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天鹅之歌》——记弗朗茨‧舒伯特

作者:文宇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34
【字号】    
   标签: tags: , ,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语: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位巨匠,浪漫主义音乐奠基人,同时也是艺术歌曲的创始人。

生平与艺术之路

弗朗茨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维也纳,他的父亲是维也纳近郊一个教区学校的校长,母亲婚前是一个女仆。虽然家境清贫,但舒伯特一家都是音乐爱好者,5岁起,舒伯特便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他的家庭经常于周日和节假日演练弦乐四重奏,两个兄弟拉小提琴、父亲大提琴,舒伯特拉中提琴。

Wien_Geburtshaus_Franz_Schubert
舒伯特出生时,他们一家人住的房子。(Andreas Praefcke/维基百科)

 

1808年8月,因在王家教堂童声合唱团里唱歌,11岁的舒伯特得以进入王家神学寄宿学校。在这里舒伯特开始大量接触各种各样的曲谱,包括莫扎特的作品,同时他还常去歌剧院听歌剧,这些经历为舒伯特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舒伯特的音乐天赋引起了当时的顶级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的注意。萨列里决定收他作学生,教授他作曲及音乐理论,而且是单独授课。这期间舒伯特创作了大量室内乐作品、钢琴曲片段及其它一些乐曲。

695px-Joseph_Willibrod_Mähler_001
安东尼奥.萨列里(公有领域)

 

1813年底,16岁的莫扎特离开寄宿学校,在父亲的学校做教师,这个时期舒伯特一边做着繁杂的教师工作,一边坚持在萨列里处上课,同时继续创作音乐作品。可以说,安东尼奥.萨列里是教授舒伯特时间最长,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

看过米洛斯福曼导演的《莫扎特传》(《Amadeus》)的人应该对萨列里的名字不陌生,舒伯特的老师正是电影中那个妒忌莫扎特的天才,处处与之作梗的宫廷音乐家,其实真实的历史事实并非如此。萨列里是与莫扎特同时代的音乐家,他曾在四代哈布斯堡王朝中供职,掌握了维也纳所有重要的音乐事务,担任过宫廷乐队长,还曾出任维也纳第一所音乐学院——演唱学院的院长⋯⋯在他的音乐生涯中最炫的一笔是,他还是一位成功的音乐老师,他的学生包括贝多芬、舒伯特和李斯特。

1815年是舒伯特创作丰富的一年,而1816年则是他命运转折的一年。一位家境殷实的学生,在听过舒伯特为歌德的诗歌《魔王》所谱写的歌曲后,决定资助舒伯特。于是舒伯特听从了这位学生的建议,辞去教职,搬到这位学生的家中寄住,专心致志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用音乐家的话来说,这一时期“我整天都在写,每当我完成一部,马上开始下一部”。

同一时期,舒伯特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他的朋友包括诗人、钢琴家、歌唱家等等。舒伯特生性率直诚恳、开放阳光,虽然身无分文,靠朋友接济为生,却得到朋友们的衷心认可,是圈子中的明星。这些音乐艺术界的名人朋友们,不仅为舒伯特提供住处、乐器、生活资助,还时常在公开表演中演唱演奏他的作品,以期为他扩大影响。一位音乐世家的朋友还时常为舒伯特举办音乐聚会,而这种聚会很快被外界称为“舒伯特圈子”。这个名称甚至被沿用至今,当代经常有以“舒伯特圈子”为名举办的纪念音乐会。

舒伯特圈子聚会(公有领域)

 

后世普遍认为,舒伯特生前的名声远不及死后,原因是当时的出版商不看重他的音乐及不常举办音乐会。其实,舒伯特在生之时已经出版了100首作品,虽然与600部总作品数量相比还很少,但与当时其他音乐家比已经不少了。他作品的出版量与他名声的不符,或许应该归结于他并不善于在公共场所表达自己,并未如莫扎特及贝多芬一样,时常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1828年,舒伯特在朋友的劝告下举办了一生唯一一次个人作品音乐会,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可惜的是,他的健康也在此时严重恶化,刚刚在1827年贝多芬葬礼上为其抬棺的舒伯特,一年后便尾随而去,卒年31岁。根据舒伯特本人的意愿,死后被葬于他一生崇拜却只有缘见过几面的贝多芬墓旁。1888年,舒伯特和贝多芬的棺木由“维令根墓园”(现名“维令根舒伯特公园”)迁至维也纳名誉墓地——中央公墓。

675px-Zentralfriedhof_Vienna_-_Schubert
维也纳中央墓地的舒伯特墓碑(公有领域)

 

艺术成就及影响

弗朗茨.舒伯特是一位多产的音乐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等等。后人评说舒伯特为“世界上作曲最快的音乐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其中的名曲《听,云雀》、《摇篮曲》,传说仅十几分钟就创作完成。

