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艺的秘密

皇甫容

战国青铜兵器玄镠戈,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247
【字号】    
   标签: tags: , ,

数千年以前,中华先贤以其精巧的技艺、开阔的认知,将智慧和艺术完美地融合在青铜上。中国古代高超的冶金工艺,在神州大地熔铸出别具风韵的光辉艺术。山水流转,年华飞逝,而青铜艺术呈现的丰富造型和铸像,历经风雨朝代变更,定格历史瞬间,留下精彩永恒。

炼金传

上古时期,共工氏头撞不周天,导致擎天巨柱折断,地维也被扯断,天向西北倾斜,女娲采炼红黄蓝白黑五色石,将其在熊熊烈火中烧炼后,修补塌陷的天空(《列子》)。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出生时携带一枚通灵宝玉,就是女娲炼石补天所剩的一块。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回到缙云堂修炼。在大众的印象中,一提修炼就是剃度出家,进山进庙,其实古代的修道有非常广泛的形式。譬如,黄帝在修炼的同时,也以德治理国家。他以九德立官,以孝、慈、文、信、言、忠、恭、勇、义教化百姓。黄帝又以六禁约束官员,使他们辅助理政的同时,能够清廉节俭、修心养性。

黄帝采首山之铜,在荆山脚下铸造大鼎。铸鼎告成后,一条祥龙自天而降,迎接黄帝飞升(《史记》)。大禹王治水后,收九州之金,铸造九尊巨鼎。因鼎上镌刻魑魅魍魉图形,采阳法阴数雄镇九州。从此,鼎被视为旌功记绩的礼器,也被视为立国之重器。

汉武帝“因得鼎汾水之上”,将年号改为“元鼎”。古代帝王将鼎视为通天之神物,镇邪之宝器。传说虽为久远,但其内涵不容小觑。

上古冶金既富含精神寓意,千锤百炼;又是一门严谨的工艺,要原料配比合理,才能铸造出所需的器物。

商代青铜礼器兽面纹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青铜铸造工艺

“金”在古代是指广义的金,泛指金属。冶金技术,涉及到矿冶,包括对矿石的开采和冶炼,从矿石中提炼金属;融化金属、加工铸造等多种技能。

“史前金属七雄”主要是金银铜铁锡铅汞,其中最重要是铜和铜合金。铜合金按照加入元素的不同,分为紫铜、黄铜、白铜和青铜。

中国古代使用的青铜根据合金的成分不同可分为锡青铜、铅青铜、铝青铜、铍青铜等等。青铜器的产生,整体程序首先需要对各种金属成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然后进行勘测、采矿、冶炼,得到一定纯度的金属后,才会进行熔铸以及各类合金加工,涉及到整套系统的化学知识。

地下采矿涉及到采掘工具、运输、矿井支护技术以及通风设施。而金属冶炼需要承受高温的熔炉、对金属原料合理的配比等技术。熔炉的设计、金属的纯度又是一整套系统的工艺。

古代金属的成型方式,最主要是铸造。将金属融化以后,浇入事先做好的模型,待金属凝固后脱模,就会得到所需的器物。从现有出土的青铜器物来看,无论规模大小,各式造型都非常的丰富。

青铜制造的奥秘

青铜器留下永恒的美,也留下很多让现代人探知不尽的奥秘。它们的存在,颠覆着今人的认知:“愚昧无知”的先民,怎么能制造出这么精美的艺术?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六齐”规律,就是古人对合金成分配比的经验总结。除了配比,还需要知道金属内部的晶体结构,即金属中各类原子、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的排列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金属,会出现软度、硬度上的差别,譬如金、银、铜、铁等。

而金属元素周期律出现的过程令人匪夷所思。英国金斯顿大学哲学兼科学教授保罗‧史查森(Paul Strathern)著作的《门得列夫之梦》(Mendeleyev’s Dream:The Quest for the Elements ),谈到整个化学从炼金术演变的历史过程。他再次谈到科学界一个众所周知的梦,就是俄罗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门捷列夫的神奇之梦。

