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误会人容易 理解人却很难

作者:辛弃名
唐羌的直谏,为国家、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因而青史留名。(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64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误会人容易,理解人却很难

东汉时期,庐江人毛义和东平人郑均,这二人都是忠厚正直、耿介自持的君子,堪称地方上的表率。

有一位南阳人,名叫张奉,他很仰慕毛义的名声,专门从家乡出发,不远千里,赶到庐江去造访毛义。

刚进门坐定,府里送来文书,原来是聘请毛义去安阳做县令。毛义读着任命书,不觉喜形于色。张奉对这事看在眼里,像挨了一闷棍,怎么一向声名远扬的道义君子,竟然这般庸俗?这个毛义,分明是个官迷嘛!立刻告辞走了。

过了些年毛义的母亲去世了,他向朝廷提出辞职。皇帝一再挽留,还将他提升为太守,可他坚决不再当官。

张奉得知这事若有所悟,深为感慨:“贤人君子的度量,凡夫俗子是不能预测的 。当年毛义那样兴奋,我当他是官迷,哪知他十分穷困,做官竟是为了奉养母亲啊!”

郑均的兄弟在县里当差,经常接受别人的礼物(收贿),帮人办事,给人开后门、行方便,但这些事,是不合法纪的。郑均多次规劝,兄弟只当耳旁风。他很痛心,怎么办好呢?想去想来,决心离家到外地去帮人做雇工,年终所得的工钱,带回家里统统交给兄弟,诚恳地说:“钱用完了挣得回来,如果贪污受贿抓进监狱,一家就完了。你差钱用,我做佣工来补贴吧!”郑均的兄弟听了,十分感动,从此变得公正廉洁,不沾别人的半点便宜。

郑均曾经当到尚书,后来主动退职归家,与兄弟在一起过着勤劳朴实的生活。

汉章帝刘炟(75年—88年在位)尊重毛义和郑均二人的品格(前者孝母,后者悌亲),下诏褒奖,各人赐给粟米一千石。每年秋天,还派使者去问候起居,号召吏民向他们学习。

张奉因此对毛义更加敬尊。并常常叹息、悔恨自己,说:“惭愧啊!误会一个人很容易,理解人却很难!”

一件好事青史留名

东汉时期,临武县令唐羌做的一件好事,也让后人景仰。

岭南是亚热带地区,产龙眼和荔枝,按规定要年年进贡。当时的驿道是从现在的韶关出发,沿着河谷通到郴州,邻县就是临武。十里一站,站上养有健马;五里一个凉亭,便于休息。新鲜果子(龙眼和荔枝)摘下来,日夜快马直送洛阳。

每年夏天,唐羌看到一队队的马驮着篓子从县城经过,马的嘴巴浮着白沫,皮毛淋透汗水。押运的人也气喘吁吁,急急惶惶的不堪其苦。

唐羌实在看不下去,就给皇帝上书说:“古人说,在上位的,不可因为下面的人送来美味佳肴,就称赞他好;在下面的人呢?也不可因为给上面送礼进贡,就自认有功 。我看交趾七郡的官吏,连年进贡果品,南方天气炎热,毒蛇猛兽到处是,人和马都奔忙得死去活来。死了的不能复生,活着的尚能够挽救。荔枝、龙眼吃了未必延年益寿,可不能让它累死人呀!”

当时是汉和帝刘肇在位(88年—106年在位),这位年轻皇帝很能接受意见,读了唐羌的奏章,马上下令:“远方的时令美味,本来是祭祀宗庙用的。祭祖宗为求福泽以保护百姓安居乐业。如果贻害地方,效果恰恰相反,就不是国家和祖先的本意了。从今以后,取消进贡龙眼、荔枝的这个制度。”

唐羌的直谏,为国家、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因而青史留名。

(以上均据《资治通鉴》及《通鉴记事本末》)@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为什么唯“赵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呢?最根本的原因,是老百姓和下属都明白:赵广汉一心为公,伸张正义。从内心里支持他,帮助他!
  • 但冯氏却知礼达义,劝家翁应心无厚薄,她这实际上是做到了孝翁悌夫了,真可以为后世女子的楷模。
  • 我心中只有一怕:怕正直的史官,在史册上记下这不忠的行为,使我遗臭万年!
  • 脱脱是个贤相,他“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极人臣,而不骄。轻货财,远声色,好贤礼士。”他对君王忠心不二,所以在关键时刻能大义灭亲。
  • 凡罪状未明时,无论坏人还是好人,都应按法律程式进行审理,这样才能使违法乱纪的坏人受到惩罚;使蒙受不白之冤的好人得到昭雪。
  • 黄霸的可贵之处,在于在明察事实的基础上“多算”。因此,他处理问题,提出建议,既符合法律,又得人心,皇上很信任他,其他的官吏和老百姓,都很敬爱他。
  • 三个国王联袂而来,足使明成祖朱棣(1403--1424)喜出望外了。他当初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国家和自己的威望。现在四方来朝,而且这次身为国王的贵宾也来到了北京,明成祖当然要热情接待,让这些国王一瞻上国风采。
  • 吕思诚为官清廉,其治理百姓也有独特之处,那就是他十分注重对民众的教化,对那些才学出众、品德高尚、贤良孝悌的良民,予以大力表彰,面对那那些品行不端者, 则痛加指斥。
  • 你的身上,何不带着牛、佩着犊呢?刀剑可以换牛犊,佩带刀剑不就等于佩带牛犊吗?牛犊几百上千斤,压得死人,佩带它干嘛?
  • 汉武帝时代,丞相往往是由御史大夫升任的。它的职责很像近代的纪律检察首脑:要给皇帝提意见,弹劾不法官吏。如果皇帝平庸,只要不蛮横,能听御史大夫的意见,而这位御史大夫,又能尽职尽忠,则朝廷的政事,还是稳健、好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