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真人盖世张三丰

【千古英雄人物】张三丰(6) 明辨正邪

千古英雄人物张三丰。(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558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六、明辨正邪

儒释道的争执和相互诋毁,把人带入对儒释道理论形式的追究,以至儒释道又互相渗透,使人忘却修炼的初衷。张三丰在《正教篇》讲到其实只有两教,一正一邪。人不要看重表面的形式,要看实质的作为是什么。

“古今有两教,无三教。奚有两教:曰正,曰邪。”

孔子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老子讲“载营魄抱一”,释迦牟尼讲空,形式上有三,实质都讲修自己,修己利人,都属正教范畴。“孔之绝四,老之抱一,牟尼之空五,皆修己也;孔之仁民,老之济世,牟尼之救苦,皆利人也。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孔、老、牟尼,皆古圣人。圣人之教,以正为教。”(《正教篇》)

“儒家杨墨,道家方士,释家妖僧,亦三教也。虽分三教,仍一邪也。是故分三教者愚,分邪正者智。”(《正教篇》)而儒家中的滥竽,道家的方士,释门的妖僧,亦属于三教也,却都属于邪教。

智者看实质,世人分三教。“盖以名分,不察实也,抑以形分,不按理也。”(《正教篇》)

纵观得道之仙家,“皆仁民爱物之古”。“三千功行,济人利世为先资,二十四孝,吴猛、丁兰皆仙客。”(《大道论》)

古之贤人“忠孝两全,仁义博施,暗行方便,默积阴功,但以死生为念,不以名利关心,日则少虑无思,夜则清心寡欲,以此神全气壮,髓满精盈”(《大道论》)。

“吾愿后之人修此正道,故直言之。修道以修身为大,然修身必先正心诚意。意诚心正,则物欲皆除,然后讲立基之本。”(《大道论》)张三丰在这里也明确指出,修道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诚意,中华文化外儒内道之精髓,天机尽泄。

七、大隐廛市 修心炼性

历史上,正教都讲修心,张三丰更主张在尘世中修心炼性。在尘世中修心既修得快又扎实,以往佛、道出家修炼形式,不适于在最坏的环境中直接考验、提高心性的修炼方法,不适于在最邪恶的环境中只看人心、分清好人坏人的是非善恶标准。

张三丰强调积德行善,修身正心,就是修炼的根本。“不拘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也。”“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大道论》)

修炼人从内心到表面都要坚守其法理,“则外尽伦常者其理,内尽慎独者其理”。“忠孝友恭,衷乎内也,然着其光辉,则在外也;喜怒哀乐,见于外也,然守其未发,则在内也。”(《大道论》)内在的功夫修好了,外在的功夫也水到渠成。

能忍,修炼才能升华。“涵养中有大学问,和平处有真性情。诸子须要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则心修愈静,性大愈纯。”(《水石闲谈》)

修炼不可执著于有为,也不可执著于无为,去人心是根本。“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后天,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世间罕全真;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今之释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此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人心既除,则天心来复;人欲既净,则天理常存。”(《玄机直讲》)

张三丰说,修心断欲是最难的,也是修炼人必须要做到的。“还丹容易,炼己最难!凭慧剑剖破鸿蒙,舒匠手凿开混沌。”(《大道论》)“要超凡入圣,岂是小可的事?必须要一尘不染,万虑俱忘,丝毫无挂,一刀两断,永作他乡之客,终无退悔之心。”(《返还证验说》)

张三丰在《扫境修心》中讲到,修炼中无论天目看到什么,都不要忘了修炼的根本,只有执着心全无,才能返本归真。“纷纷内外景如麻,有地驰驱事可夸。撒手不迷真捷径,回头返照即吾家。六根清净无些障,五蕴虚空绝点瑕。了了忘忘方寸寂,一轮明月照南华。”

张三丰在《道情歌》中讲到修心是采药炼丹的基础。“道情非是等闲情,既识天机不可轻。先把世情齐放下,次将道理细研精。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浦自然药材生。”

八、仙家汞铅 仁义种子

人的心性直接影响修炼者的功夫及层次。从更深的层面上看,心性的提高,常积阴德,在深层空间是珍贵的物质;而人们常说的仁和义,是道家修炼中必不可少的汞和铅。

“孔曰‘求志’,孟曰‘尚志’,问为何志,曰‘仁’、‘义’而已矣。仁属木,木中藏火,大抵是化育光明之用,乃曰仁;义属金,金中生水,大抵是裁制流通之用,乃曰义。仙家汞铅,即仁义之种子也。”(《大道论》)“使人知此道亦儒道也,养汞培铅,无异乎居仁由义。”(《大道论》)

积足仁义、阴德,意诚心正,才具备修炼大道的物质。

“金木交并,水火交养,故尝隐居求志,高尚其志,而后汞铅生,丹道凝。志包仁义汞铅,而兼金木水火之四象,求之尚之者,诚意为之,意土合而五行全。大道之事备矣。”(《大道论》)

