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医侠女温嫔容 着《明慧诊间》传医理

黄采文

中医师温嫔容对医界不为人知的弊病深感沉痛,因而出书传递医理。(博大出版社提供)

人气: 24483
【字号】    
   标签: tags: , ,

位于台中市西区巷弄内的明慧中医诊所,如住家般的房舍挂着不显眼的招牌。个儿娇小的中医师温嫔容,双眸明亮而柔和,态度平易谦冲地说:“我在行医过程,就如同在一片汪洋、在一片浊海,或者在一片迷雾中救人,就像灵芝一定是在强烈的雷声以后,在阴地芝菌中滋长。灵芝的可贵也就是要经过这样的雷雨的滋润,医生也是。”

明慧诊间集临床案例

为诊病参考良书

中医师温嫔容今年(2016)再度出版第三本著作《明慧诊间》。(博大出版社提供)
中医师温嫔容今年(2016)再度出版第三本著作《明慧诊间》。(博大出版社提供)

集结行医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温嫔容继2013年出版《按开人体的窍-穴位玄机妙用》、隔年出版《拍案叫绝——中国针医术》后,今年(2016)再度出版第三本著作《明慧诊间》。

《明慧诊间》包括五大部分:集结五十个临床案例的“明慧医案”、阐述养生大道与生命观的“明慧医话”、提供可强身祛病健身操的“明慧健身房”、教导从自家厨房就可以找到药材的“明慧膳房”以及介绍药材故事的“明慧药房”。书中情节惊奇恍如一本武侠小说,但又如散文般令人心灵舒爽。

“深觉这本书是中医师诊病最实用参考良书,一般读者借此为养生保健最佳指南。她的无私胸襟,宣扬博大精深中医的胸怀,让我敬佩!”接触40年中医药、从事中医诊疗30余年的存德中医诊所院长陈茂祥,在此书的序中如此写道。

济生中医院长张维钧也为此书做序:“将医治过程纪录得钜细靡遗,似一篇篇章节小说,读之令人一头栽进,欲罢不能,获益良多。又用一手生花妙笔,将一幕幕剧情跃然纸上,读之犹如亲眼旁观,更令人拍案叫绝。”

慈爱中医诊所院长黄国芳在序文提到:“温医师仁德仁心,时时静心,养足浩然正气,掌握宇宙讯号,联通平形世界的彼此,在物质与能量;时间与空间中自由转换,是求助者的福气。”

博大出版社台湾区负责人洪小姐说,温嫔容的书十分受读者喜爱,一经出版往往热销一空,新书付梓后,均多次再版。温医师的书也深受医界推崇,是许多中医师的参考读物,也是老中医师送给新医师的“教战手册”。

真实医例 破解民众错误观念

从医后,对医界不为人知的弊病深感沉痛,是温嫔容写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的病人都很无辜,有时候生的病不是个人的因素,而是‘医源性’伤害。”她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结果为例:三分之一病人死于医疗事故,三分之一死于药物错误或服用过量的药物,三分之一被治疗致死。

“医院变成一个死亡的陷阱,变成一个白色恐怖。”温嫔容说。

“每次看到病人受苦,就很沉痛。”温嫔容破解了许多民众长期被误导的错误观念,并强调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身体哪里不舒服,自己最清楚,“不要仪器来决定你,要过什么样的日子,你自己知道,不要别人来告诉你,你要过什么日子。”

“其实你自己有自主权,不需要受整个医疗单位或者是医生操控。”温嫔容在书中分享了多篇医源性伤害的真实医例,其中一位74岁男士因双手的食指与中指24小时麻又痛,听从西医建议并保证可以治愈下,连续做了两次手术。然而受尽折磨的他,病不但没痊愈,食指与中指的麻痛更严重。“其实开刀对痛有帮助,但对麻则无效。”

而有感于民众面对重大疾病的恐慌与徬徨,温嫔容也在书中分别分享了罹患乳癌与舌癌的病人,在她的针灸与药物治疗下,病情得到控制,“在国外都渐渐的不做摘除手术,但国内不论癌症是几期,都是要把你切除(器官),那种思路跟我们中医的思路是差很多、很多的,其实每一个器官都有灵性,都是牵一发而动身,所以我就提出来,让大家安心。”

