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故事:松烟、好胶加鸡蛋 捣三万次

作者:黄台阳

光绪年间北京的京都育宁堂也有款“八宝五胆药墨”。八宝中配有牛黄、沉香、犀角、麝香、琥珀、珍珠、冰片、金箔等成分。(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时报出版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237
【字号】    
   标签: tags: , ,

根据发掘秦朝墓的考古发现,当时已有用烟和胶揉和的人工墨。而从东汉墓出土的一锭松塔形墨,更证明了当时已用简单墨模来规范墨的造型。另外东汉时的文献记载:负责文书的官员,每个月都配发有墨。从这些事实,可推论制墨业在当时已有规模。只是当时的从业者,大致是工匠之流,社会地位不高,因此没人想到把他们的制墨法记下来。

这种情况,一直到曹操的孙子曹叡(魏明帝,西元二○六至二一九年间在位)时,才有所改变。先来看这锭“见真吾斋书画之墨”,墨背面篆书的最后几个字“按魏韦仲将十万杵法制”,清楚表明这锭墨是按照魏朝时候的韦仲将的制墨法,并且经过十万杵的捶打后制出。

韦仲将是谁?他的制墨法有什么特别?

clip_image002“仿韦仲将法制墨”正面墨名,背面写“光绪甲午吴氏仲子次清属休城胡开文仿易水李廷圭采黟山风松煤远烟和代郡鹿角胶按魏韦仲将十万杵法制”,长宽厚15.2×3.6×1.5 公分,重122 公克。(《墨的故事.辑二:墨香世家,听古墨在说话》/时报出版 提供)

没听过他的大名?不意外,但从多方面来看,韦仲将非常杰出。他名诞,仲将是他的字,在魏明帝时官至光禄大夫,是皇帝的顾问近臣。他擅长书法及制作笔墨,魏明帝很欣赏他的字,有回在为新建的宫殿题字时,特别要他来写。没想到他对朝廷准备的笔墨纸张看不上眼,回奏说,必须是最好的笔墨纸,才能写出他最好的字:“……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这句话里提到的张芝和左伯,分别是当时顶尖的制笔和造纸高手。显然韦仲将对自己的书法和所制的墨非常自负。而“工欲善其事”这句名言,就此流传千古。

就是这种在皇帝面前也敢表态的自负,再加上他显赫高官的身份和超群的技艺,才终于有人正视制墨,而把他的制墨方法留下一些记录。北宋状元苏易简写的《文房四谱》里,叙述了韦仲将的墨法,重点如下:

1.取上好纯净的松烟,捣细并筛去杂质。
2.每一斤松烟配以好胶五两,而胶得先用梣皮汁浸过,好化解干胶。
3.再取五个鸡蛋的蛋清,外加捣细滤筛过的珍珠和麝香各一两。
4.把所有材料调和在铁臼里,用力捣三万杵,多多益善。

配料里的珍珠,能使墨色光亮,于是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的美誉。

墨的故事‧辑二:墨香世家,听古墨在说话(小)
《墨的故事.辑二:墨香世家,听古墨在说话》/时报出版 提供

──节录自《墨的故事‧辑二:墨香世家,听古墨在说话》一书/时报出版@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跟贝兰达要离开村子的那天早上,我尝试要求塔塔捐赠一块土地来盖学校。 “只要一英亩,”我用鲁克加语说。
  • (shown)在非洲,下雨的夜里,天空中一颗星星都没有时,路总是最黑暗的。在那丰盛的黑暗里,人生必须继续下去,即使死亡将我们往下拉。在乌干达的一个村落,一次一颗石头地,他们盖起了一所学校……
  • (大纪元记者张东光编译报导)关注全球重大新闻和专家意见的《World Affair》杂志报导,《失去新中国》一书作者、前美国智库研究员伊森•加特曼(Ethan Gutmann)在2012年7月出版的新书《国家器官》(State Organs: Transplant Abuse in China)中写道,“当王立军在2月6日晚上突破重围来到成都美国领馆时,他带来了一系列重创他上司薄熙来的故事:薄与英商海伍德被谋杀有关、挪用重庆公共资金、勒索当地的犯罪黑帮。”“身为前重庆公安局长,王对薄知之甚详……暗指薄与江派大员周永康密谋……夺权。”
  • 极端的声音开始主导美国政坛,而党派斗争也越演越烈。正如保罗.埃利希和朱利安.赛门之间的分歧意见所示,观看世界截然不同的切入点,最终导致了如此之大的差异。两位在科学、经济和社会方面,都曾提出重要见解,不过双方都未能真正一枝独秀。埃利希和赛门的冲突史,反倒揭示了两人水火不容观点的局限。他们之间的剧烈冲突,显示聪明人容易毁谤自己的对手,将自己关注的议题,精简为残酷、引起分裂的语言。由埃利希和赛门赌注所凸显的冲突,引发了全美的政治争论,更使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迁议题,成为政治问题当中最为两极且分歧的议题。
  • 去四十年来,持续的人口成长以及更富庶的人类社会,显示了人类比埃利希预期的更能面对自然限制。埃利希透过一九九四年的一篇探讨“最佳人口数量”的文章表示,五十五亿的人口已经“很明显地超过地球所能负荷”。埃利希和共同作者宣称,地球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约莫是在十五亿至二十亿之间。自那之后,地球人口又增加了十五亿人。究竟,人类是在什么方面“明显地超过”地球的承载力呢?确实,很多人正在遭受贫病之苦,而气候变迁也正威胁着地球,但人类似乎尚未走到埃利希所预期的绝对极限。我们是否真的超用了地球资源,使得世界人口面临充斥灾难的未来?我们还无法确切得知,究竟地球可以承载多少人口,人类也很可能已经为世界末日架好了舞台。只不过,那一天看似还很遥远。
  • 现今针对气候变迁议题持续上演的政治僵局,是埃利希和赛门的冲突所造成最负面的影响。过去关于人口成长和资源稀少的错误主张譬如埃利希于七和八 ○年代,预测因粮食稀少而引发的大型饥荒渐渐地破坏了提倡气候抗争行动的科学家和环保分子的信用。
  • 对许多人来说,富有慈悲心(或言同情心)的管理之道,这一理念说好点是太煽情,说得不好听则是管理不善。但新的研究表明,善良的品行并不会让管理者显得太软弱,反之,利他的品行会在团队中增加领导者的威信;某些情况下,会转化为一种很强的竞争优势。
  • 山缪坐在法庭的被告席,面对谋杀妻子的罪名,开始回想他完美的婚姻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偏离了轨道?此时山缪才赫然惊觉,这一切似乎都是精心安排的算计,是桑德琳用自己的生命对山缪所进行的报复。
  • 山缪坐在法庭的被告席,面对谋杀妻子的罪名,开始回想他完美的婚姻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偏离了轨道?此时山缪才赫然惊觉,这一切似乎都是精心安排的算计,是桑德琳用自己的生命对山缪所进行的报复。
  • 山缪坐在法庭的被告席,面对谋杀妻子的罪名,开始回想他完美的婚姻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偏离了轨道?此时山缪才赫然惊觉,这一切似乎都是精心安排的算计,是桑德琳用自己的生命对山缪所进行的报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