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政与源(2)

作者:三浦紫苑

《政与源》(春天出版社 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3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师父,你这个颜色真的很好看。”

彻平看着源二郎顶上所剩不多的头发,一脸得意地说。

“多亏了真弥,让我的男人魅力又更上一层楼了。”

源二郎嘴角叼着没点火的香烟晃动着。虽然他们师徒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源二郎和彻平的笑容很像,那是捣蛋鬼随时都在迫不及待地寻找乐子的表情。

“你的女人手艺很不错嘛!”

“嘿嘿嘿……”彻平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真弥在店里是点台次数最多的红牌。”

被彻平这么说,听起来好像是什么不正经的店,但其实真弥在发廊上班。

那家店生意很好,国政偶尔从马路上向店内张望,发现店里挤满了附近的女人,而且似乎老少通吃。既然能够成为那家发廊的头号红牌,代表真弥可算是Y町的头号美发师。太了不起了。

“但是,”国政皱起了眉头:“让一个红毛秃头的老人跑去参加葬礼好吗?你这个当徒弟的,要稍微多用点心啊!”

“对不起!”

彻平抱着竖起的膝盖,高大的身体缩了起来。

“其实为了以防万一,我今天早上带了黑色的染发剂去店里,但师父已经出门了。”

“政,别这么死脑筋。”

源二郎刚才上浆时,只穿了一件衬裤,此刻正坐在那里窸窸窣窣地穿裤子。也许他觉得有点冷。

“可以打扰一下吗?”这时,身后传来声音。回头一看,四、五个小学生站在河堤上。

“嗯啊?”

彻平微微偏着头。虽然他无意吓人,但几个小学生似乎被他吓到了。

人高马大的彻平染了一头褐发;一头白发的国政穿着丧服,把头发染成红色;看起来好像土星环的源二郎,大白天在河岸旁不知道正在脱裤子,还是穿裤子。难怪这几个小学生觉得他们很可疑。

但是,既然已经开了口,又不能就这样转身离开。几个小学生战战兢兢地走下河堤,来到三个人的面前。

“学校的社会课要我们调查Y町的历史。”

看起来像是组长的女生说道。他们看起来差不多小学五年级。

“可以请教几个问题吗?”

“请说。”国政回答。

“你们坐下吧!”源二郎说道。

几个小学生在河堤柔软的绿草上坐了下来。

“请问那是什么?”

女孩指着河面上五彩缤纷的薄布问道。

花簪的材料。”

源二郎穿好了裤子回答道。他似乎放弃抽烟了,把叼在嘴上的香烟放回了烟盒。

花簪?”

另一个看起来很文静的女孩小声地表达了疑问。

“你不知道?”彻平气势汹汹地说:“我师父是花簪的名师啊!”

国政觉得小学生当然不可能知道。

那几个孩子虽然被彻平的气势吓到了,但仍然被“名师”这两个字吸引了,露出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衣着有点奇怪的源二郎。

“花簪嘛,就是那个啊……”

源二郎不知道是否有点害羞,抓着脸颊向小学生说明:“就是祇园的舞妓插在头发上的那个。”

“我师父的花簪也会插在日本传统艺能文乐的人偶上。”

彻平挺起胸膛说,但小学生脸上的问号仍然没有消失。国政叹了一口气补充说:

“你们中间应该有人在七五三节时穿了和服吧?那时候有没有插上用布做的漂亮发簪?”

“啊,我有!”

一个学生举起了手。国政点了点头说:

“这位爷爷就是做那个的。”

“我是爷爷的话,那你也是爷爷啊!”

源二郎骂道:“不过呢,就是这么一回事。把那些布裁成小块,用镊子折起来,做成花簪的基础配件,再用这些配件制作成花朵或是松树等各种喜庆的图案,然后做成发簪,插在女人的头发上。”

“为什么要把布晾干?”

刚才始终不发一语的男孩问。

“因为我刚才上了浆。这种布料很薄,如果不上点浆让布料挺一点,做成发簪时就会软趴趴的。”

就好像在熨烫衬衫时,也会在领子的部分上浆补强。国政原本想要这么补充说明,但临时改变了主意。因为最近的衬衫都是使用了所谓形状记忆面料的免烫衬衫,可能不需要上浆,所以这些孩子应该无法理解。

“我们可以看看吗?”

男孩似乎感到好奇。

“只要不摸就没问题。”

获得源二郎的首肯后,男孩冲下了河堤。

“如果你们想看成品,可以改天来师父家。”

彻平对仍然留在他旁边的女孩说:“就在三丁目的转角那里,很漂亮喔。”

“好,我们会去。”

看起来像是组长的女生一脸严肃地点了点头回答,感觉不像是客套话。然后,看着夹在手上资料夹上的纸念了起来。

这应该才是社会课的作业吧。

“请问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住在Y町?”

“出生后就一直住这里。”源二郎说。

“也就是说,在这里住了七十三年。”国政说。

“我是从十八岁成为师父的徒弟后开始住在这里,所以住了两年。”

小学生听了彻平的回答,可能觉得他资历太浅,并没有理会他。

“请问你们小时候的Y町和现在的Y町有什么不一样吗?”