“其实治疗有很多方法,不需要走到那个尽头(切除手术),因为那个尽头的生活品质整个的变化与痛苦跟悲惨,可能比疾病本身的痛苦还要多。”关注患者病情,温嫔容也关心病人的身体及心里的承受程度与面对生活的问题。

温嫔容说,中国传统中医讲究天人合一,道家认为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所以我们看的是宇宙人,不是地球人,我们看的是一个很高级灵体的人,不是机械,不是像西医这样,可以拆开来,可以组,可以切割。你欠什么,就可以给你什么。”

她接着举例说:“像贫血不等于缺铁,所以很多贫血的人就给铁,这个是很有可以讨论的空间;就像骨质疏松不等于缺钙,这就是误导人家吃了很多不该吃的东西;像眼睛问题不等于叶黄素……”

“其实这后面有一个很大的财团在主导,他把你洗脑,他让你觉得不可或缺,一定要这样吃,他让你恐惧,你一恐惧以后,你就会去吃。”医界、药界与商业若不肖结合,民众随其宰割的不仅是钱包,还包括健康。

而台湾使用血压计的民众年年激增,全台一年销售十几万个血压计,温嫔容十分不认同这种被“数字控制”的现象,她解释人体的血压24小时都不同,又怎能以一时一次的数据为主呢?“我都叫病人不要量血压,你要量血压,你去散步就好,血压马上下降;你要量血糖,不必量,你就去走路四十分钟,血糖就会下降。”

但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不量血压,就无法控制血压,就可能面临突然中风的危险,“我在文章里面提出一个反向思考,我觉得不是高血压引起中风,是中风引起血压高。”她表示,中风的因子有很多,包括情绪、受到风邪、太劳累、生气,“你血压太低反而中风,因为血过不去。”温嫔容语出惊人的论点,让人大开眼界。

“现在很多人就是被洗脑,认为超过血压120,就是血压高,就害怕了。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以血压159才算高血压的边缘。”

书中〈糖尿病的迷思〉一文也破解了许多人依赖数据的观念,“家族有糖尿病史,你不一定会有。不能只检查一次血糖值就认定有糖尿病。”温医师强调:“有可能是前一天吃多了含糖食物,还没代谢掉,或者是身体使用的葡萄糖也不多,所以当时测出的血糖值,只是表示血中尚未有消耗掉的糖。也许在一小时或半天的活动后,你的血糖值就恢复正常。”

温医师在书中写着:“难道胰岛素、血糖就一定是糖尿病的主题吗?人体是个小宇宙,和宇宙对应,身上有着能量流、物质流、讯息流,是上苍创造的超级精密机体。爱因斯坦曾说:‘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难能可贵。’所以要等到什么时候,科技带给人的才不会再是恐惧和操控,而是克服病魔后得到的安全感和解脱?”

扎过300万针 每天写医疗日记

揭开医界鲜为人知的弊端黑幕,提出与目前医界截然不同的论点,温嫔容自知或将招致评论与是非,她态度淡然,轻松指着白纸上的一行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她带着笑意说:“这就是我的心态。”

进入诊间,几张铺着浅蓝色床罩的病床并列在白墙内,朴实而幽静,病人安静躺于其上。在温柔地与病人交谈间,温嫔容眼到即手到,下针快速而轻柔,不消一分钟,病人从头顶至脚底已布满针,恰是武艺高强的侠女大展身手,“针灸不仅可以让人体的气血流通,可以调节人失序的地方。”

已扎超过300万针,温嫔容在新书里也写下对疾病独到的认识,以及宝贵的针灸经验,“我怎么样对疾病的认识,我是从哪里思考,我针哪个穴位,我为什么针这个穴位的道理在哪里,针了病人的反应是怎么样。”

“因为以前看的医书都是理论,这个病就是用这个药,这个症就是用这个药,这个病就是扎这个穴位。可是扎穴位有很多窍门,要从哪里扎,方向要想哪里,气会跑到哪里,效果在哪里,不好的时候要怎么检讨,是哪里不好。”

不时做笔记、每天写下医疗日记,记下用药、针灸的穴位,以及病人的反应,再而思考、检讨。有时针灸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针灸一回病人即痊愈;但也有失败的案例,温医师也记录在新书中,认为失败也是一种学习。

