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饮食之道

作者:李晓径

孔子(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2053
【字号】    
   标签: tags: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天”,表示崇高重要,表示敬意。此语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成就统一大业的王者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文子・上仁》:“食者人之本也,民者国之基也”,也是同理。《洪范八政》,一曰食。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礼记・礼运》记载,孔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上古礼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那时的人们把谷物、猪肉放在烧热的石头上焙烤,掘地为坑当酒尊,以手捧酒而饮,抟土为鼓槌,筑个小土台子当鼓,他们用这种生活方式也可以来表达对于鬼神的敬意。这就是最原始的祭礼,这说明饮食之道是与祭祀联系在一起的。

《论语・乡党》中记载:“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齐”同“斋”,是说祭祀的时候,要斋戒,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由于祭祀是一件大事,在饮食的要求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乾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同时,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孔子家语・在厄》记载,孔子受困于陈、蔡之地,颜回、仲由在一间土屋下煮饭,子贡远远地望见颜回在吃锅中的饭,很不高兴,以为颜回在偷吃。孔子把颜回叫进来说:“前几天我梦见了祖先,这难道是祖先在启发我们保佑我们吗?你做好饭赶快端上来,我要进献给祖先。”颜回说:“刚才有灰尘掉入饭中,如果留在饭中则不干净;假如扔掉,又很可惜。我就把它吃了,这饭不能用来祭祖了。”孔子说:“这样的话,我也会吃掉。”

这个故事说明,君子对个人的饮食并不计较,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但是对于祭祀则需要正心诚意,极尽礼术。

《论语・秦伯》中,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祭之道”

《礼记・祭统》曰:“外则尽物,内则尽志,此祭之心也。”只要是天下生的,地上长的,只要是可以用来进献的,没有一样没有,这表示祭品的极其丰盛。外观则要求祭品极其丰盛,内心则极其虔诚、尽其心志,这才算是祭祀的用心。所以,天子才在南郊亲耕,以提供祭品;王后在北郊亲自养蚕,以提供祭服;诸侯在东郊亲耕,也是用以提供祭品;夫人在北郊亲自养蚕,也是用以提供祭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诚信,有了诚信才算尽心,这就是“祭之道”。

到了将要举行祭祀的时候,君子就要斋戒。君子不是从事于祭祀的大事,在不需要恭敬的场合,就不斋戒。不斋戒做事就没有禁忌,嗜欲也没有限制。但到了要斋戒的时候,禁忌之事就不能做,嗜欲也要加以限制,耳不听音乐。所以古书上说:“斋戒的人不举乐。”就是说斋戒的时候不敢分散心思。心中无杂念,必然合乎正道;手足不乱动,必然合乎规矩。所以君子的斋戒,其目的就在于达到身心的纯洁。为此目的,所以先散斋七天收敛一下心志,然后再致斋三天。把心志收敛住了就叫做斋戒。斋戒是高度的身心纯洁,然后才可以和神明打交道。

祭祀在四季也有不同:春祭叫构,夏祭叫谛,秋祭叫尝,冬祭叫悉。祭祀是一件大事,祭祀时荐献的供品也要完备。“礼莫大于敬”,孝顺的心再加上完备的祭品,这大概就是教化的根本吧。古人认为祭祀有十种意义:第一是体现事奉鬼神之道,第二是体现君臣之义,第三是体现父子关系,第四是体现贵贱有别,第五是体现亲疏有别,第六是体现爵赏的施行,第七是体现夫妇之别,第八是体现政事公平,第九是体现长幼有序,第十是体现上下关系。

“礼义以为纪”

那么古人为何重祭祀之礼呢?《礼记・礼运》记载,孔子曾作为来宾参与蜡祭,祭毕,孔子出来到宫门外的高台上散步,喟然长叹。孔子的感叹,当是感叹鲁君的失礼,乃至大道不行。因为只有天子才可以祭天地,诸侯只能祭祀自己国土内的社神与谷神。孔子认为鲁国举行的郊天谛祖,不合乎礼的规定,鲁是周公的封国,这说明周礼真是衰败了。