毕竟超过了半个世纪,当然不一样啊!道路和运河都整备得很完善,街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简直可说是焕然一新。这里的很多房子曾经付之一炬,很多居民也葬身火窟,经过之后的重建,才有目前的Y町。

国政想要这么回答,没想到源二郎面带微笑地看着小学生说:

“没有改变啊!无论以前还是现在,都是一个悠闲的好地方。”

听到源二郎平静地说出这句话,国政就无话可说了。

小学生道谢后离去,源二郎和彻平俐落地折起羽二重绸布。国政坐在河堤上看着他们工作。风吹过向晚的河畔,西方的天空染成了淡红色。

荒川的水,今天也静静地流逝。

小船送国政回到住家后方,准备走上设置在各家各户后门的小型停船处时,终于还是忍不住问源二郎:

“你为什么没有对那几个孩子说实话?”

源二郎直视着国政的眼睛,眨了几下。他又黑又清澈的双眼和小时候没什么两样。

“可能是我太软弱了。”

源二郎终于苦笑着回答,然后轻轻挥了挥手说:“再见。”

彻平始终不发一语,然后发动了引擎,发出噗噗噗的轻快声音,小船载着源二郎和彻平,在狭窄的运河水面滑行。

国政从后门走进家中,即使说:“我回来了!”也没有人回应他。

他把早上吃剩的味噌汤加热后倒在冷饭上,唏哩呼噜倒进了肚子。他看着电视打发时间,九点之后就无事可做,只好钻进被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才在河堤上坐太久了,腰有点痛。

一个人的夜晚,时间慢慢流逝。他起床上了两次厕所,每次都不耐烦地觉得,天怎么还不亮啊!但是,即使迎接了新的一天,也无法为他带来满身的活力。

自己就好像在缓慢走向死亡。国政躺在枕头上,仰望着黑暗的天花板。难道上了年纪就是这么一回事吗?

他带着既像是生气,又像是有点滑稽,却又感到痛快的复杂心情闭上了眼睛,希望这次可以不再受尿意的干扰,一觉睡到天亮。◇(待续)

——节录自《政与源》/春天出版社

责任编辑:李昀

点阅【政与源】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代会填词的女子大约可分为三类。一、出身书香家庭的名门淑媛,家中有父兄辈可以教导诗词,如李清照、朱淑真等;二、与文人士子交往甚密的青楼女子,她们都要接受严格的诗、书、琴、棋、画、茶、酒等教导…
  • 每个时代都有人发出人才不被重用的悲叹。宋代的张才翁曾经在四川当掌管刑狱的官。他没什么知名度,甚至没人知道他的生卒年或其他事迹。但是他自认为有才学、有风韵,擅长写词赋。然而他不修边幅,举止又放纵,因此上司看不上他,更别说赏识了。张才翁为此常闷闷不乐,却又无计可施。
  • 谣言流窜于巴黎的博物馆中,散布的速度有如风中的围巾,内容之精彩也不下围巾艳丽的色泽。馆方正在考虑展示一颗特别的宝石,这件珍奇的珠宝比馆中任何收藏都值钱。
  • 荷妮猛然觉得全身发寒,她紧紧抓住眼前的座位,牙齿开始格格作响。 乔装成美军的士兵还在前座交谈,吉普车驶进一条林间小路。荷妮感到焦躁不安,幸好他们还无法察觉到──还没有。事情一定要有个了结。必须如此。就是现在。
  • 在这里,人们过去和现在都有一种习惯,一种执著:耐心地把一些思想和形象压进自己的头脑,这给他们带来难以描述的欢乐,也带来更多的痛苦,我生活在这样的人民中间,他们为了一包挤压严实的“思想”甘愿献出生命。
  • 不过,由于他的一位恩师退休住到圣布里厄来,便找了个机会前来探访他。就这样他便决定前来看看这位不曾相识死去的亲人,而且甚至执意先看坟墓,如此一来才能感到轻松自在些,然后再去与那位挚友相聚
  • 母亲不提这些,反而不停地提起在布拉格发生的事,提到伊莲娜同母异父的弟弟(母亲和她刚过世不久的第二任丈夫生的),也提到其他人,有的伊莲娜还记得,有的她连名字都没听过。她几次试着要把她在法国生活的话题插进去,可母亲用话语砌成的壁垒毫无间隙,伊莲娜想说的话根本钻不进去。
  • 这一段路线像是轻松的散步道,沿途可以眺望黑泽池和湿原。朝雾还在低处,整个身体好像都被净化了。神崎先生走在前面,我走在他的后方,和他稍微保持一小段距离。
  • 离开英国才一年左右,我几乎快认不出眼前这位回望着我、双颊消瘦的年轻女子。微咸的海风带走了双颊的柔软圆润,我也晒黑了——至少比普遍英国人的肤色还深。
  • 圣若翰对炒蛋很有一套。爱德华问他炒蛋的秘诀,圣若翰说他从来不一次炒,而是分几个步骤。爱德华也跟宝拉说了这个诀窍,现在也坚持要教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