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臣的礼仪

作者:李晓径
font print 人气: 1037
【字号】    
   标签: tags: ,

《礼记・曲礼上》曰:“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的作用,就是用来确定人与人的亲疏关系,断定难辨的事理,分别地位的尊卑,明辨是非对错。

礼的正体字是“礼”,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而体的正体字是“体”,《释名》:礼,体也。得其事体也。这说明礼需要通过身体四肢来表现。而古代的礼仪正是如此,古代举行仪礼,祭神求福。《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论语・八佾》记载: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从此,“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被认为是古代君臣礼仪核心。

孔子像,出《历代君臣图鉴》(清代拓本),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公有领域)
孔子像,出《历代君臣图鉴》(清代拓本),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公有领域)

君臣之礼

《弘道录・君臣之礼》:“录曰:上古之时,君劲而臣扬,君庸而臣载,君拜而臣稽首,此何等气象也。”大意是说,上古之时,君王强大而臣颂扬,君主有功勋而臣记载,君主礼拜而臣稽首,这是何等的气象啊!

先秦时的人席地而坐,若对同坐的对方表示敬意,则臀部擡起离开双脚,上身挺直。《周礼・春官・太祝》中记载了九种拜礼。稽首,是九拜礼中最隆重的礼节,臣下拜见君主就是用稽首(行此礼时,屈膝跪地,因为头触地稽留许久,所以称为稽首)。空首,是君主对臣下或者尊者对卑者的答拜礼(行此礼时,屈膝跪地,拱手至地,引头至手,因为头没有真正触到地面,所以称为空首)。除了跪拜礼外,还有一些礼节也体现出君对臣的敬重。如:降阶,下台阶相迎或行礼。

古代君臣之的礼节,不仅仅是臣下向君主施行,也有君主向臣下施用的仪制。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八《拜稽首》说:“陈氏礼书曰:稽首者,诸侯天子、士大夫于其君之礼也。然君于臣亦有稽首,《书》称太甲稽首于伊尹、成王稽首于周公是也。”

周天子向臣下所施行的主要是“揖礼”。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司仪掌管迎接九等宾客的摈相之礼,以告王应有的仪容、辞令和揖让的节度。王将与诸侯会同,就命令筑坛高三层,坛周围筑矮墙像宫一样,宫的四边每边各开一门。王面朝南接见诸侯,向庶姓诸侯行“土揖”礼(拱手前伸而稍向下举),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行“时揖”礼(拱手向前平伸),向同姓诸侯行“天揖”礼(拱手前伸而稍上举)。

《周礼・夏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门右。”这是周王与自己的臣下在朝仪之时的礼节,对孤、卿,一一行揖礼;对大夫,因其同爵者多,且分等,故以对众而行的旅揖分等而揖之;对士,因士分上中下三等,所以分三次行揖礼。所谓“王还,揖门左、门右”,是王回首而对侍从之故士、虎士、太仆辈们行揖礼。

周王天子无论是对诸侯,还是对孤、卿、大夫、士乃至更低级的故士、虎士、大仆等行揖礼,都属于君臣之礼的范畴。

礼莫大于敬

《弘道录・君臣之礼》:“录曰:礼莫大于敬。尧舜继天立极,史臣稽古正词曰钦,乃所以奉于天;曰恭,乃所以懋于己;曰让,乃所以加于人。其实不越乎敬之一字而已。”

就是说,礼莫大于一个敬字。尧舜继承天命登上帝位,史官考察古事记载说恭谨严肃,所以能侍奉上天;恭敬有礼,所以能盛大自己;让贤,所以能施恩于人。其实都没有超出一个敬字。

这说明,古人对于礼,不仅是身体上的礼仪,同时心中还要有敬意。《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曲礼》上说:一个有地位的人(君子),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啊!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论述君臣之礼: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乾、坤为首位。孔子解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就是说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位不可易也。这说明君臣之礼首先确立的是君的主导地位。

司马光认为:《春秋》一书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书中排列顺序仍在诸侯国君之上,这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君臣关系的态度。

而等到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周朝的气数每况愈下。王室衰微,礼纪朝纲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败;诸侯咨意征讨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预朝政;礼之大体已经有十之七八沦丧了。

司马光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公有领域)