九、口传心授

张三丰说,学道之人如遭遇庸师,盲修瞎练,会招致魔幻。

“只是后人不识邪正,又不知圣贤书中都是隐语譬喻,遭遇庸师……真假不辨,不遇正人,都是盲修瞎炼。”(《服食大丹说》)

“不能炼己于尘俗,未得积铅于市廛,气脉又未甚大定”(《登天指迷说》),盲修瞎练,恐导致心神恍惚,神不守舍,而遭其阴魔。

何为阴魔?“真阳一散,阴气用事,昼夜身中,神鬼为害,不论睁眼合眼,看见鬼神来往,即耳中亦听得鬼神吵闹。”(《登天指迷说》)

“学者未遇正人时,当小心低意。积功累行,遇魔莫退,遭谤勿嗔,重道轻财;一遇正人,笃志苦求。”(《服食大丹说》)

张三丰还说,“大道真机是万金难换,百宝难求。”(《大道论》)

“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汉夜走入深山。”(《打坐歌》)

张三丰在《大道论‧下篇》指出:“夫道者,岂是旁门小技,乃至人口传心授,金液还丹之妙道也。”在《青羊宫留题道情四首》也讲:“访道须要访先天,先天是神仙亲口传神仙。”

在当时的修炼功法中,功的演化都是走丹道的,都要炼丹,一定要真正的师父口传心授。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点阅【千古英雄人物之张三丰】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秦王嬴政(后为秦始皇),顺天时、应地利、符人和、治百乱于一瞬,兴百废于一时,一统江山,正本清源,为华夏千古保正道、固良基,树万古丰碑。
  • 战国末年,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被统一的秦王朝所取代。秦始皇在位的第三十七年,出巡途中突然在沙丘离世。始皇遗诏公子扶苏主持葬礼,使之返都即位。管理诏书的赵高勾结丞相李斯矫诏赐死了扶苏,拥立少子胡亥为皇帝,即秦二世。
  • 关羽,关羽擒将图,商喜
    关羽西保麦城。孙权使硃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潘璋之司马马忠俘获关羽及其子关平于章乡,斩之,遂定荆州。孙权传关羽首级于曹操,曹操以侯礼葬之,亦了结一段千古传唱之曹操与关羽,惜英雄、识英雄,英雄结草、涌泉相报所结之“义”缘。
  • 在大唐统一天下的最重要战役中,太宗玄甲军屡以千骑大破十倍于己之敌。武牢关前,太宗又是以玄甲军为前锋,大显神威,三千铁骑直捣敌营,大破窦建德十余万军队,俘获五万余人,生俘窦建德、迫降王世充,唐朝统一大业由此奠定。
  • 大唐乃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风云激荡、意气勃发的时代。太宗不光将中原皇朝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国度,也念念不忘周边国家、民族,因为他们也都是上古圣王后裔;及各个前皇朝在中原结缘、演绎完毕离开中土之众生、民族。
  • 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称:“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贺知章如此欣赏《蜀道难》,因没带酒钱,遂兴奋地解下衣带上之金龟换酒与李白共饮。
  • 可与诗歌同提并论的则为李白之剑术及侠义之气。他曾说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干:干谒,请见意)。刘全白在《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中说李白“少任侠,不事产业,名闻京师”。魏颢在《李翰林集序》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
  • 史载,张三丰本名张全一,字玄玄,号三丰。祖先为江西龙虎山人,张三丰祖父精通占星术,南宋末年,知天下王气将从北起,于是,带家人迁往辽阳懿州。张三丰生于元定宗丁未二年夏(公元1247年),四月初九日子时。据古籍所述,张三丰降诞之夕,张三丰母亲林氏“梦斗母元君手招大鹤,止屋长啸三声。”(明陆西星《淮海杂记》)斗母元君为北斗众星之母。张三丰出生时便有仙人昭示并护持,来历非凡。
  • 张三丰一曲《上天梯》,唱出他坚如磐石的出世修真之志。张三丰佩剑携琴,离开辽阳老家,经太行山脉,首先来到道家洞天福地之一的恒山。张三丰在望仙岭上结庐,潜心寻道。悠悠十六载,未遇大道,转而东走齐鲁(今山东),寻找神仙世界。
  • 延祜元年(1314年),张三丰六十七岁,三十几年访道求真不得,眼看着身体渐渐衰老,乾坤茫茫,何处问大道?三十多年往来名山古刹,十万黄金撒手空,万般辛苦,衣破鞋穿师难面。张三丰点燃香炷,祈求神开示,炷香预示他向终南山去寻访。张三丰依神示登上终南山,发现火龙真人正在等他。张三丰百感交集,相见恨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