孔子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人们不愿把财物丢弃在地上,但也不必私藏;力气生怕不是出在自己身上,也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勾心斗角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是一个外户不闭的大同之治。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财物生怕不归自己所有,气力唯恐出于己身。内城外城加上护城河,被当作防御设施。“礼义以为纪”,把礼义作为根本大法,用来规范君臣,使父子亲密,使兄弟和睦,使夫妇和谐……于是谋划的事就随之而生,兵戈之事也因此而起。

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这六位君子,没有不谨慎于礼的,用礼来表彰正义,考察诚信,指明过错,效法仁爱,讲究礼让,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规可循。

孔子曰:“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孔子认为,礼,一定是源出于天,效法于地,布列效法于鬼神,通达于丧礼、祭礼、射礼、乡饮酒礼、冠礼、婚礼、觑礼、聘礼之中。

《礼记・祭统》曰:“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在管理百姓的种种方法之中,没有比礼更重要的了。礼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礼。《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凡祭祀天神、地只、人鬼之礼属吉礼。祭礼,并不是外在之物强迫人这么办,而是发自内心的。心中畏惧而奉之以礼。所以,只有贤者能尽祭祀之义。而贤者之祭,也一定会得到上天的降福。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代英主李世民他以极大的毅力、睿智的目光,将自己戎马一生的征战经验、励精图治的治国之道,用流畅的文笔、深邃的智慧、成功的范例一气呵成,撰著《帝范》十二篇,作为对太子李治的训诫之辞。写完此书第二年,太宗即与世长辞,《帝范》便成为他的政治遗嘱和绝笔之文。
  •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2)?”孔子对曰:“君使臣以(3)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第三》)
  • 孔子问子路说:“你有什么爱好?”子路回答:“喜欢舞弄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的这,我是说凭借你的才干,再加上学习,别人怎么赶的上你呢?”
  • 传统女性的标准来源于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由之衍生出的传统道德观念。《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自然有其不同的属 性。“干”、“坤”两卦则是阴阳的典型代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阴柔与阳刚是其特性的表现,对应于人,则男性属于阳刚,女性属于阴柔,刚柔相济,相互依存,方能和谐相处,这是大道落实于人后形成的道德规范与礼仪要求。
  • 在清朝的皇家教育中,康熙帝特别推崇一些满族的礼节,比如冠帽要放置有序;吃东西不管多寡要与人分享;不要回顾斜视等。尽管这些礼节至细至微,但今天品来别有一番风味。
  • 或许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将周瑜与“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联系在一起,但历史的真实却与之相反。(公有领域/大纪元制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这首气势磅礡的词作中提到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正是三国时的风云人物之一:江东孙权的大将周瑜,周公瑾。
  • 关于君臣之道,孟子曾有这样一段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意思是君臣的相处之道是:“君主把臣下当手足相待,臣下就会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君主把臣下当牲畜,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一般不相干的人对待;君主把臣下当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仇敌。”作为江东雄主,孙权相当成功地诠释了君臣恩义,不妨以江东四杰为例。
  • 整个三国的历史演绎了一个“义”字,桃园三结义是英雄结拜之义,一旦结义,自应福祸同当,生死与共;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孟德,诠释了故人之义。三国尤为感人的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肝胆相照,演绎了一段君臣之义。上引杜甫咏怀古迹的七言律诗,点出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一体,享受相同的祭祀。
  • 不同于世上其它国家历史,华夏舞台以朝代更替方式呈现其独有之“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文化”特色。贞观二十二年太宗亲撰《帝范》一书,分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赐皇太子李治(后为唐高宗),阐述帝王之道,垂范万世。
  • 《论语・八佾》记载: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从此,“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被认为是古代君臣的礼仪核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