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圣皇唐太宗 万古大唐风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 锋芒初露

唐太宗画像,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南薰殿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70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第二章 南征北讨 战无不胜

第一节 定国武功

战局总览

大唐初建,疆土只限关中和河东一带。自武德元年(618年)起,李渊身为皇帝,坐镇长安。但天下依然群雄并立,李唐王朝需四处征战,夷平四方,才能一统天下。当时,称王称帝、领兵雄霸一方者大有人在。

李渊起兵之时,薛举、薛仁杲父子占据陇右,称帝,国号秦。刘武周称帝,国号汉,为山西北部一支重要力量,直接威胁李唐据地太原。王世充据河南,称帝,国号郑,小看不得。窦建德建政,国号夏,称雄河北,不可一世。长江中、下游一带,尚有萧铣、杜伏威、辅公等跃跃欲试。北边更有突厥为寇,虎视中原,十分强大。中原逐鹿,刀光剑影,谁能一扫群雄,谁才能统领天下,称王治国!正所谓,兵征天下,王者治国。

在大唐统一天下之主要战争中,太宗或者直接参与其中并起重要作用,或者直接挂帅,特别是亲统唐军打败薛仁杲、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几战,皆是唐朝统一过程中最关键之战争,也是形势最危急、战事最艰难之几次大战。每一次战争胜利后,太宗重视安抚降众,收罗人才,意义尤其深远。太宗因战功累累,后被高祖封为天策上将,位在所有公侯之上。

唐太宗贞观年间的疆域图。(玖巧仔/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唐太宗贞观年间的疆域图。(玖巧仔/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锋芒初露

大业十一年,隋炀帝被突厥十万铁骑围困在雁门无法突围,只能把诏书绑在木头上,放进汾河让诏书顺流而下,希望有人看到诏书前来救援。太宗那年只有十六岁,前去应征,归在云定兴将军麾下。云定兴手下只有两万新兵,且多是步兵。太宗向云定兴建议:突厥敢围困天子,是认定我们没有援军。不如我们把军队前后拉开,延绵数十里,让敌军白天看见旌旗招展,晚上听见钲鼓声声,误以为大军压境,如此才能不战而胜。若他们知我虚实,两兵相接,则胜败难料。

云将军采纳了太宗疑兵之计,突厥兵看到隋军浩浩荡荡络绎不绝,果然以为隋军大批救兵到,于是解围逃遁而去。

李世民鸣钲击鼓退敌兵。(曹醉梦/大纪元)

在李渊守太原之时,太宗时年十八。有高阳贼帅魏刀儿,自号历山飞,十分骁勇,率兵来攻太原,李渊率兵击之,不幸深入敌阵,无法冲出重围。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张弓射敌,所向皆披靡,救李渊于万众之中。其后敌步兵又至,李渊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

其时隋朝气数已尽,各地反声四起,战火弥漫,民不聊生。太宗准备举义兵,每每抚恤百姓,礼遇士兵,散财养客,江湖人士、侠客义士,莫不愿效死力,为李唐起义兵做好充分准备。

大业十三年五月(617年),太宗胸怀天下,欲救民于水火之中;念系苍生,运筹帷幄;承天意,顺民愿,劝父起兵。李渊遂于晋阳以勤王讨贼为号正式起兵,开启大唐一代新朝。及义兵起,太宗率兵攻克西河。官拜为右领大都督,右三军皆隶属太宗管辖,晋封为敦煌郡公。

七月,太宗随李渊出征,与隋将宋老生二万精兵相持于山西霍邑。恰值久雨粮尽,高祖与长史裴寂议论,不如暂且回太原,以后再图谋举事。太宗恳求李渊不要退却。太宗说:“原本兴立大义是为了拯救百姓,应当先攻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到小敌就回师,恐怕随从起义之人将会一朝解体。回去守太原一城之地,这不过是贼寇所为罢了,怎么能保全自己!”但是李渊不采纳,催促命令引军出发。太宗遂大哭于外,声闻帐中。李渊召问其故,太宗说:“现在部队凭借正义而出动,前进、战斗就必定胜利,退回就一定会散伙。大家散伙于前,敌人趁机追击于后,死亡将顷刻而至,因此悲伤。”李渊醒悟而停止撤兵。

唐高祖李渊立像,北京故宫南薰殿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八月,雨停,引师取霍邑。太宗怕宋老生不出战,于是率领数名骑兵先到霍邑城下,拿着马鞭指点比划,好像围城样子,以激怒老生。老生果然发怒,开门出兵,背城列阵。李渊与建成一起列阵于城东,太宗和柴绍列阵于城南。老生指挥兵士迅速前进,先逼近高祖,这时建成忽然坠马,老生趁机进攻,李渊与建成部队往后退却。太宗自城南高地率领两名骑兵急驰而下,冲断了老生部队,又领兵奋力进击,敌军大败,各扔掉兵器逃跑。老生退回到城门,城上闸门放下,老生手拉绳子想上城,被砍死,于是霍邑平定。

