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好起死回生 一看书便能睡着

作者:允嘉徽

不论大人、小孩,读书有妙用。(容乃加/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457
【字号】    
   标签: tags: , ,

­一看便睡得着

书,可以观,可以思,可以兴,还知道书有什么“妙用”吗?让“奶妈”告诉你,一则发生在清朝官宦人家的“笑话”。

有一个奶妈帮人抚养小婴孩。不管怎么摇、怎么哄,那小婴孩就是啼哭不肯安睡。奶妈无奈极了,突然,她脑中灵光一闪,赶快请府中当官的老爷快拿本书来。官人老爷问她拿书作啥用?奶妈应说:“我常常见到官人一看书便睡着了。”

无独有偶,有的现代人还不时利用着书的这个妙用,不是吗?

*《笑得好》原作者石成金简介:

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扬州人石成金,字天基,号惺庵愚人,留下中国十八世纪的笑话集《笑得好》,谑称“毒笑话”。石成金是清代的医家,他不仅诊断个体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体社会­善性佚失的病情,进而开出了“笑话”为药方、为针砭,愿以“笑话”作为提振世道、回复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针”。他在〈自序〉中这样说:“人以笑话为笑,我以笑话醒人;虽然游戏三昧,可称度世金针。”

石成金是医家,也学佛、向佛,认为人性本善。然而,在近三百年前,石老已经意识到:物欲横流昏蔽了善性、风气败坏堕落了人心,腐蚀败坏的世道人心已经走入沉痾痼疾,不下猛药已经救不了了!石老在〈自序〉中说:“予谓沉痾痼疾,非用猛药,何能起死回生”?所以,他以“毒笑话”醍醐灌顶。从将近三百年后的今天回顾《笑得好》,竟然世道人心的堕落那么的相似,惟今天人间道更加下流了。看《笑得好》果若入耳发笑,而且入耳警心, 这就“笑得好”,悟得了“度世金针”三昧!@*#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说话取巧,可能弄巧反成拙,出丑了!《笑得好》里有个“活脱”的父亲教儿子“话不要说死”,他日儿子答来人“令尊翁在家么?”怎么个说法?
  • 许多人爱酒,无酒不成席,这样的人偏偏爱“撒酒疯”,三百年前已经不少见。喝了酒主意识不清,也常让人欲劝还休。 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扬州人氏惺庵愚人留下笑话,作了见证。这则笑话非常“风雅”(“讽雅”),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的,表现了作者和时代的特色--风雨对调笑撒酒风……
  • 三百年前,石成金的笑话集子《笑得好》也有个类似的笑话故事,叫“攘羊”。时代变迁了人心,可惜的是,成、住、坏、灭每下愈况--从埋银子到攘羊,从担心变坏心!一个攘了邻家羊的妇女欲盖弥彰,自己怎样泄的底?
  • 读书释义,牛头不对马脚的答案、言不及义的答解……可闹得人啼笑皆非!这样式的答案,原来三百年前就已经非常可观了。看看这两个不会认字和不会读书的毒笑话,就能明白一些时人“读书”的时代风气。笑点:“太大”难分!“三十而立”的“瞎解”!
  • 许多人都有找东西的经验吧,然而“找不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我不见了”的毒笑话,带有警醒人的意味。现代社会充满各种陷阱,很容易让人失去“真我”!役于物、执著而犯糊涂的有的是,下面这个笑话用两个角色来暗喻。
  • 能读书的人不多,而不读书的人又不少!三百年前石成金*就有“毒笑话”笑秀才不读书,拿县官的响屁作文章拍马屁,看看县官怎样“投其所好”“治”了秀才。
  • 两个爱吹牛的人,三百年前一碰面,就比起大小高下来了。他们用须弥山灰和蚊子肝较量比大小,过了这许多年,还比不出结果来,看官来评一评,到底谁吹的牛“大”?谁吹的牛“小”?
  • 知音在何方?人生知音难觅。《笑得好》有个市集中琴师遇知音的“毒笑话”,冷清清、空荡荡、硬梆梆,回荡弦外之音。《笑得好》笑点:喜得知音
  • 祝寿话儿,福寿吉利长命百岁不嫌多,反之,不吉不利人人见忌。一个祝寿宴席的祝寿辞令,从“寿高彭祖”开门迎喜,怎么会闹出“该死了”的歪语收场呢?《笑得好》笑点:祝寿歪语。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