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王二小故事遭疑:是日军愚还是共军蠢

人气 11731

【大纪元2016年09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净综合报导)近年来,中共宣传的“英雄”人物越来越受到各界舆论的质疑和抵制。日前,大陆网络上一篇质疑中共教科书内容《英雄王二小》的文章引发网民热议,该文除了历数八路军的作战计划存在常识性的“硬伤”外,经过分析,王二小的故事漏洞百出。

“王二小的故事编得太扯淡”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的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中,课文《英雄王二小》中概述了儿童团团员王二小,常常一边放牛一边为八路军放哨。有一天王二小遇到扫荡的敌人并将其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知道上当后杀害了王二小,敌人也被全部消灭。

9月23日,大陆微博署名“西单陌客V”转发一篇文章质疑中共教科书编写的王二小的故事,经过简单的常理分析,课文《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漏洞百出。

首先,文章对八路军的埋伏计划提出诸多疑点:王二小事先是怎么知道八路军埋伏计划的?大家都知道,军事计划是机密,战前只有少数军事主官才了解计划内容,就算参战部队的一般战士都不一定清楚。王二小总不会自己能打听出八路军的军事计划吧?

从他能把日本人带进八路军埋伏圈的情节来看,王二小事先是知道埋伏圈在什么地方的,不知道的话怎么给敌人带路?

根据官方教科书内容进行推理,文章认为王二小知道八路军的埋伏计划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八路军给了他放哨的任务,王二小执行的是八路军的命令。那么接下来新的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八路军要让一个十二岁的小孩放哨?

中共教科书内容《英雄王二小》近日遭到文章质疑,经分析,王二小的故事漏洞百出。(网络图片)
中共教科书内容《英雄王二小》近日遭到文章质疑,经分析,王二小的故事漏洞百出。(网络图片)

接下来,文章对八路军安排布置的“请君入瓮”的儿童哨兵提出种种疑问:难道八路军连一个哨兵都派不出吗?就算八路军兵力紧张派不出哨兵,那村里其他的成年人呢?民兵哪里去了?他父母哪里去了?都死光了跑光了?

而且,如果王二小发现了日军,他怎么和八路军联系?这在现在所见的课文和其它资料中都没有记载,除了把敌人引进包围圈就再也没有其它完成任务的方式了。难道八路军连王二小如何通风报信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事先都没有想到要解决?

还有,如果八路军事先和王二小约定好带路的话,那么八路军采取了什么措施保证王二小的生命安全呢?没有这些措施就让王二小把日军带入包围圈,那不是让这个小孩子白白去送死吗?

八路军要不要也为王二小的死负有一定的责任?

文章历数八路军的作战计划存在常识性的“硬伤”后,对王二小故事中展示出日军的“愚蠢”表示不解: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日军怎么会迷路?难道扫荡前没做侦察?地图也没有吗?这些准备都没有打什么仗?而且居然要相信一个陌生的中国小孩并让他带路,日本人如此愚蠢和天真,为什么抗日战争还要打了八年之久?

更可笑的是,八路军为什么把包围圈设在了一个日军自己找不到竟然需要王二小带路才能到达的地方?那个包围圈为什么不选在一个更有利于消灭敌人的地点呢?这些情节符合逻辑吗?

因此在整个王二小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两支根本不会打仗的愚蠢透顶的军队,在王二小这个十二岁小孩子的积极配合联系下,终于胜利地完成了广大中国读者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文章最后点评说,王二小的故事编得太扯淡,但是在中国这个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谁掌握话语权。谁有权谁就可以瞎编,这才是中国教育现实的无奈。

数小时后,上述文章被删除。

据中共官方报导,河北的王二小纪念碑碑记上记载:王二小生前任儿童团长,他把扫荡的敌人带进伏击圈后,欲抱住一日军跳崖同归于尽却被敌人刺中,跳下悬崖。那时,王二小年仅12岁。

