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人间的文字:二胡的庄严

文/王金丁

二胡。(fotolia/大纪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气: 876
【字号】    
   标签: tags: , ,

二胡的一声长叹,从天地间破空而来,阿炳的《二泉映月》苍凉的弦音,百年前回荡在城乡长街小巷间,如今已飘进了中原的江河大地。

弓弦缓缓歇了,等待着的是,一场无尽沧桑的曲折,苍茫的跫音颠簸攀过苦难的顶峰,顷间,一个质朴的弦音从苍凉中走来,企图抛开人世烦沓,攀越另一境地,然而欲升乏力,只在峰前落下一声短叹,等待着抚慰心绪后,继续跋涉歧路的人生。

三十五岁那年,阿炳已双眼失明,生活穷困潦倒,抱着二胡流落街头,卖唱江湖,从此,人们叫他“瞎子阿炳”。在街头浪迹里,他写下了这首《二泉映月》,几十年来,坚韧而苍劲的弦音,飘过大街小巷,感动了千百人的心灵。

《二泉映月》乐曲是感叹,不是悲怅,以感叹作为全曲情绪的基调。随着音乐的开展、转折,一直到高潮,乐曲速度逐渐加快,力度处于强弱变化中,从极弱到极强,旋律委婉流畅;行进中带着无限感慨,悲叹的后面,是平静而无奈的回答。最后,乐曲在渐慢中短暂歇息后,拉出了一个装饰的长音,留下绵绵不绝的遐想,尾声的平静映衬着阿炳脱俗超凡的坦然,直到无声。

曾经多次指挥《二泉映月》演奏的著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在第一次聆听《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这首乐曲太感动人了,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阿炳四岁丧母,自幼跟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成年后也在道观里担任道士,过着清贫宁静的生活,这样地,走过了坎坷的一生,直到最后的岁月里,已是饱经沧桑,历尽世态炎凉,阿炳也从凄凉中归于平静。

1950年夏天,杨荫浏及曹安和两位音乐家,在一间破旧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阿炳练习了三天之后,录下了包括《二泉映月》和《大浪淘沙》等六首乐曲。后来,他对两位音乐家说还有七百多首曲子,自己须要练习一段时间再录音。可惜,那年十二月,阿炳病死无锡,这六首乐曲,也就成为阿炳二胡演奏的绝响了。

阿炳将人生的苦难,升华为了悟与慈悲的音乐境界,绽放出如修行者一般的庄严光华,他以坦然的胸怀引领凄恻的弦音越过了苦难的峰顶。如今在江苏无锡一带街头小巷,仍然能听到演奏《二泉映月》的丝丝弦音。

站立寒风中,向街巷远远望去,阿炳的长衫飘逸墙角,在二胡的弦音里,追赶上去,拉琴人停了下来,在飘飞的衣袖间转过身时,弦音更为悲切,只是不见了阿炳孤寂的脸庞。

长街尽处,阿炳已背着二胡走入了薄雾里,留下的长叹声,遥远而清晰,弦音里,飘荡着二胡的庄严。◇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渔夫船前船后跳来跳去,嘴里吆喝着向我挥手,在这个微雨而孤寂的港湾里,带给了我一丝暖意。
  • 安平经过荷兰人、郑氏、清廷及日人几个治理阶段,留下了时空邅递的历史痕迹。在安平古堡东侧,荷兰人建造的街道,及辐凑街道两旁的旧聚落仍然保留了下来,游走巷弄间,不免让人回想先民渡海来台,艰辛奋斗的岁月历程…
  • 多年盼不到春雨造访,不由得想起旧时南台湾故乡的绵绵春雨来。彼时的雨吹着淅沥淅沥的口哨,敲打着玻璃窗户,一点一滴敲进我的梦境里…
  • (shown)原来那月牙儿已移到了屋前,照得驴厩里一片雪亮,远远的可以看见那黄鬃驴儿正偏着头沉沉睡着。这驴儿模样我还记着,懂事后,海二叔就赶着驴儿,带着我驾着驴车穿江越岭,九村十八镇的奔波,输运归德乡方圆几十里山川间的农产事物…
  • 往山下瞧去,原野里错落着屋舍、树木、麦田,那条溪流在村子边上画了一道弧线,溪边一排红色的枫树隐约可见,归德乡果然尽在眼底…
  • 当忆起儿时乡下姐姐们手里抛起的一个个小布囊时,心里不由得升起一丝温馨。可是,现在已不见小布囊游戏了,儿时玩伴也不知奔波哪儿去了。
  • 要是叶荫里鸟声喧哗,几个孩子便赶紧使足了劲,抢着将石头掷出去,只见一群麻雀拍着翅膀飞向天空,带走了一阵杂沓声后,树上的芒果该落的都落了下来。
  • 从田野到都市高楼,母亲跟着父亲走过了一生,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共同守护着这个最简单的爱情,只是都没有说出来。
  • 身处喧嚣的城市里,耳里灌的都是热门音乐,常常的,会想起北方小村庄的歌声。
  • 一个大蒸笼端坐灶上,大口大口的冒着白烟,几个人眯着眼睛围着炉灶忙碌着,有人踮起脚尖捧着水瓢往大锅里加水,灶口,一个妇人弯着腰伸长脖子望着洞里添木柴,火舌一下子燃了上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