齐桓公行“下拜”之礼

周朝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已经衰微,然周襄王时,晋文公勤王而成就霸业。狐偃对晋侯说:“君侯要成就霸业,与其求诸侯不如效劳周王(“求诸侯,莫如勤王”),这样诸侯就会信任你,而且合于大义。”

晋文公勤王成霸业,齐桓公则“修礼于诸侯”。《左传・僖公九年》记载,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与诸国寻盟修好,这是合于礼的。

当时,周襄王派宰孔把祭肉赐给齐桓公,说:“周天子祭祀文王、武王,派遣我把祭肉赐给伯舅。”齐桓公准备下阶拜谢。宰孔说:“还有以后的命令,天子派我说:‘因为伯舅年纪大了,加上功劳,奖赐一级,不用下阶拜谢。’”齐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严就在前面,小白我岂敢受天子的命令而不下阶拜谢?不下拜,我惟恐在诸侯位上摔下来,给天子留下羞辱。岂敢不下阶拜谢?”语毕下阶跪拜,登上台阶接受祭肉。

《左传》记载齐公对周天子行“下拜”之礼,体现了虽然周室衰微,但君臣之礼不变。@*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代英主李世民他以极大的毅力、睿智的目光,将自己戎马一生的征战经验、励精图治的治国之道,用流畅的文笔、深邃的智慧、成功的范例一气呵成,撰著《帝范》十二篇,作为对太子李治的训诫之辞。写完此书第二年,太宗即与世长辞,《帝范》便成为他的政治遗嘱和绝笔之文。
  •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2)?”孔子对曰:“君使臣以(3)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第三》)
  • 在清朝的皇家教育中,康熙帝特别推崇一些满族的礼节,比如冠帽要放置有序;吃东西不管多寡要与人分享;不要回顾斜视等。尽管这些礼节至细至微,但今天品来别有一番风味。
  • 由唐朝圣主李世民亲自撰写的人君之道--《帝范》,既是唐代皇家教子的独家大典,也是后世帝王治国之道的典范。在这部帝王沉思录中,唐王总结了一生的理政思想,共成十二篇,分别是: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
  • 春秋战国,无疑是历史上一个灵性飞扬的黄金时代。《诗经》《楚辞》各领风骚,以温柔敦厚、辞彩秀逸之歌,开启诗乐华章;诸子百家周游列国,挟纵横捭阖、睥睨天下之势,迸发哲思妙理。而它也是一个血雨腥风的黑暗时代,周天子式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国诸侯相继争霸,卿大夫各自为政,弑主、背信、混战之事屡见不鲜,致使人心道德沦丧,纲常礼义大坏,天下更是征伐不休、生灵涂炭的动荡局面。
  • 越国,齐海,陶地;谋士,相国,富贾。三种角色,三重人生,却在春秋时期一位叫范蠡的人身上,呈现出神奇的统一。“重农抑商”历来是古代中国的治国传统,故而历史上能征善战者有之,辅国效君者有之,但以商人身份名扬天下的却屈指可数。范蠡以布衣之身,不仅官至将相,位极人臣,更能果断转型,投身商海,确立好善行德的商人形象,丰富了商人文化。他的才学与经历已教人惊叹,他所奠定的“中华商道”更为后世传颂。
  • 纵观历史,许多具有大忍精神的人,他们是非善恶分明,对于惩恶扬善义不容辞;而恰恰是在个人的利益上,少争斗,多容忍,“难得糊涂”。
  • 不同于世上其它国家历史,华夏舞台以朝代更替方式呈现其独有之“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文化”特色。贞观二十二年太宗亲撰《帝范》一书,分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赐皇太子李治(后为唐高宗),阐述帝王之道,垂范万世。
  • 韩湘祈来大雪,唐宪宗龙心大悦,要封赏湘子。韩湘进殿面君,只见他既不高呼万岁,也不跪拜,立在金銮殿上,不行君臣之礼。宪宗怒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为天下之主,上自卿相臣僚,下至苍黎黔赤,见到朕无不嵩呼拜跪。你只不过一个游方道人,生养在我大唐境内,怎敢如此无礼!”
  • 一天,夫差登上姑苏台,远远的望见越王与夫人,见他们端坐在马粪旁,范蠡操棰立在左边,君臣之礼仍然存在,夫妇之仪也仍然保存。于是,夫差回头对太宰说道:“越王不过是一个小国的君主,范蠡也不过是一介谋士,他们虽然身处穷厄之地,还能不失君臣之礼。寡人心中甚是敬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