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脚步

欣愉:古人原来这样生活—— 悬画迎新

古代画家过新年时喜绘“岁朝清供图”。“岁朝清供图”在我国传统绘画题材中,是一个独特、应时且受人喜爱的画种。它蕴含丰富,寓意深邃,悬画迎新,给节日平添了吉庆祥和气氛;雅俗共赏,别有情趣。

此种吉利画,到了清代已经非常盛行,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布衣秀士,名家高手多有应景即兴之作,画家们以清供之品入画,兼工带写,敷衍成诗,使之成为图文并茂的文人画。

“清供”又称清玩,其发源起于佛像前之插花。清供最早为香花蔬果,后来渐渐发展成为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盆景在内的一切可供案头赏玩的文物雅品。而新春以“清供”入画的画作,便称之为“岁朝清供图”。它蕴含丰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赏,给节日平添祥和喜庆的气氛。

这一风气在扬州画派和海上画派中尤为兴盛,许多画家都创作过“岁朝图”,有代表性的就有李(鱼单shan)、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其中,任伯年的天竹、齐白石的万年青都堪称佳作。“岁朝图”中,多福多寿的佛手,多子多孙的石榴,年年有余的鲤鱼、莲藕,喜上眉梢的梅花、喜鹊,平安如意的花瓶、如意等,都是画家笔下常见的吉物。

乾隆年间进士黄钺,幼孤且贫,寄生外家,后经一番仕场奋搏,官至尚书。他工诗善画,写花果、尤长画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自山西还京,除夕夜与妻话忆30年前蛰居古桑书屋时,“百钱买春,便可足岁,殊有食贫居贱之乐”。因作“岁朝图”并赋一绝抒感:“佳果名花伴岁寒,尊前无复旧时酸。须知一饭皆君赐,画与山妻稚子看。”以示“幼子童孙俾览之,无忘寒士家风也”。官做大了,尚能抚今思昔、勉妻教子,保持风节,也算难能可贵了。

“岁朝清供图”历世弥久、弥丰,可谓吉物盈幅,美不胜收,诗话万千,举不胜举。周瘦鹃曾记录除夕这一晚,万人空巷,都要一游花市,直到次晨一时才散,他们不吝解囊,买些心爱的花草回去,作为岁朝清供,足见时人精心布置清供,迎接新岁的兴致。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从岁朝清供图为我们记录下的点点春色之中,我们似可略窥古人对自然的感激敬爱与对生活知足珍视的态度,令人无限艳羡。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新闻
画珐琅岁朝图瓶
中国剪纸的历史渊源(下)
中国新年的习俗(1)
Google前进故宫 遨游18件精选典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