遵循天人合一 强调境由心转

温医师相信“万病由心造”,境由心转,病患的态度关乎到医疗效果,“我有时也感觉是病人个人的德行,或是他前世累积的德,有可能因为他人很好,所以菩萨、佛也会助一臂之力。所以我常常觉得不是我治好的,我只是菩萨借的手而已。”遵循天人合一,敬天信神,温嫔容不居功。

温嫔容也期盼读者能从她的著作中接触中国传统中医,了解中医的可贵。在她眼中,中医非常生活化,非常实用,也很容易了解,“因为它是跟大自然结合,只要活得很自然,你就是健康,你只要不自然,你就会有病痛。”

“中医本来就是讲人本,就是人跟自然,人本来的本性,回到自己的本性,真实的自己,做一个真正的人。”在新书里,温嫔容希望能唤回人良善的本性,也借此表达对现代很多社会问题的关怀,她在书中将一名老妇期待因误解拂袖而去的儿子回头的心情,刻画得令人心疼,“我也希望唤醒一些年轻人,对于家庭跟父母的一种孝道。”

她也在书中以乐观对抗病魔的案例以鼓励深受病痛折磨的病患,“让他们知道生病也可以那么乐观,也不要那么在乎啊,不要那么整天紧张兮兮的。”她还强调,心是特效药,“尤其很多病是从心理的病来的,所以对这种心里转折的也写了好几篇。”

另外,温嫔容也在书中医案的单元里,以宇宙观谈医理,如〈渐冻人〉一文提到,霍金博士研究宇宙论、量子论、黑洞理论,不但找到黑洞的出口,也找到了渐冻人的生路。“这些是否是他的身体细胞和宇宙之间有种神秘的频率共振?他就这样逃过一劫,而且还继爱因斯坦之后,成为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让生命大放异彩。而这神秘的粒子运动频率是什么?人体的藏象系统(魂、神、意、魄、志),藉由经络系统吸取宇宙能量。”

她说:“事实上,中医本来就是天人合一,有一定的脉动,古时候的人看病、做什么,都是要看天时,下针也看天时,吃东西也要看季节跟时候。”但我们早已丢失这些珍贵的传统观念与思维。生活在水泥丛林里,吃的、喝的、用的都远离了自然,生活跟自然离得很远,自然就会生出不自然的病。

养生之道 引导灵性探索

新书里除了一篇篇精彩生动的医案故事,温嫔容也从《黄帝内经》谈起,写下养生之道。她说,在从医之初,觉得人类很伟大,对自身可以做很多的调节,“事实上,我们都是只缘生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希望,我们能够找回我们自己。不管外面的气候好不好,疾病多少,什么病毒来,你都不用怕,因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温嫔容认为注重养生将自己调理好,即使吃到肮脏的东西,别人会泻肚子,你则不会。她觉得最成功的人生就是“健康快乐”;最成功的养身就是:“80岁的时候,你还没有尿湿裤子,这就很不容易做到。”

在“医话”养生的单元里,温医师希望能引导读者做一个灵性的探索,去思维人来到世间的意义以及成功的意义,“想一想,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你是不是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你是不是能够达到这样,如果你都达到了,你会去想说,我就这样过了一生吗?”

她说,“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方法,可以像黄帝一样,可以回到我们自己的家,不要说成仙,就像回到我们自己的家,成而登天回到天乡。”她希望最后大家能够修炼身心,能够善良地过日子。

健身操、医食同源化解疾病

书里也包含了不但可治疗疾病,也可预防疾病的健身操,如血压操、眼睛操、过敏操、心脏操、筋骨保健操等。她认为,健身如同练武、如同软式武术。“武”字本意“停止干戈”,练武的目的不是去打人,重要的是自我防卫。“把身体练得很好了的时候,疾病来了,就可以像太极拳的心法:我不打人,人家来打我的时候,我把它化掉。”不仅化解疾病,也可不被医疗仪器操纵。

中国老祖宗讲求先食疗,后药疗,医食同源,温医师在书中介绍很多日常食物即可作为药材,例如生姜、葱、蒜头等,“我在书里举的疾病都是我们一般日常生活都会碰到的,不用急着去看医生,就家里厨房东西拿来煮一煮,疾病就好了。”

