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财政方略

【文史】管仲在国家财政方面的谋略(二)

作者:皇甫容
font print 人气: 391
【字号】    
   标签: tags: , ,

穿着汉服、听着丝竹管弦之乐的国君和一群臣子,正寄情在羽觞随流波的恬然之中,古韵悠然的画面里,他们正在谈论的话题却是货币和金融。原来如此具现代感的议题,两千多年前就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

翻阅古籍,时常体会到汉字的神奇,能把数千载的时空压缩在短短的几行字中,重现古人在财政金融方面智慧,让今人从字里行间中一睹古代的高端财经思想。

—————————————————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一旦出现战争,无论大小胜负,必然导致生灵涂炭、财物损失和社会动荡,所以发动战争是在没有其它办法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管仲深谙此理,在国家财政方面,他巧妙地运用计谋,辅助齐桓公用兵不血刃的方式获得并累积了巨大的财富,提升了齐国的综合国力。最终齐国收服了其它国家,齐桓公因此成为“春秋五霸”第一霸。读《管子》轻重篇,常于文字之间,感叹两千年之前的古人的经世济民的智慧。

吸引天下之财

齐桓公问管仲,应该如何掌握轻重之策?管仲说:“轻重之策没有定数。物资一动,其它配置就要跟上;获得消息,就要及时运用。因此,立国若不能吸引天下之财,招徕天下百姓,国祚就不能长久。”桓公就问:“什么是吸引天下之财?”管仲说:“昔日,夏桀荒淫无道,他的王宫光女乐就有三万人,她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一大早就在端门处唱歌,演奏的音乐,连宫外的街巷中都能听见。于是伊尹就命薄地闲散的女工织出各种精美的丝锦。一匹织锦就可以从夏桀手中换来百钟的谷物。桀的国家,虽是天子之国,但是夏桀不为天下百姓而忧,只追求女乐的钟鼓之声。因此伊尹通过取得桀的粮食,来控制他的市场流通。这就是吸引天下之财。”

伊尹之谋在辅助商汤灭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夏商决战之前,伊尹就已通过经济策略,把原本在夏朝流通的财富物资全部转移到了商汤,从内部掏空了夏朝。伊尹在转移夏朝的财富时,夏桀浑然不知,他崇信奸佞,残杀忠臣。当他把自己比作太阳时,夏朝百姓愤慨地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跟你一起灭亡。”最终经过鸣条之战,夏朝在天怒民怨中溃败而亡。商汤只用七十里的薄地,就兼并了夏桀的天下。

Qihuangongguanzhong
齐桓公与管仲拓片(公有领域)

 

士室之谋

齐桓公想抚恤战争死难者的亲属,他说:“吾国,是处在四面受敌位置的国家,是依靠国外输入粮食的国家,又处在虎狼猛兽栖息的山地。现今每次战争都有阵亡的士兵,对于他们的遗孤、子孙或寡妻,没有东西能够救济他们,怎么办?”

管仲说:“吾国的豪家贵族、达官显贵以及有采邑而囤积粮食财物的人,都是我们国家的富豪。他们囤积这些粮食财物,这些物品的市价就会上扬,反之市价就会下降。”他建议齐桓公穿上麻布衣服到士室(里尉的办公处所),召集所有的功臣世家,这样对他们说:“城防不坚固,就很容易被敌军所击破,没有粮食储备,也很容易被敌国围困。天下诸国都在考虑此事,我们齐国岂能放任不察?各位士大夫凡是存有粮食的,都不要自行处置。寡人将向你们以平价收购。”

齐桓公以管仲之谋,向功臣世家士大夫们讲述此意后,就拿出已经拟好的文书,即合同,向他们一一收购,不许他门夸大和缩减粮食的数量。于是齐国国库中多出四十倍的粮食。齐桓公拿出这四十倍的粮食赈济鳏寡孤独,收养贫民和患病的百姓,照顾贫穷而没有子嗣的老人,使他们不致于卖身为奴,也不致于孤苦伶仃地死于沟壑。

齐国的将士听说国君的善政后,作战时更加地勇猛直前,他们不惜性命地为国效力。《管子》坦言,齐国军士并非好战之辈,也并非轻生不爱生命,是因轻重之术的作用使然。管仲协助齐桓公既赈济了鳏寡孤独,调控了经济,也激发了将士的卫国之心。可谓一举三得!

