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称28县脱贫 专家:摘帽不一定“摘贫”

人气 2228
标签: ,

【大纪元2017年11月05日讯】(大纪元特约记者常春、 王剑宇报导)中共19大上,中共宣布“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近日,中共官员称包括井冈山在内的28个贫困县将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脱贫县真的脱贫了吗?专家对此表示贫困县“摘帽”,不一定“摘贫”。

11月1日中共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共国务院官员夏更生称,去年到今年,全国有2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这是1986年设立贫困县至今31年来,首次实现贫困县数量净减少。还披露,今年还有100个贫困县提出申请退出。

据报,目前大陆总共2862个县,其中贫困县有832个,约占3成。截至2014年底,中国官方公布农村仍有约7000万贫困人口,以2016年起的5年目标来看,平均每年需让1400万人脱贫。

北京师范大学MBA导师段绍译认为,中共宣称的“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不可能实现,特别是现有扶贫方法更不可能。段绍译说,2020年,贫困县可能没有了,但贫困人口还存在。出于政治上的压力,会假装他们已经脱贫了,数据上可以活动的。

贫困县“摘帽”不一定“摘贫”

段绍译认为,经济发展了减少贫困是个趋势,但多少贫困县摘掉了“贫困”帽子,这个数据是有水分的。

段绍译分析,有些贫困县即使摘“帽子”了还是贫困县,因为中国的贫困线标准划的很低,生活还是很艰苦。

另外,中共的现有扶贫方式有问题。官员们出于“政绩”考虑,追求“口碑”,往往通过撒钱、硬性项目来“脱贫”,没有内生机制,缺乏持续性,不能真正实现脱贫。

贫困根源

段绍译说,中国的贫困根源还是没有真正的搞市场经济,是制度问题。如果中国真正搞市场经济,好比土地私有化,人民的土地能够自由流转,这财富就多了,只要他能自由的参与市场,他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就像30多年以前,农民的土地是集体的、公社的,结果大家都没饭吃。

段绍译说,现在政府的扶贫方式有问题。扶贫要进入市场,搞真正的市场经济来解决贫困问题。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文峰认为,贫困的原因在于人均资产占有量太低。农民平均耕地是1.2亩,人均资产占有量很少,他的经营收入自然很低,那他自然贫困。

马文峰认为,脱贫就是向贫困地区增加投放社会经济增长的资源,比如政府投入资源、引入技术设施的改造、给他们进行无息贷款等等,贫困地区人们可以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小型的企业。资源投入比较多了,就改变了他人均资产占有量的现状,那他自然就脱贫了。整个地区的脱贫就看人均收入水平。

体制、政策因素制约脱贫

马文峰认为,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贫困问题解决的速度。

一是户口的限制问题。人员要能自由流动,在全国各地只要在这里有工作,就可以居住,孩子就可以上学,长期在这里老了之后,可以在这里领社会保障金。贫困地区的人口流出一部分,才能带来贫困地区的人均资产占有量提升。

二是商品资源流动的瓶颈,也就是运输成本问题。现在中国的运输成本是什么概念呢?从美国运来的粮食比从河南运到沿海成本低很多。河南生产的粮食都不能运到上海去消费,那沿海的经济发展就没法带动内地的经济增长。

第三,政府资源分配的平衡问题。政府往内地投的资源少,加上运输成本高,再有比较灵活的人都到沿海去了,那么内地跟沿海的差别就越来越大。这个问题是因为当局没有在平衡资源分配方面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责任编辑:林诗远

相关新闻
大陆贫困县巧立名目建豪华办公楼
袁斌:那些贫困县的豪华衙门
某县成国家级贫困县后发喜讯 习近平愤怒
山西副市长贪腐6.4亿元 超9个贫困县财政收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