门捷列夫在梦里看到一张表,不同的金属元素纷纷落在相对应的方格里。醒来后,他迅速记下表格的设计理念:元素的性质会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有规律的变化。门捷列夫列出的周期表,成为日后化学研究的指南图。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化学王国“宪法”——元素周期律。

现代人要想看到金属中原子的排列方式,要使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到100~2,000倍,甚至是几十万倍才能观察到金属内部的精细组织。金属的内部晶粒越小,其强度和塑性也就越好。

商代青铜礼器兽面纹铙,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而古人是如何看到的呢?现代科学公认的六大特异功能是:特异致动(PsychoKinesis)、人体非眼图像识别、遥视、透视、预测、心灵感测等。而后五种都被称为特异感知Extra-Sensory Perception(ESP)。这些功能的真实性已被很多科学研究、实验所证实。

那么古代文献记载的,修炼有素的人会出现神通功能就不是迷信,也同样是科学。古代修道人采药炼丹,对各种金属的认知,对金属内部成分的透视,完全有可能是他们通过自身的功能来了解。

参考资料

1、路迪民、王大业:《中国古代冶金与金属文物》
2、人民报:《科学史上四个轰动世界的梦》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11/9/38266.html
3、滕铭予:《中国古代冶金史》
4、《国粹精华 青铜器鉴赏》 http://www.gfqtq.com/en/newsInfo.php?nid=297

@*

责任编辑:谢秀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考古人员近日在湖南郴州市南塔古墓群发掘出一把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青铜剑,剑身非常完好。
  • 在一个远古因纽特-爱斯基摩人定居点挖掘的美国考古学家出土了在阿拉斯加州首次发现的史前铸青铜制品。 (20111114-SCIENCE-ALASKA-ASIAN-BRONZE-133839238l)
  • 河边洗手也能淘到3千年宝剑。近日,江苏高邮市临泽镇一名11岁男孩到河边洗手,“洗”出一把灰黄色的青铜剑。经鉴定,这把青铜短剑为商周时代铸造,距今已有3千多年历史。
  • 艺术的表现贯穿于人类的历史长河:文学、音乐、美术、戏剧、建筑等多种形式,分别以各自的风采记录和繁荣着社会生活。其中,绘画是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领域。千百年来,那些画中的人物景色和故事,不仅反映出作者自身的观察视角和内心世界,更折射出某个时期局部或整体的社会势态--时而是蓬勃发展充满生机的盛世,时而是道德沉沦希望幻灭的末路,又或许是昭示着拨开迷雾,扬帆归航的生机。
  •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迎30周年馆庆,举办“鼎立三十”特展,揭开青铜器的铭文、纹饰、采矿、炼铜、铸造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的面纱,观众除能一睹商周时代青铜风采,还能透过铸造及材料科学的演变过程,体会金属铸造在人类文明进展上的重要贡献。展览期间有铸造实作体验、敲编钟听音乐、古铜矿坑采矿等活动,带领观众回到先秦时代,进入采矿、冶炼、铸造的青铜器世界。
  •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现场堆放的700吨氰化钠被曝光后,引发社会舆论担忧。近日大陆网上广泛转载一篇有关氰化钠的文章,该文披露了在中共官方无度开发资源,在中国大力推行一种利用氰化钠提炼矿产的“炼金术”,受到网民众多关注。
  • 墨尔本一个艺术画廊的一座价值1.2万澳元的青铜狮子雕像被盗。店里的监控录像拍下了全过程。警方正在寻找窃贼并呼吁知情者报案。这早已不是第一例厚颜的小偷被摄像头拍下的案例了。
  •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它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约五华里的洨(音淆)河之上,是座石砌拱桥,当地俗称大石桥,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大约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建成,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迄今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 明朝有个乡民锄田,发现了古城墙的遗址,便顺手挖了起来,看见一块色泽漂亮可爱的石头,就将这石头带回去给自家的小孩做玩具玩耍。过了几天,他家发现这石头的奇异之处:每逢中午和晚上子时(23点到凌晨01点),这块石头都会“铿然有声”的发出鸣响。他觉得奇怪,就将其摆在自家的神龛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