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7成超商下架食品流向电商 保鲜堪虑

人气 2185

【大纪元2017年01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泓博报导)近年,中国大陆网购食品市场发展很快,年轻族群喜欢趁电商业者促销时捡便宜。但业界人士称,中国大陆逾7成超商下架食品流向电商平台,网购容易买到过期食品。

1月20日,大陆官媒报导,据广西电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赵喜荣介绍,2013年以来,中国大陆电商食品交易呈现快速飙升趋势,全国食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年均增长47%,到2016年近700亿元(人民币,下同),网购食品用户规模超过7000万人。

但是,在珠三角一带拥有新西兰牛奶、澳洲牛肉、云南米线等多个品牌“一级代理权”的代理商张晓波坦言,因食品监管措施使不少在超市上下架的食品进入互联网电商平台,从牛奶、牛肉的销售来看,消费者从网上买到“过期食品”的情况不足为奇。

张晓波以新西兰进口牛奶为例指出,正常保鲜期是10到12个月,从生产到进口要花费1个月左右,从封关冷藏到开关审验也要1个月左右,从物流运输到超市上架还要1个月时间。

一般情况,超市要求的食品销售期是“不过半”,也就是说保质期超过一半时间的必须全部下架,这就意味着液态奶在国内超市上架销售的时间只有3个月。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专家韦万春介绍,按照国内严格的食品监管措施,超市不管食品何时上架,只要保质期只剩半年,就要求整体下架,超过半年时间,液态奶就是折扣再低,也不会有超市愿意销售。

“根据我经营多年的判断,七成以上的‘超市下架’食品,通过电商平台进入消费者购买领域。”张晓波说。

广西食品安全协会副秘书长吴佩表示,由于行销和流量压力,绝大部分网络食品电商不会在醒目位置标示食品销售安全期,而是打着“低价促销”、“跳楼折扣”、“疯狂刷单”口号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加上配货和物流过程,消费者从快递处拿到食品往往就过了保质期。

另外,广西师范学院传媒系资深学者方邦超在过去半年多时间购买了130多种各式各样的网络食品,发现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热销的“自制时令食品”,不少都是一无生产日期、二无质量合格证、三无生产厂家,属于典型来路不明“三无产品”。

对此,一些食品监管工作人员、专家学者、经销商认为,需要“多头”全面发力,加强监管。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食品安全一直是令人揪心的问题。食品几乎到了“无食不毒”的地步。从毒海带、毒豆芽、染色馒头、瘦肉精、苏丹红,到“地沟油”堂而皇之回到餐桌,再到奶粉参杂“三聚氰胺”,大陆人真可谓到了谈食“色变”的地步。

2012年春天,一项16个大城市联合举行的民调显示,城市居民列出的“最担心的安全问题”包括:食品安全排名第一,为81.8%;接下来是公共安全、医疗安全、交通安全和环境安全。

2012年的网文《中国食品安全为何没有底线》指出了几方面的原因:国家商业道德的瓦解,政府监管未能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还有公民道德解体才是更严重的问题。文章说:“正是因为道德的沦丧,才使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如此令人担忧。”

去年中共两会期间,中共副总理汪洋参加安徽团审议时透露,大陆的食品安全与百姓期待差距不小,他负责食品生产和监管,也“感到压力山大”。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乱象剖析】有毒食品泛滥 民以何为食
汇文:是什么使中国社会陷入互害式生态链
大陆假货劣货充斥 陆客赴港抢购高品质年货
李铭顺范文芳相处4秘笈 获赞“最美爱情”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