在书中最后一个单元,温医师介绍了药材的故事,“它之所以为药物的根本,它的来源,它的履历认证,它的身世,希望大家能存着一颗感恩的心──能成为药材是很多人牺牲,才变成药材的,才发现它的药效的。当然对万事万物都一样啦,都要心存感恩。”

“当然最感谢的是老天,祂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要过这一辈子所需的,祂其实都帮我们准备好了,动物、植物、矿物,我们并不需要再去做一些特别的处理啊,添加化学啊。”

关怀病人 医病又医心

温嫔容将诊所设立在巷弄内,原本只想够以糊口,过个修行日子,但经由写作与出书,来自世界各地的病人,日益增多,生活日渐忙碌。(博大出版社提供)
温嫔容将诊所设立在巷弄内,原本只想够以糊口,过个修行日子,但经由写作与出书,来自世界各地的病人,日益增多,生活日渐忙碌。(博大出版社提供)

一本书包含着温医师对人的关怀与情义,就如在温医师的诊间里,可以看尽人生百态,老至八、九十岁坐着轮椅的中风老者,小至五个月的婴孩,温医师总是用慈善的、关怀的、温柔的对待每一位患者,静静聆听病人诉说身体的病痛、生活的苦恼。一位每周载父母与姐姐自台北南下求诊的吴小姐表示,“她(温医师)就是一个很慈悲的场,不管她对谁,她就是对你,对你这个生命。”

曾有一位50岁的女性业务员,颈部酸痛一直延伸到背部,经温医师针灸后,马上缓解,她开心地请温医师站起来,“医生,我想抱抱你。”

她接着说:“医生,我在外面听每一个病人都在向你诉苦,都在倒垃圾给你,你是怎么有办法承受那么多病人的苦难?怎么你都不会烦?你是怎么能在一片哀鸿中保持你亲切的笑容?他们一定跟我一样,看到你就有安全感。”

温医师对病人的关怀与疏导,来至台北的年轻上班族殷小姐体会尤其深刻。两年前殷小姐因照胃镜,喝了并施打了显影剂而过敏,全身皮肤溃烂,又痛又痒,24小时无法入睡。求诊中西医无效后,改为求神问卜。殷小姐不讳言当时已想寻短。后来经温医师治疗半年后,身体功能慢慢恢复,溃烂的皮肤也在复原中,“她怕我撑不过去,一直告诉我:‘你可以的,你一定会好的。’还问我在经济上是否需要帮忙。”

“她对我来讲已经不只是去治疗自己的皮肤问题,其实,她不断、不断地正向疏导我。”殷小姐对人生恢复信心,也恢复了往常笑颜,“就像是开了船出去,你至少知道前面有一个灯,虽然你在一片黑暗的大海之中,至少知道远方有一个灯,你往那边走过去,你至少可以回得了家。”殷小姐说。

对于患者来说,温嫔容“医病又医心”,“我看病往往不是我把他治好的,是我把他安慰好的,我让他觉得有生命力,就这样而已,然后他自己把疾病治好,大部分应该是这样。”温嫔容带着浅浅笑意,谦虚地说。

问及温医师为何对病患如此用心与耐心,她笑笑回答,“我修炼法轮功啊。”原本将诊所设立在巷弄内,只想简单生活,够以糊口,过个修行日子,但经由写作与出书,温医师来自世界各地的病人,日益增多,生活日渐忙碌。

“现在挑战性都很大,以前都快快乐乐的看病,因为看的都是小病啊,酸痛感冒,那很简单啊,现在不是,都是疑难杂症,所以病人都鞭策你啊,你不往前进都不行的。”

高中时就一直想当修女,因家人反对而作罢,问及温医师想当修女的原因,是否从小怀抱着某种使命?她笑笑地摇头,低调地不愿再多谈自己。

“历经多年淬炼,修女变侠女,中医侠女在展现中医的风釆,值得喝采。”诚如张明贰先生在书的序中的形容,温嫔容高超的医术,慈善而侠义的胸怀,恰如武艺高强的中医侠女,行走于人世,传递医术、传递医理,济世救人。

责任编辑:茉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