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韵:名片《杀戮场》戏内戏外的生死故事

人气 771

1984年出品的英国传记电影《杀戮场》叫好又叫座。作品取材于美国记者西德尼‧尚伯格的回忆录,以上世纪70年代柬埔寨内战为背景,揭露了红色高棉的恐怖统治,表现了尚伯格和柬埔寨同行潘迪在战乱中的生死情谊。影片获得八项奥斯卡奖提名并夺得三奖,它还获颁八项英国电影学院奖。1999年,《杀戮场》入选“百部最伟大的英国电影”。

美国记者的文字激发了电影编导的灵感,促成了一部名片的诞生。而影片的感染力又使得尚伯格和潘迪的故事广为流传。在镜头以外,两个人物原型和一位演员的真实人生,比戏剧更加动人。

美国记者与柬埔寨搭档

西德尼‧尚伯格(Sydney Schanberg)于1959年加入《纽约时报》,70年代早期被派驻东南亚,1972年至1975年在柬埔寨工作。在那里,尚伯格亲眼目睹了美国支持的朗诺政权与红色高棉的内战及前者的战败。他是极少数在金边陷落后留下的美国人。尚伯格和他的助手受到死亡威胁,进入法国大使馆躲避。两周后,他撤到泰国。尚伯格谴责“疯狂的红色高棉游击队员”。1976年,尚伯格因为关于柬埔寨的新闻报导获得了普利策等其它奖项。

1980年,尚伯格出版了《潘迪的生与死》(The Life and Death of Dith Pran)。他在书中描述了当年的搭档、柬埔寨记者潘迪(Dith Pran)被红色高棉抓捕、在劳动营挣扎求生、逃亡的经历。同时,他也记叙了自己几年来一直多方寻找潘迪的努力,并且坦露被迫离开潘迪给他带来的内疚。1979年,当尚伯格得知潘迪平安的消息时,立刻飞去泰国,二人欣喜重逢。

1980年,西德尼‧尚伯格出版了回忆录《潘迪的生与死》,记叙了柬埔寨记者潘迪在赤棉统治下的生死经历。
1980年,西德尼‧尚伯格出版了回忆录《潘迪的生与死》,记叙了柬埔寨记者潘迪在赤棉统治下的生死经历。
柬埔寨摄影记者潘迪(Dith Pran)是上世纪赤棉大屠杀的幸存者。(Robert Stewart/Wikimedia Commons)
柬埔寨摄影记者潘迪(Dith Pran)是上世纪赤棉大屠杀的幸存者。(Robert Stewart/Wikimedia Commons)

潘迪(Dith Pran)原是柬埔寨记者,在内战时,他配合尚伯格报导,也是口译员。红色高棉攻陷金边后,当地的外籍人士得以进入法国使馆避难,而潘迪因为是柬埔寨人而不得留在那里。他被迫和近两百万金边居民一起离开城市。潘迪在强制劳动营里生活了四年,差点饿死。由于柬共迫害知识分子,潘迪隐瞒了自己的教育背景,也不敢透露他认识美国人,他称自己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在劳动营里,潘迪忍受了四年的饥饿和折磨。后来,他从劳动营出逃,在60公里的逃亡路上,看到成堆的尸体和遗骸,于是他创造了“杀戮场”一词。潘迪总共有50位家族成员死在红色高棉的统治期间,其中三个兄弟一个姐妹被柬共杀害。

1979年10月3日,在尚伯格的帮助下,潘迪到达美国,1980年加入《纽约时报》担任摄影记者。电影《杀戮场》公映后,潘迪成为公众人物。他从此开始了公义活动,为柬埔寨大屠杀中的受难者争取权益。他创立了“潘迪大屠杀意识计划”,因为致力于人道主义的活动而获奖。

1985年5月25日,里根总统在白宫会见了潘迪,陪同会面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影片中扮演他的吴汉医生。潘迪告知里根在泰国的柬埔寨难民的一些需求,并请求总统尽可能为柬埔寨的和平进程提供援助。他感到里根总统对难民的问题“非常同情”。

