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籍的前世今生

谁才是“法兰西人”?(一)

文/启心

人气 300

【大纪元2017年01月01日讯】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首任总统,戴高乐将军曾经一度不是法国人,被剥夺法国国籍。你一定会惊讶,怎么可能呢?那么到底什么是国籍呢?拥有法国国籍的人就一定是法国人吗? 说到这,这看似多么平常的问题似乎并不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事。

法兰西文化 历史的结晶

到底怎样定义一个法国人? 曾经法国十八世纪传统主义哲学家波纳德(Louis de Bonald)这样说:“这个说不透是什么性格的民族,比世界上哪个民族的性格还复杂。” 而这个民族正是法兰西人。他们本身就充满矛盾,思想活泼又深邃,理想又现实,慷慨又谨慎, 天生具有诗人般的浪漫情怀。

自远古至今,在这片东至莱茵河,西抵大西洋,南达地中海的高卢土地上,希腊人、罗马人、法兰克人相继登场,世事更迭,沧海桑田。这其中既有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也有艺术文化的鼎盛空前。但是到底谁才是法兰西人呢?

从拉丁语涌入的古罗马岁月,到缔造法兰西鼎盛繁荣的太阳王时代,再到启蒙运动兴起,浪漫主义盛行,再至以铁骑征服欧洲的拿破仑时代,这片土地如同欧洲文明交汇的大熔炉,吸收着来源不一的文化浆液,转而熔炼萃取成独一无二的法兰西文化,也许只有这样才用岁月打造了这如今的法兰西人。

那么法国国籍又是否能与法兰西人划等号呢? 拥有法国国籍就一定是法国人吗?说到这里,必须来探究一下国籍的起源以及衍生历程。国籍是历史的产物,更诞生于现代的理念中。在法国的历史中,国籍主要采用了出生地制(出生于法国境内)和血缘制(亲生父母中一人为法国人)。

画家Jean-Louis-Ernest Meissonier (1815 - 1891)的油画Le siege de Paris, 描述普法战争中1870年9月拿破仑三世投降后,普鲁士人抵达巴黎,巴黎人忍受粮食短缺,不畏围攻的严峻考验,坚守巴黎城直到停战谈判。该画作被Meissonier称为象征法国英雄的典范,生动地描述了巴黎人守卫国家民族的坚决勇气。(维基百科)
画家Jean-Louis-Ernest Meissonier (1815 – 1891)的油画Le siege de Paris, 描述普法战争中1870年9月拿破仑三世投降后,普鲁士人抵达巴黎,巴黎人忍受粮食短缺,不畏围攻的严峻考验,坚守巴黎城直到停战谈判。该画作被Meissonier称为象征法国英雄的典范,生动地描述了巴黎人守卫国家民族的坚决勇气。(维基百科)

王权至上的岁月 出生地决定国籍

从中世纪末期开始,15世纪到18世纪这段历史学家称为法国旧制度的时期内,“现代司法系统下的入籍”(naturalisation)的前身《入籍诏书》(lettre de naturalité)的概念逐渐萌芽壮大。旧制度时期前承文艺复兴阶段后启法国大革命,期间瓦卢瓦王朝(maison capétienne de Valois)和波旁王朝(maison de Bourbon)相继登场,法兰西正值王权至上的鼎盛时期,而太阳王路易十四更是登上绝对王权的顶峰。

那段岁月内,国籍的概念尚未成熟,而出生地被视为成为法国人的必要条件,出生在他国而旅居在法兰西领土上的外乡人被称作“外侨”(即外国人)。极为有趣的是,如果亲生父母双方均为外侨,但出生在王权管辖下的领地上就被视为法国人。相反,即使父母双方都是法国人,但却出生在外国就没有权利成为法国人。

入籍诏书主题内容。这张入籍诏书,是著名的爱尔兰裔法国将军Barthélemy O'Mahony于1767年3月26日入籍法国时的入籍诏书。当时的国王是路易十五。(http://maison.omahony.free.fr)
入籍诏书主题内容。这张入籍诏书,是著名的爱尔兰裔法国将军Barthélemy O’Mahony于1767年3月26日入籍法国时的入籍诏书。当时的国王是路易十五。(http://maison.omahony.free.fr)
国王的签名。 (http://maison.omahony.free.fr)
国王的签名。
(http://maison.omahony.free.fr)

成为法国人的唯一途径:国王颁发“入籍诏书”

那时为了区分法国人与外侨,国王法律给后者增加了很多限制(le droit d’aubaine),最突出的区别在于遗产上。生活在法国的外侨的遗产,通常被视为如同船难后的漂流物一样的无主物,要归属于法国国王。因此外侨的财产无法传给其继承人。

而逃脱这一法律限制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法国人”。那时只有法兰西国王拥有权力给这些居住在其领土上的外侨颁发《入籍诏书》(lettre de naturalité)。

入籍诏书由红绿色丝稠密封,外部由绿蜡印上权利的印章。 取得入籍诏书的外侨将拥有régnicole的身份。régnicole一词是古法语中的司法词汇,描述在王国内所有自然居民的权利身份,区别于外侨(aubain)或外国人,相当于现代法律系统下的公民概念。成功得到国王《入籍诏书》的外侨或外国人将同样被尊称为“法国人”。

最早的入籍诏书雏形出现在14世纪,那时被称作资产诏书(Lettre de bourgeoisie);入籍(naturalisation)这一词汇自1566年出现在史料记载中。

