到长安。766年,唐代宗任命他为安南节度使,正三品。770年,死于长安,享年73岁。836年,日本仁明天王追赠他为正二品。

葛饰北斋所绘《百人一首》描绘阿倍仲麻吕明州望月。(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被唐玄宗赞有君子之风的藤原清河

藤原清河,是日本圣武天王外戚、中卫大将藤原房前的第四子,光明王后的侄子,在朝廷一直担任要职。752年,拜受节刀赴唐。他率领使团抵唐后前往长安拜谒唐玄宗,被玄宗称赞为有君子之风。玄宗下令让阿倍仲麻吕引导藤原清河等人查看府库和三教殿,又画下藤原清河与吉备真备的形貌纳于蕃藏之中,足见其所受的重视。

菊池容斋所绘吉备真备画像。(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753年,藤原清河决定带着滞留大唐已达36年之久的阿倍仲麻吕一起回国。得知消息后,唐玄宗特差鸿胪卿蒋挑捥将其一行送至扬州,命魏方进供应所需,并亲自赐诗曰:“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东征传绘卷》描绘鉴真东渡途中在桑石山附近再度触礁。(公有领域)

十月,藤原清河等人前往延光寺拜会已五次东渡日本却均告失败的鉴真大师,并邀请他同行。

时年已是66岁且双目失明的鉴真慨然允诺,答应随同藤原清河一行前往日本。带着鉴真一行,4艘遣唐船于十一月从扬州出发,沿南岛航线返回日本。

不料,途中遭到风暴袭击,藤原清河和阿倍仲麻吕乘坐的第一艘船被吹到安南,并遭到当地土人的袭击,船员大多遇害,藤原清河和阿倍仲麻吕两人仅以身免。

一年后,他们辗转回到了长安。藤原清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河清,并出仕唐朝,担任特进秘书监的职务。

759年,日本淳仁天王专门派出以高元度为大使的遣唐使团迎接藤原清河回国,但此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中,大唐以行路危险为由拒绝放藤原回国,藤原不得不再度羁留于唐。

菊池容斋所绘藤原清河画像。(公有领域)

此后近二十年,一直回乡无望的藤原在唐结婚,并生育一个名叫喜娘的女儿。而在日本,他的官位也被遥授至从三位,以遣唐大使兼常陆守及民部卿。

777年,日本再度组成遣唐使团访问唐朝。或许是由于身体不适,藤原并未跟着此次的遣唐使团归国,而是让女儿喜娘随使团一起于翌年返回日本。后来,藤原客死于唐朝。

藤原曾写过一首和歌:“妖娆春日野,祭祀祈神援。社苑梅花绽,常开待我还。”该诗被收录于《万叶集》中,是遣唐使歌中相当有名的一首。

日本正是通过这些杰出的遣唐使将中日连接在一起,并将辉煌的中华文化带到日本,推动日本走向文明,可以说,大唐恢宏气象威力远被日本。@*#

责任编辑:谢秀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0月10日,中国首次发现“唐代日本遣唐使墓志”新闻通报会,会上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宣布首次发现日本留学生墓志,在日本引起轰动。
  • (shown)在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即日本舒明天王二年,日本“遣唐使”首发,借着留学生、学问僧、遣唐使的往复,(书法)名迹陆陆续续地渡来(日本),成为学习、鉴赏的对象” 。奈良朝的书道资料包含有金石文和纸本的毛笔墨书两大类,纸本毛笔墨书又可分为写经和文书两类 。这些纸本墨书反映中国书法名迹在奈良时代传到日本的盛况,其中又以东大寺正仓院珍藏之大量纸本文书遗迹为重要的历史文献。
  • 美国神韵巡回艺术团在日本的第六次巡回演出走过了东京、西宫、名古屋和横须贺之后,将于5月1日登上福冈这座因千年前连续两个半世纪向中国派出遣唐使而知名的国际贸易古城。
  • 大唐太宗贞观年间,文治武功盖世,盛世文明垂范天下,唐朝文化、礼仪、律典、文物制度皆被四夷争相效仿采纳,以沐中土华风为荣。大唐都城长安也成为各国使臣、留学生、僧侣汇集的国际都市。
  • 贞观五年,新罗国派遣使者向太宗进献两名貌美的女乐。太宗对侍臣说:“朕知道声色娱乐,比不上重德好贤。况且山川险阻,路途遥远。今日林邑献上白鹦鹉,鸟儿都知思乡返国,何况人情?朕怜悯她们远道而来,必会思乡心切。把她们交还给使者,让其回家与亲人相聚。”
  •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与中原有着数千年的交往史,最早在关于先秦的奇书《山海经》中出现过。其《海内北经》记载:“盖国在巨燕南、倭北,倭属燕。”倭,即古代日本的称谓。既然有“倭”的记载,必定有来自“倭”的人,也有去“倭”而返回的人。这说明中日交往在先秦时就已经存在。据考证,最早的中日交往的踏板是朝鲜半岛,从半岛南部乘船依靠海流前往日本,或从日本到达半岛,再从陆路去往中国的辽东。
  • 教育部驻英国代表处教育组与剑桥大学续约签署“华语教师资助计划协议”,效期自105年10月起至108年9月止,为期3年。这项计划是甄选来自台湾的华语教师于剑桥大学亚洲及中东研究学院所属的汉学系进行正体字教学。
  • 从公元600年起,自南北朝以后中断了百余年的中日两国官方交往重新恢复,这一年,日本向中国派出了第一批遣隋使。至614年的十五年间,中日双方使节往来共五次,应该是相当频繁的。彼时,正是中国的隋朝。
  • 日本喝茶文化起源约自中国唐代开始,日本遣唐使与留学僧到中国做交流互动,学习当时世界最进步的政治、文化与经济,随着日本传教大师最澄及禅师荣西将茶叶种子及制茶技术带回日本,进而引进中国大陆的茶文化到日本。
  • 郭氏是史上唯一经历八朝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太皇太后之尊的女人。她享受过无以复加的荣华富贵,帝王都要向她行子孙之礼;亲历过朝局动乱和生离死别;目睹了皇位走马灯似的更换,她轻而易举就可夺取。可是,她始终稳坐于后宫,扶持子孙皇帝,没有非凡的定力,是很难做到的,因而这些帝王对她非常敬重。史书评价,她所立下的“社稷之功”,可与她的爷爷郭子仪相辉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