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戈麦高地记忆的眼睛(1)

作者:柴春芽

《戈麦高地记忆的眼睛》(远足文化出版 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48
【字号】    
   标签: tags: , ,

*2005年9月1日 晴

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她叫根秋青措,从山坡的石阶上奔奔跳跳地跑下来。

她的羊角辫在肩膀上像两条泥鳅,活奔乱跳。喜饶多吉说,根秋青措诞生在戈麦高地,两岁时到德格县城来治病,住在喜饶多吉家,病愈之后,她拒绝再回戈麦高地,于是,喜饶多吉一家就收养了她。现在,她的身上已经找不到任何有关草原的痕迹。

阿妈雍措拿了一根牛皮绳从山坡上的藏式木楼里走出来。

公路边的面包车里有我的旅行包,一大袋书籍,还有北京的X募捐的一批衣物和文具。我背着行李和阿妈一起爬上石阶,走进大门,再攀援木梯来到木楼当中。

光线显然不足。过道里堆满杂物。木头地板发出陈年腐朽的“咯吱”声。向左,是一间宽阔的屋子,我佝身穿过小木门,来到阁楼的房间里。这是客厅,兼做厨房,靠墙角的碗橱上,一溜大大小小的铝壶和铁盆擦得锃亮,摆放整齐。

向阳的方向,又一个小木门,通向外面宽阔的阳台。站在阳台上,可以瞭望对面的山峦和山峦下茂密的灌木林,以及灌木林下金碧辉煌的更庆寺和印经院。色曲河在楼下疾疾奔流,发出声势洪大的吼叫。

阿爸丹珠安静地坐在窗下。从窗外进来的光线打在他脸上,这使他那张棱角分明、俊美优雅的脸庞一般黑暗,一般光明。这是一张典型的康巴老人的脸,祥和、尊贵,鼻梁挺直,双眼大而明亮,皮肤黝黑却布满光泽。

阿妈雍措,开始在厨房里操劳,为我端来酥油茶。根秋清措依偎在阿爸丹珠身旁,用一双调皮的大眼睛将我打量。

这是黄昏,窗外归巢的鸟雀唧唧喳喳地掠过树杪,绛色天空的反光射进木楼,令这木楼中走动的每一个人浑身笼罩一层金色的光芒。神秘的幻境,令我如此着迷。

阿姐志玛也回来了。这是一位年过三十的未婚女子,眼神里总是透露着忧郁。

晚饭后,我便早早安睡。卧室在另一边,进门木梯的右面,窄窄的木床靠着木制的窗户,窗户纸抵挡不住色曲河的水声。我就这样枕着河声入眠。

*2005年9月3日

下午的大法会在色曲河边的草地上举行。

八十多岁的嘎拉法王主持法会。他坐在法座上,显得那么苍老、虚弱,却又庄严肃穆。法座下的众喇嘛齐声诵经。人群涌入嘎拉法王的帐篷。跪倒在地的人们,一脸宗教的热诚和迷狂。他们拥挤着,爬到法王脚下。嘎拉法王颤巍巍举起右手,为人们摩顶。

法会将持续两天。

第二天,僧侣们穿起戏装,唱起了藏戏。身着华服的人们围坐在四周。小孩们在追逐嬉戏。冗长枯燥的藏戏,节奏极其缓慢。几个背包客在人群中拍照。被藏戏吸引而来的外国人,饶有兴致地观看藏戏。

两个穿着藏式裙子的美国中年妇女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个白种女人,一个印第安女人。她们的衣着表明,某种盲目崇拜西藏的情结,就像一种能够传染的疾病,正在到处流行。

黄昏,晚霞照耀大地。也许是受到菩萨的祝福,这黄昏才变得如此美好。藏戏已毕,百名僧侣身穿法衣,举起幡幢,排成整齐的伫列,塞满了街衢。他们向着萨迦巴寺院——更庆寺——缓缓移动。

我在围观的人群中拍照。一个身材矮胖的中年男子朝我走来。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在人群中找到我,跟我搭讪。这真是莫名其妙的邂逅。

“我是嘎拉法王的朋友,可以带你去见他。”他说。

我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跟随他去见嘎拉法王。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根本上师,可我见到的“活佛”大都令我失望。

跟随那个矮胖的男子,绕过印经院,从一群转经人中穿过去,走在窄窄的长巷中。寂静的巷子,偶有跫音,却不见人。推开73号门,小小的院落敞开着,迎接每一个来访的客人。

走进黑暗的走廊,矮胖男人的身体被虚无之暗所吞没,紧接着是我,同样被虚无之暗所吞没。陡峭的木梯,从更其黑暗的高处落下来。攀援而上,右边是一间宽敞的客厅,木桌上摆满了水果、糖和油炸食品。嘎拉法王的侄女以一种见惯来客的淡漠神情招呼我们。不失藏人的惯例,她为我们端上了酥油茶。

矮胖男人开始自我介绍,用一口四川话。

“我是四川绵阳一座寺庙的法师,这次来德格是为了催逼县文教局的领导,尽快完成一所中学的建造。我发动居士捐款,钱已经到了,交给了文教局,可是学校却迟迟不见完工。”

喝完酥油茶,他把我带进嘎拉法王的经堂。主持大法会的嘎拉法王还没有回来。

矮胖男人说他法号叫“守明”,晚上就睡在法王的经堂里。

他炫耀说:“法王的经堂可不是随便让人睡的。”

我听出这是一种虚荣的表现。

我问他:“既然你是法师,可为什么不穿袈裟呢?”