潘迪和尚伯格一直保持深厚的友谊。2008年3月,潘迪因病去世。

吴汉的使命

在银幕上扮演潘迪,是吴汉今生的使命。

吴汉,Haing S. Ngor,原是柬埔寨金边的一名医生。1975年,吴汉被驱赶到乡下的强制劳动营,在那里生活了四年。由于红色高棉杀害知识分子,他不敢暴露自己的医生身份。吴汉的妻子在劳动营里分娩时发生内出血,可是她不敢通知丈夫。最后,他的妻子用自己的死换了吴汉一命。

1979年,吴汉带着年仅10岁的侄女索菲亚开始了惊心动魄的逃亡。他们一路上躲避地雷,吃老鼠充饥,跑到泰国的难民营,后辗转抵美。

四年后,《杀戮场》筹拍之际,选角导演帕特‧戈尔顿在全国寻找合适的柬埔寨男子。在洛杉矶的一个婚礼上,戈尔顿发现了吴汉,说服他出演潘迪一角。戈尔顿说:“他有表演的天分。”

远赴泰国拍摄,勾起了吴汉往日的创伤。例如,眼看着妻子在劳动营里死于分娩。但是吴汉并不惧怕重忆痛苦。导演Roland Joffe说,“表演意味着你要倾注心灵。他做到了。”

吴汉不负众望,初登银幕即把战火摧残下的潘迪演绎得丝丝入扣。1985年,吴汉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成为第一位荣获奥斯卡的亚裔男演员。在领奖时,吴汉感谢了选角导演戈尔顿、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和佛陀。当晚,在颁奖典礼过后,他把奖座给了侄女,对她说:“这是给你的。我是为你而做。”

1985年3月5日,柬埔寨裔医生和演员Haing S. Ngor在伦敦的英国电影学院颁奖会上。 (John Gooch/Keystone/Getty Images)
1985年3月5日,柬埔寨裔医生和演员Haing S. Ngor(左)在伦敦的英国电影学院颁奖会上。 (John Gooch/Keystone/Getty Images)

拍摄《杀戮场》之后,吴汉又演出了不少电影和电视剧。而且他经常带着奥斯卡“小金人”发表演讲、返回柬埔寨,唤起公众对于大屠杀的认识。1996年2月25日,55岁的吴汉在唐人街寓所外被射杀。对于吴汉被害,洛杉矶和海外的柬埔寨社区几乎一致认为,这是因为吴汉积极投入公益宣传,但是警方的调查显示,那是一宗抢劫谋杀案。

谈起遇害的叔叔,侄女索菲亚说,“他是我的所有——他是我的父母、叔叔和朋友。当他被杀死了,他们夺走了我的四个亲人。”过去20年,她不愿受访。“但是我后来想,我必须坚强。他用自己的名望来教育他人。直到今天,每一次人们看到他的奥斯卡奖座,都会问我关于柬埔寨的事情。他的遗产在继续着。”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首次出镜就夺得了奥斯卡奖吧。他有他要完成的使命。”

1996年2月25日,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获得者、柬埔寨裔演员Haing S. Ngor在洛杉矶遇害身亡。图为3月8日在追思会上,Ngor曾扮演过的记者Dith Pran安慰其侄女Wathana Sarun。(KIM KULISH/AFP/Getty Images)
1996年2月25日,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获得者、柬埔寨裔演员Haing S. Ngor在洛杉矶遇害身亡。图为3月8日在追思会上,Ngor曾扮演过的记者Dith Pran安慰其侄女Wathana Sarun。(KIM KULISH/AFP/Getty Images)

戏剧与人生

1985年,吴汉接受《人物》杂志访问时说:“我想让世界了解,柬埔寨当时的饥饿有多么可怕,在共产政权下有多少人死亡。我的心已经满足。我做了一件完美的事。”

红色高棉的恐怖,夺走了两百万柬埔寨的生命,制造了人类史上的巨大人权灾难。一部再现战争惨烈和共产罪恶的电影,串联了三个人的生命轨迹。尚伯格、潘迪和吴汉,用各自的才华与努力呈现世间的风云、唤醒人们的良知。如今,他们都已离去。他们留下的文字、相片、影像和各自的故事已经溶入历史,仍然在启迪人心。

视频:《杀戮场》宣传片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柬埔寨立法严禁否认红色高棉暴行
四十年前的惨剧:柬埔寨被红色高棉侵占
朱莉拍红色高棉黑暗历史 长子将出镜
红色高棉首脑被判无期徒刑 对金正恩是警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