清沈源《墨妙珠林》中所绘柴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到了河东,关中豪杰争着奔赴参加义军。太宗请求进军入关,攻取永丰仓来赈济穷困,收服群雄及众豪杰来谋取京都,高祖称善。太宗以前军渡过黄河,先定渭北。京都附近官民及豪杰绅士到军门请求献身报效义军者日以千计,扶老携幼,满于麾下。太宗收纳英俊,择才而用,远近闻者,皆来投靠。

唐军在泾阳宿营,有优秀兵士九万名,击破贼寇胡人刘鹞子,兼并其部下,留下殷开山、刘弘基屯驻长安旧城。太宗自己带兵奔赴司竹,盗贼首领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都来相见,停留于阿城,获得兵士十三万人。长安父老送牛酒到营门劳军者不可胜数,太宗都加以慰问,然后送走他们,东西一概不收。军令严肃,秋毫无犯。接着与大军一起平定京城。改封为秦国公。#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点阅【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秦王嬴政(后为秦始皇),顺天时、应地利、符人和、治百乱于一瞬,兴百废于一时,一统江山,正本清源,为华夏千古保正道、固良基,树万古丰碑。
  •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后,求贤若渴,一时天下人才西流。秦国所用丞相及主要谋士,多来自他国“客卿”,如范睢、吕不韦、李斯等人。他们在本国虽不被重用,入秦却成为名相或上卿。
  • 后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书坑儒”,并将其当作秦始皇残暴,毁坏历史、文化之所谓依据,不知真正准确史实。为正视听,还原历史真貌,本节将细述“焚书坑儒”史实、原委及意义。
  • 韩信,史称“国士无双,兵仙战神”。他创造了一个历史,五年之内结束了秦朝末年天下群雄逐鹿的混乱局面,中原大地再次统一。汉得天下,皆他之功。他成就了一段神话,战必胜、功必克,千古无二的霸王项羽亦是其手下败将。他乃历史上多少年不遇的大根器之人,怀王霸之志,忍胯下之辱,无故加之而不怒,完美诠释大忍之心。
  • 人生百年,相比人类长河之历史,微不足道!即使较之这人类最后五千年文明史,亦不过白驹过隙。然欲造就人类辨真伪、识善恶及应对各种世事之思想、能力、行为,则是漫长、巨大之灵魂加工工程,非一朝一夕所成,非一生一世可就。创世主通过漫长岁月对具有神佛体形却无神佛思想及能力之人类一点一点注入思想内涵,培养诸方面能力及行为,包括让人类所称之“自然现象”——风、雨、雷、电等成熟亦需要时间过程。很多人类应有之思想情操、文化底蕴、修养内涵,皆通过几代人或一整个朝代,多少众生参与所完成。
  • 大汉天朝,经三百余年,奠定该朝留予千秋万代之“内道外儒”、“天人合一”汉文化本质,并传播大中华文化于域外。盛极而衰,帝纲不振,宦官为患,权臣作乱,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大汉天朝气数已尽。天意当此,遂有一代英雄转生世间,成就后续大业。曹操为政于乱世则独担大任,不屈权势,为政清正,正邪分明,匡正世风。
  • 韩信打下汉室天下,享受战果却诡计多端厚颜无耻的刘邦,将叱咤风云功高盖世的一代战神蒙上“谋反”的罪名冤死在长乐宫中,留下一段千古遗恨。
  • 关羽,关羽擒将图,商喜
    关羽西保麦城。孙权使硃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潘璋之司马马忠俘获关羽及其子关平于章乡,斩之,遂定荆州。孙权传关羽首级于曹操,曹操以侯礼葬之,亦了结一段千古传唱之曹操与关羽,惜英雄、识英雄,英雄结草、涌泉相报所结之“义”缘。
  • 魏武大帝曹操瑞应黄星,真人下世,拨乱治世,天下莫敌。曹操造就中国文学史上黄金时代之建安文学,使中国神传文化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背景下得以承传兴盛。其武学巨著及用兵计谋为后世历代兵家推崇传扬,故后人称“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曹操杜绝官民淫祀,铲除低灵乱鬼,扶持道教初生,致魏国上下习道成风,举国清平。
  • 尧、舜、禹三位圣君上次滔天洪水后开创本次人类中华五千年神传文明,教化人民,重德崇道。秦皇汉武一统天下,开疆扩土,钦定国家体制,确立思想文化体系。三国之时,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联袂上演千秋大戏,圆满诠释“义”之内涵。这些千古英雄人物虽处不同朝代,皆致力于开创、保护神传文化;亦与不同天朝众生结缘、演绎新朝新文化。一幕幕大戏,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光耀寰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