“我这是为了办事方便。我可是真正考取了佛学院法师资格的人,不像别人,对外宣称自己是法师,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法师资格。”

我不再搭理他,而是观察起嘎拉法王经堂的布置。

光华灿烂的佛龛,四周的墙上挂满唐卡,床头的书柜里堆满佛经。守明法师唠叨着他跟一个老板居士的故事,说他如何开导那个心情烦恼的百万富翁走出阴影、热爱家庭,过上了乐善好施的慈善生活。

我一直不明白他在人群中找出我并把我带到法王家的真实用意。

不久,法王回来了。他被侍者搀扶着,走进经堂,气喘吁吁地坐在床上。他不懂汉语,这使我们的交流显得非常困难。我看着他疲惫不堪的样子,就对守明法师说:“我要走了,法王应该休息。”

守明法师要留下我的联系方式。我说我是一个流浪汉,没有固定的联系方式。于是他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他的手机号——一个我永远也不会拨打的电话号码。

夜幕笼罩大地,静谧的巷子因为那偶然传来的跫音而显得格外诡谲。

回到喜饶多吉的家。灯光下,围坐着一群面孔黝黑、肌肉发达的男人,一看就知道是从遥远草原上来的牧民,肮脏、憨厚、老实,显得有些拘谨、有些粗笨。我知道我喜欢他们。喜饶多吉说,他们是来接我的戈麦高地上的牧人。

我一一打量他们的面孔,思绪早已飞向戈麦,那片未知的草原。

啊!戈麦,戈麦!人类诗意栖居之地,让我重返赤子婴儿的状态,让我的灵魂安顿下来。

====================

从德格出发的那一天,一切都超乎想像……

戈麦小学就在那山岗上……

他们将是我的学生……

隐约之间,我仿佛看见了童年的自己。

====================

*2005年9月5日 晴

人是多么喜欢耽于梦想啊!但是,现实是个石头,梦想总会被这石头砸烂。

从德格出发的那一天,一切都超乎想像。

清晨,更多的人还在沉睡。四郎瑙乳敲响了驻马店的木门。睡眼惺忪的老板娘慵懒地应了一声。木门打开了。六匹高原矮种马出现在眼前。马的身后,一个木牌上用藏汉两种文字写着:“禁止马匹入城,违者罚款20—50元。”

清冷的风吹得我像一茎青草,瑟瑟发抖。

四郎瑙乳为马匹韝上鞍鞯。沉重的皮制马褡驮在马背上。马褡里装着我的书籍、被褥和生活用品。那些书——我从广州的家里带到成都,再加上我在成都采购的生活用品,还有我在德格县城购置的被褥,沉重将近三十公斤。两匹马驮着那些东西。

出驻马店向右,一条从山谷深处沿着一条小溪延伸而来的小径,是我们通往戈麦高地的路。小径两边,错落着几户人家。他们或者是县城的弱势群体,或者是从牧场上迁移而来的牧民。

前一天到德格县城来接我的村长四郎瑙乳、扎多老爹、美青年格佩、阿登和小翻译根秋泽仁,还有赶回戈麦奔丧的服装小贩冲翁三郎,我们一行七人,牵马上山。

山谷里的阴影逐渐退去了。我们暴露在灿烂的阳光里。高原的阳光从不温柔,像鞭子,抽打着我这个从广州来的汉族男人的脸。我的皮肤烧灼般滚烫。从高入云端的山峰垂挂下来的小路不仅陡峭、狭窄,而且布满石块和沙砾。

四郎瑙乳说:“上马!”

