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的命运——从焦尾琴到文姬归汉

作者:周正

金朝张瑀所绘《文姬归汉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07
【字号】    
   标签: tags: , ,

记得从少年起就听说蔡文姬的故事,后来又读到其父蔡邕焦尾琴的典故,但一直没有细想。

最近翻阅古书,联想到这父女各自的人生经历就像那焦尾琴一样,虽经许多磨难也没能挫其才华与人格,反而给悠久的中华历史增添了一段感人的章节。

焦尾琴

蔡邕不仅精通音乐,而且对乐器材料的了解也非同寻常。当他被人陷害后去吴地避难时,听到有人焚烧桐木,听到木料烧裂的声音,知道是良木,因此用它制作成琴,果然音色优美,被称为焦尾琴。另外一个典故就是当他应邀去邻居家赴宴时,到达时在门口听到琴声中有杀机,因而返回;当邻居得知此事后,才知道弹琴者看见螳螂捕蝉,因此紧张情绪在琴声中表达了出来。当蔡邕听了这番解释后,与主人欢笑如故。

除了在音乐上的造诣之外,蔡邕还是辞赋大家,精通经史,而且在书法上,尤其隶书与飞白体上很有成就。再加上他为人正直、有高义,以至于被收买杀害他的刺客都为此感动而住手。

虽然拥有这样的才华与品行,蔡邕的一生却像那焦尾琴一样免不了灾祸,由于为董卓叹息而被王允所杀,只有英名流于后世。

文姬归汉

就像她的父亲一样,蔡文姬也很有才华,留下很多文学与《胡笳十八拍》等音乐作品,并且凭记忆默写了父亲四百多篇文稿。

在命运上,蔡文姬的遭遇也非同寻常,丈夫早逝,因战乱被匈奴所掠十三年,甚至生了两个儿子,直到被曹操重金赎回后,第二任丈夫又因违反军法被处死罪。

然而,最重要的也是最精彩的,就是她能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从大处考虑,不因人生的波折而改变其志向。这也就是为什么蔡文姬能够在被匈奴虏掠十三年后,仍能返回故土,为丈夫的性命向曹操求情,并且在多年漂泊后仍能凭记忆回忆起父亲的数百篇文稿。

危难不移其志

人生在世,冥冥之中有其志向,也在履行着上天赋予的使命。

音乐与文学作品一样,有曲折起伏、悲欢离合,述说着人生的经历与情感,也记载着风雨和沧桑。

如果说焦尾琴在焚烧之际,由其音显示了本性,从而被蔡邕所识,流芳百世的话;那么蔡文姬父女在所遭受的磨难中,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与志向,在危难中不自暴自弃,因此为中华文明增添了一份难得的财富。@#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蔡琰(生卒不详),字文姬,又作昭姬,东汉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人,他是汉朝学者蔡邕的女儿。
  • 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女诗人,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蔡邕是东汉著名儒士。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蔡文姬博学能文,善长诗赋,并精通音律,著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等诗作。但是,这位多才多艺的红颜女子,却经历了人生种种不幸与坎坷。
  • 蔡琰,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尉氏县西南蔡庄)人,生卒年不详。是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建安时期的女诗人。
  • 东汉才女蔡文姬
    博学多闻天下奇
    妙解音律无人敌
    慧质兰心对影惜
  • 胡笳吹似断,边鼓声相闻。 远人归明月,砂砾起尘氛。 江南已成昨,贤王犒三军。
  • 刘晓:【中华人物】才气英英的蔡文姬
  • 白米饭是很好的养胃食物,可作为主食适当的吃。(Shutterstock)
    现代人说,幽默一种沟通表达的艺术,而对苏轼而言,应该也是心态乐观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 很多人都读过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朝的寻隐诗自成一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诗人,一次次走进山水佳境,踏上寻仙问道之旅。大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诗仙李白,他的寻隐之旅有怎样的玄妙意境呢?(《古韵流芳》提供)
  • 当大唐进入鼎盛阶段,乐舞艺术也达到了中华历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给大诗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经过五十年之久,他永远铭记着观者如山、一舞动四方的盛况。
  • 炼丹 中国画
    刘商感叹光阴实在太急促短暂,在世劳累辛苦,求得虚浮的荣耀和世间的官位,又有什么好处呢?刘商心想,古代的贤人都弃官去寻求道术,大多都能超脱尘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儿女都已经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诉自己实在不应再被世俗所累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