入籍申请的要求在十八世纪中叶曾一度达到顶峰,而大革命前夕却因路易十五免除外国人服兵役的决定而骤减。

当时申请入籍诏书的手续费约350里弗尔的价格,相当于在巴黎一个报酬丰厚的工人工作三年的工资所得。不仅费用昂费,而且过程漫长,成功取得入籍诏书的人数寥寥无几。

据史册记载,波旁王朝总共颁发了130份入籍诏书,其中路易十三时期颁发了43份,而太阳王路易十四执政期颁发了87份。第一封诏书颁发于1610年,而最后一封则是1714年。

从启蒙运动到共和国 国籍概念日臻成熟

象征权威的绿色大印章。(http://maison.omahony.free.fr)
象征权威的绿色大印章。(http://maison.omahony.free.fr)

实际上自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各国才开始将国籍做为立法的重要内容。

在法国第一个开始思考国籍问题的是启蒙运动之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78年他第一次开始思考所谓“国家情感”的问题:“当一个人藐视他的国籍,说:这与我何干?这种人正处于毁灭的边缘。”(Quand un peuple, dédaignant sa nationalité, dit : que m’importe ? mettez que ce peuple est à deux doigts de sa ruine.)

1804年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民法典》给予旅居国外的法国人及子女法国国籍,准其重新回到法国,同时规定出生在法国的外国人,成年21岁可以申请法国国籍。

到1860年,法国历史学家Maximin Dloche在其《国籍原理》书中再次突出国籍的概念:“可以这么说,法国大革命如同太阳,用她的温暖萌发滋养了国家民族概念,震动了陈旧的欧洲大厦。”

随后1868年,在政治理论中,国籍概念开始与国家相联系。之后1889年6月26 日的法律被视为法国第一部国籍法典,因为它规定了如何取得法国国籍的过程。

实际上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给德国。法国急需人口补充军力。因而1889年的法律放松条件,让大量外国人入籍法国。法律规定,所有出生在法国的外国年轻人成年时仍然生活在法国的话,就都是法国公民,除非在成年前放弃法国国籍。此外他们必须履行兵役。

1948年联合国大会于巴黎夏乐宫(Palais de Chaillot)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五条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国籍。任何人的国籍不得任意剥夺,亦不得否认其改变国籍的权利。

而法国的第五共和国从1958年的宪法直至当下的法律原则内,法国国籍的概念和入籍方式也逐渐完善。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为何曾被剥夺国籍?

这里要回答开篇时的一个小问题,究竟戴高乐将军为何一度不是法国人呢?

实际上,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惨重,150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残疾,人口骤减造成了劳动力缺失的危机。于是法国放宽外国人入籍的限制。1927年的法国规定只要母亲是法国人的未成年人都是法国人,同时缩短外国人取得法国国籍需要的在法居住时间。

自1927年到1938年,几乎每年有3万8千外国人加入了法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维希政府指责法国1927年法律 “让成为法国人如此容易”,于是禁止外国人加入法国国籍。

1940年维希政府全面修改1927年的入籍原则,15000位已经入籍的外国人被废除法国国籍,其中大多数人是犹太人和反纳粹活动人士,也包括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的戴高乐将军,和自由法国军队的菲利普.勒克莱尔元帅。

如何看华人入籍法国?

那么当代的法国人又是如何看待外国人入籍法国这件事呢?在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INSEE)和法国经济部供职的经济分析师M. Georges认为:“首先是感到自豪,为法国而骄傲。因为这(外国人想入法国籍)说明法国作为国家是相当有吸引力的。理性上说,加入法籍的华人就是法国人,我们将分享相同的理念和历史; 然而感性上他们仍然是中国人,而且是一群特别的中国人,但这确实是一种极微妙的差异。”
“每一个这样自愿加入另一个国籍的外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相较于土生土长的法国人,他们多了一层视角,能够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国家。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自然而然地起到连接两个不同文化的桥梁作用。而这种作用非常微妙,却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法国巴黎六大数学家Anne也有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一定要明确到底是哪个国籍呢? 为什么就不能同时既是法国人又是中国人呢? 文化与文化之间不是完全单一独立的存在。比如说法国,现在的法国文化与一千年前已经是相差很多了,因为在这段历史中,有不同的民族来到这片土地上,陆陆续续带来了彼此迥异的多元文化,这些外来的文化一方面努力地融入到这里的本土文化,而另一方面又影响和改造着本土文化,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文化。 ”

“当一个中国人选择加入法国国籍,并不意味着他必须彻彻底底地忘掉他原来的中国文化。即使对一个在法国出生长大的华裔来说,他从小接受着纯粹的法国教育和法国文化的熏陶,但这并不妨碍他寻找祖先根源的渴望,没有人或哪个政府有权利阻断这个人与他祖先文化的联系。即使他只拥有法国国籍或者只拥有中国国籍,他也完全有权利既是法国人,又同时继承他祖先的中国文化。”

“某种意义上,国籍的存在是为了国界的定义。我们应该把视角放到更广阔的空间里,我们都是人,要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是局限在国籍这个小框框里。”

“的确,就如同两张完全相同的白纸,其中一张中间画了一个黑点,而另一张中间画了一个红点,很多人就会只关注到黑点和红点的差别,却忽视了那大幅完全相同的空白处。”

现代之于国籍看法分歧

其实国籍还有政治层面国籍和文化层面国籍之别。这一区别实则来自于十九世纪两个思想流派关于传统问题的分歧:法兰西启蒙哲学所崇尚的普遍主义和德意志浪漫民族主义中的文化相对主义。简言之,前者可认为是政治国籍的来源,而后者则是文化决定国籍的出处。至于具体分歧,请看下回分解。

责任编辑:婧文

相关新闻
法国老教师退休 700学生列队欢送
法国餐厅主管:每个节目都打动我心
法国左派初选  观察左派边缘化风向球
谨慎迎元旦 法国增加九万警力戒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