除了小翻译根秋泽仁,其他人纷纷上马。他扶助我。我一脚踩在马镫上,一脚高高扬起,这才艰难地骑上马背。马的两肋上悬挂着鼓鼓囊囊的马褡,这使我很难踩稳马镫,而马鞍上搭着被褥,这又使我的臀部很难坐实在马鞍上。因为马以及马背上的货物,使得人的高度增加了不少。万仞悬崖就在眼下。我的心一阵阵收紧。一只鹰飞过,我竟然看到鹰的脊背上羽毛闪烁的磷光。

从此,就没再出现过坦途。偶尔会有一片水草丰美的草甸,却又陡得出奇。经验丰富的马儿用“S”形的走法,负载着人和货物,攀援而上。

就这样艰难攀援,走上大约一个多小时,我们便席地而坐。马褡卸下马背,让马儿去吃草。我们侧卧在草地上,吃着风干肉,喝着青稞酒。

翻上第一个山头的时候,遇见牧场上放牛的卓玛和她的祖父。卓玛二十岁左右,穿着传统的黑色藏裙和带碎花的蓝色衬衣,用一串绿松石、玛瑙和红珊瑚将百十根细细的辫子盘在头顶。起身上路的时候,我才发现卓玛也是徒步。这样一来,她和小翻译根秋泽仁就成了伴儿。

经过夏嘎神山时,小路变成一条缠绕着山峰的细带子,弯弯曲曲,右边是更高更陡的山峰,左边是深及千米的沟壑。我一直担心,万一马失前蹄,人就会摔落下去。对于长年走在这条山路上的康巴牧民来说,骑马小跑,也毫无恐惧。小翻译根秋泽仁甚至抓住扎多老爹的腰,骑跨在扎多老爹的身后。他们两人合骑一匹马,而那匹黄骠马还驮着五六十斤重的马褡。

经过念冬神山的垭口,我们又一次野餐。四郎瑙乳说:“再有两个多小时,我们就能到家。”事实上,接下来两个多小时的行走,连羊肠小径也没有了。在倾斜的山坡上,我不得不下马,因为我实在太紧张了。

终于,六、七个石头和木头建筑的小屋出现在眼底。那些小屋相距甚远,以致你看见的只有小屋的孤独。在如此庞大的群山之下,那些小屋显得渺小而无助。◇(待续)

——节录自《戈麦高地记忆的眼睛》/远足文化出版社

【作者简介】

柴春芽

1975年出生于甘肃陇西一个遥远的小山村,1999年毕业于西北师大政法系。2002年进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担任摄影记者。2005年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一个高山牧场义务执教,执教期间完成大型纪实摄影《戈麦高地上的康巴人》。著有《西藏红羊皮书》、《西藏流浪记》、《祖母阿依玛的第七伏藏书》。
现暂居日本京都,自由写作并摄影。

责任编辑:李昀

点阅【戈麦高地记忆的眼睛】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写这封信时,仍然难忍满目的泪水,几次坐在打字机前写了头一行,便写不下去。但我想到两位失去爱子的悲痛将更胜于我,下面的话我必须告诉您们,这股力量支撑着我写完这封信。
  • 有一个寻常的动作,平常人可能不会注意到,牙医的两只手通常都不是悬空的,尤其是握着危险工具的那只手。我们都会寻求一个支撑点,最常用的是无名指,将手指轻抵在牙齿上或勾在嘴角,令工具不至于四处乱动。
  • “长长短短的文字犹如战火下的那一则则电报,一张张纸条,乃至大火余烬下的一丝丝讯息,都是这两个心地良善的孩子,在邪恶残酷的战争之下,始终把持住那一念善所成就出来的奇迹之光。”── 牧风(部落客)
  • 因而三十五年来,我同自己、同周围的世界相处和谐,因为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地嘬着,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
  • 四十年过后,在驶往圣布里厄的列车走道上,有一名男子正以一种无动于衷的眼神凝视着春日午后淡淡阳光下掠过的景色。这段从巴黎到英伦海峡窄小且平坦的土地上布满了丑陋的村落和屋舍。这片土地上的牧园及耕地几世纪以来已被开垦殆尽──连最后的咫尺畦地都未漏过,现在正从他的眼前一一涌现
  • 白昼,那遭人遗弃的美丽国度闪耀着,到了黑夜,换成航向故国的恐怖回归在发光。白昼在她面前呈现的,是她失去的天堂,夜晚所展示的,则是她逃离的地狱。
  • 参加相亲派对简直就像在宣告自己嫁不出去。之前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向来避不参加,但占卜上写着“努力脱胎换骨”,而且我也对玻璃工艺颇有兴趣,最重要的是,“不能继续过目前这种生活”的不安推了我一把。
  • 我在和爱德华见面之前,就听说了他在太太临终前所作的承诺。
  • 后来我发现,处理掉那些东西以前,再花点时间感受一下它们,心情能得到抚慰。每件物品都有它的历史,回味那些消逝的时光,总是乐趣无穷。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太忙,没能坐下来好好思索某件物品在我人生中的意义,没能想想它来自何方,或何时又如何来到我手上。
  • 狩猎术语中有个颇具启发性的词汇,可以形容这类印痕——嗅迹(foil)。生物的嗅迹就是足迹。但我们很容易便忘却自己本是足迹创造者,只因如今我们多数的旅程都行在柏油路或混凝土上,而这些都是不易压印留痕的物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