舒伯特的音乐、艺术歌曲属古典浪漫主义乐派。“古典主义音乐”是指1750至1820年时期的欧洲主流音乐。由于海顿和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人物,而他二人又都是维也纳的音乐家,因而“古典主义音乐”也被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舒伯特则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同时他与贝多芬一起被称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舒伯特在音乐领域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开创了歌曲音乐的先河,他谱写的600多首歌曲中,包括为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的作品谱曲⋯⋯也正因此他被后世称为“艺术歌曲之王”。

动人的绝笔——《天鹅之歌》

在舒伯特的家乡有这样的民间传说——当天鹅濒死之际,会唱出最动人的歌。舒伯特去世后不久,维也纳的一位音乐出版商发现了他未曾出版的作品,而其中在音乐家去世前半年所写的歌曲,当属动人之笔,于是出版商将这十四首歌汇编成集,以《天鹅之歌》命名出版。

家喻户晓的《舒伯特小夜曲》就是《天鹅之歌》的第四首。

“小夜曲”是西洋曲式的一种,源于17、18世纪的欧洲,原为男士为爱慕的女士所唱的爱情歌曲,许多音乐巨匠包括莫扎特都创作过“小夜曲”,而舒伯特的这首《小夜曲》最为著名,被誉为“世界最优美小夜曲”。

李斯特曾称赞舒伯特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

620px-Schubert-m
维也纳中央公墓的舒伯特墓碑(公有领域)

 

在《天鹅之歌》之后,舒伯特去世后的若干年,他的作品陆续被发表。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在看过舒伯特的几首遗作后,决定让《第九交响曲》重见天日,1839年3月这部作品在著名作曲家兼指挥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于莱比锡首演。相较舒伯特诗情画意的歌曲创作,这部交响曲气势磅礡、充满豪迈气概,因而被称为《伟大交响曲》。还有舒伯特25岁所作的《第八交响曲》,也称《未完成交响曲》,于1865年首次公演。此曲虽只完成了第一、二乐章,但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却十分完整,形式上的残缺与内容上的完整,反而使乐曲显得结构新颖,这大概是作者始料未及的。《未完成交响曲》不仅是舒伯特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


舒伯特的《小夜曲》

除了以上提到的作品,舒伯特还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乐曲,如《圣母颂》、《摇篮曲》、《魔王》、《野玫瑰》、《流浪者》、《鳟鱼》等等。@#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李秀萍编译报导)为纪念一月份诞辰的两位奥地利伟大古典音乐家---莫札特与舒伯特,驻美奥地利大使馆将于1月27日星期六晚间八点举办一场纪念音乐会,地点是位于美国华府的奥地利大使馆。
  • 舒伯特十一岁时便在教堂唱歌并演奏小提琴。十三岁开始作曲而且常常在一天之内,完成七、八首歌曲。只要他灵感一来,乐思就源源不断,甚至连上课的时候也不停的写曲,因而课业落后其他学生很多。
  • 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 是一个才华横溢,而且灵感丰富的作曲家,常常在短时间之内就可完成许多作品。而且他的曲风活泼、光明,显少有悲伤色彩,听者往往感受到详和、愉悦。
  • 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也被称为“歌曲之王”的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于1797年的今天,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
  • 歌曲《野玫瑰》,虽然没有其他名曲那么着名,可是它的诞生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 钢琴家刘孟捷将于4月13(星期六)晚八时,在纽英崙音乐学院乔顿厅演出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四系列音乐会。门票分为$50及$30﹐学生票$15。一百张学生免费票(14岁以上)请上网索取。查询请洽中华表演艺术基金会谭嘉陵会长﹕781-259-8195或网站购票: www.ChinesePerformingArts.net。乔登厅票房: 617-585-1260。
  •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童年代表着一段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单纯时光。过去几个世纪中,许多艺术家都试图重现这种心境,但没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儿时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译: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忆的钢琴短曲组成的套曲。
  • 在柴可夫斯基很小的时候,灵感就不请自来了。布朗教授在书中写道,柴可夫斯基的家庭教师芬妮‧杜尔巴赫(Fanny Dürbach)有一晚看到柴可夫斯基在育儿室里,眼睛闪烁着泪光。“当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只回答:‘噢,那个音乐!’但那时候周围并没有任何音乐。‘把祂移走!祂在这儿,这儿’,小柴可夫斯基一边啜泣一边指着自己的脑袋,‘祂不让我有一丝安宁!’”
  • 舒伯特
    小舒伯特(Franz Schubert,弗朗茨‧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古典音乐的巨匠。他身高不足5英尺,身量瘦小,长相普通,而且只活了短短的31年。然而,从他去世后留下的几封书信中,人们却能窥见他温柔而善良的灵魂,没有怨恨,没有奸猾。
  • 巴赫的音乐像稳固对称、雄伟壮观的建筑;又像环环相扣、精密转动的齿轮;那由严谨规范构成的赋格,多声部和声此起彼伏,错落有致,变幻多姿,气象万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