其实,对于中共教科书关于所谓“英雄”人物的宣传,已经引起大陆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的抵制。

2014年2月,大陆媒体刊登题为《家长:请“刘胡兰”离我孩子远一些》一文,引起大陆民众热议。文章援引一位小学生家长刊文披露,他女儿所在的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学习刘胡兰的“英雄事迹”,随后这位家长给学校老师打了电话明确告知: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这种灌输残酷斗争的仇恨教育。

近年来,中共宣传的“英雄”人物故事越来越受到各界舆论的质疑和抵制。(网络图片)
近年来,中共宣传的“英雄”人物故事越来越受到各界舆论的质疑和抵制。(网络图片)

这位家长在给学校老师的信中说,“作为孩子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原谅、包容和关爱的环境中成长,一旦孩子幼小的心灵被种植下血腥、残忍和仇恨,其所结出的精神扭曲的果子,将影响一生。”

中共极力维护“英雄”形象 网络大V讽邱少云被告

就在两天前即9月20日,中共大兴法院对邱少云胞弟邱少华诉孙杰(网络大V“作业本”)作出一审宣判,判决被告公开发布赔礼道歉公告,赔偿邱少华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

“作业本”曾于2013年在微博上戏称“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半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

随后,网民热议并质疑邱少云被烧死的故事是伪造的。同时,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雷锋等中共宣传的“英雄”故事也受到各界舆论质疑。

近年来,中共宣传的“英雄”人物故事越来越受到各界舆论的质疑和抵制。(网络图片)
近年来,中共宣传的“英雄”人物故事越来越受到各界舆论的质疑和抵制。(网络图片)

《人民日报》杜撰邱少云死前思想活动

近年来,一些大陆教师对于中共官方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提出课文情节失真,以及不符合军事常识的质疑。

据陆媒报导,湖北教师廖忠明曾向教育部门反映,认为小学教材多处内容不符合军事常识:邱少云在投入战斗前被烧死,他随身携带的武器(如手榴弹、爆破筒)在燃烧过程中为什么不爆炸?邱少云是如何做到至死不暴露目标?他的武器是怎样处理的?文中只字未提。

回顾历史,中共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于1953年5月18日用整版篇幅发表了长篇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与近年来官方描述邱少云事迹有所不同的是,这篇文章报导运用想像的手法来表现邱少云心中的情感。

文章称,当时邱少云和战友在韩军阵地附近埋伏了20多个钟头。韩军发出一颗燃烧弹,熊熊大火蔓延到邱少云身上,“邱少云想起,出发前首长的交代,邱少云更知道,要是他爬起来,埋伏在这里的几十位战友,就会被敌人发觉……。”

新华社杜撰黄继光死前心里活动

与《人民日报》相比,中共新华社在上甘岭战役的报导中投入力量更多,影响更深。官方大力宣传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事迹,使“上甘岭”一词后来成为中共军方和官方反美宣传的代名词。

《人民日报》于1952年12月20日刊登了由新华社记者重写的《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一文,把首版中的荒谬情节全部删除。

大陆前媒体人、现任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吴谷平曾在《新闻记者网》中撰文称,新华社1952年发出的这篇长篇通讯,提及了在已经阵亡的黄继光当时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后面坑道里营参谋长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

吴谷平表示,既然黄继光已经阵亡了,他在扑向敌人的火力点之前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记者是怎样采访到的?他说,再怎么核实,也不可能核实到黄继光死前是怎么想的。

研究朝鲜战争的学者穆正新发表了系列文章《成人不宜的“黄继光堵枪眼”》,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黄继光的故事,是在编造的时机、编造的地点、向着编造的地堡、堵了一个编造的枪眼。#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伪造的邱少云﹑雷锋﹑周扒皮
飞星:共产党如何篡改历史?
无思:焦裕禄如何成了“人民的好公仆”
央视6年102集《焦点访谈》构陷弥天大谎内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