杠池之谋

齐桓公说:“对皮、干、筋、角四种材质的征税太重。由于征税太重,百姓只好到市场上购买价格昂贵的皮、干、筋、角。这不是治国之道。”管仲就建议主君下令搭建高桥,挖深水池。最好是行人站在桥东看不到桥西,站在桥南看不到桥北。齐桓公下达此令一年后,皮、干、筋、角的征税就锐减了一半,百姓在这方面的负担也自然减轻了很多。

齐桓公召见管仲询问其中的原因。管仲说:“在桥和池平坦的时候,夫妻两人拉着车子,可以很轻松地走过百里。现在架高了桥梁,挖深了水池。东南西北的行人彼此看不到对方。一旦天降小雨,十个人的力量也不能把车推到桥上;洼池遇雨,十个人的力量对此也无可奈何。除了动用牛马之力,别无他法。牛马骡子被累坏了,不断地死在路上,那么牛马的皮、干、筋、角白送都没有人要。牛马的价格就必然上涨百倍。天下诸侯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像流水一样,赶着成群的牛马到齐国来卖。通过搭建高桥、深挖水池,用招引天下牛马的方法来减轻百姓的征税负担。”

水豫之谋

齐桓公想北伐孤竹、离枝,但很担心越国会趁虚而入。当时的越国国力、军力都很强盛。于是,他召见管仲询问对策。管仲建议齐桓公阻住原山的水流,让大夫建造游泳的大池,以便百姓跳水娱乐。桓公就问具体的操作方法。管仲说:“请主君下令修筑三川、建造圆形的水池,还要建造能行大舟的深湖,湖的深度要达七十尺。主君可下一条命令:‘能游者赏十金。’主君所耗还不到千金,齐国百姓的游泳技能就不会逊色于吴越了。”

齐桓公按照计划,如期北伐孤竹、离枝。越国果然趁虚而入,越军修筑堤屯,堵住菑水的曲处,灌淹齐国。而此时的齐国,善于游泳的士兵就有五万人,他们就在菑水的曲处待命应战,打败了越国。@#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管仲(?~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齐国颖上(今安微颖上)人,史称管子。
  • 管仲,名夷吾,是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他父亲曾是齐国的大夫,然而到管仲这一代后,却是一贫如洗,但管仲丝毫不以贫困的生活为耻,他经营了小本生意来维持家计,更是认真的苦读诗书,勤练武艺,希望能有朝一日一展抱负。
  • 这种君主教育——驭君术,是良相所不可或缺的职责和能力。
  • 桓公说:“可以。那么你说这五个人都比你强,那你还有什么用呢?”
  • 您可以出高价钱收购白狐皮,这样代国人认为有利可图,就会争先恐后地去捕猎,老百姓都去捕狐,田地就会没人去种,田地荒芜了,粮食就少,而且捕猎的人多,兵员就会减少。
  • 管仲严肃地说:“我听说:壮年人不应懈怠,老年人不能苟安!夏桀、商纣失去天下,并不是在一个早上!您怎能不引以为戒呢?”
  • 穿着汉服、听着丝竹管弦之乐的国君和一群臣子,正寄情在羽觞随流波的恬然之中,古韵悠然的画面里,他们正在谈论的话题却是货币和金融。原来如此具现代感的议题,两千多年前就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
  • 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风采。对我们今人来说,那传承千年的神传文化,如同智慧的源泉,只要我们有心去接近、去了解,就能从中得到很多的启悟。
  • 在中华文化的川流中,“虚室生白”是中华文化的思想观之一,它出现在道家思想中,也被历代不同的人事物取用,历来受到重视未有间断,成了一种处世智慧。“虚室生白”出自何处?我们的先人怎样用生命去实践这种精神?
  • 王祐在家中庭院种了三棵槐树,树荫满庭,他对人说:“我的儿孙,必定有人贵为三公,这三棵槐树就是标示。”他对王旦满怀信心,说:“这孩子将来定会成为一位公正的相国。”后来他的话应验了,王旦果然贵为宋真宗一朝的贤相,受到真宗皇帝的倚重、敬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