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16宜兰奖得主50件作品联展

余家萱的〈国王有对驴耳朵〉。(宜兰文化局提供)

人气: 18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01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曾汉东台湾宜兰报导)2016年宜兰奖3名得主共同举办“2016宜兰奖得主联合个展”,以50件精彩作品,带来三种殊异的创作风景,以多样的媒材作为途径,探询过去与当代、自我与他人、视觉与记忆之间的辩证,延续宜兰奖的效应,并加深与在地的对话。

张倍源的展题“汲泉墨痕”取其书斋“汲泉”之名,不仅上溯书家书体的历史源头,也期勉创作如涌泉般甘甜与源源不绝。张倍源表示:“在二十余年的书写过程里,以谨慎的态度老实临帖,并以当代视野‘入古出新’。这是我在书法道路上的自勉与自励。”在各种线条、结构、章法中不断淬炼出个人风格,在笔墨之间,让气韵酣畅生姿。

余家萱的创作则以“人际”为核心,分为“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等3大主轴,关注人际的互动、自我的诘问,和与社会的交流中,彼此对抗、妥协、拉锯与平衡的复杂心境状态。如2016年的〈关于珍惜〉,上方的女子将粗劣的留下,细腻地将心意传给下方的女孩,但是接收的一方却满脸蛮不在乎,甚至任倾斜的桶子让事物白白倾泻浪费。这关系是互相的,受害者与施暴者可能竞相轮替,因此主体与客体以同一位模特儿展现。

徐睿甫以微观的角度、高密度的笔触再现事物,冷静又不失热情。徐睿甫表示:“我创作选择往深处探寻,混沌混浊的画面经过一次又一次笔触与些微色调的叠合,而和初稿差别甚大。但它是内在纯粹的精神风貌,它且隐含着我所有思绪、我的一切。”2013年开始大量以铅笔为素材的他,呈现出记忆中铅笔与纸张的温度,将所见、所想的家乡事物用铅笔再现,去除个体间色彩的差异,以铅笔温和沉静的基调来调和统一。

张倍源〈石涛与友人夜饮题画诗〉。(宜兰文化局提供)
张倍源〈石涛与友人夜饮题画诗〉。(宜兰文化局提供)

“2016宜兰奖得主联合个展”,自即日起至2月5日止于宜兰文化局第二、三展览室展出50件精彩作品,欢迎民众自由入场参观。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