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海棠诗社(28)

第一卷 校园

海棠诗社 第一卷 校园。(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

(续前文)

古丽说:“我看过柳永、秦观的《望海潮》,写得都很好。今天,我不自量力,想与他们一比高低。”

大家说:“那好了。是不应将古人看得太高,就像孔夫子一班人,总是厚古薄今。”

古丽说:“可不是么,孔夫子不过是言周孔,墨子更远些,大谈夏禹,到孟子更远了,他大谈舜、尧如何如何的好。”

莉芝说:“他们都不及老庄,只赞美伏羲时代。唉,你念诗吧。”

古丽说:“不是诗,我也要避开律诗的难关。是首词。刚说过了,叫《望海潮》。”

莉芝说:“是我忘掉,快念出口,让我们听。”

古丽仰首,缓缓念念有词:

“蜿蜒燕岭,展雄逞峻,娴披满面秋光。
遥水近桥,渔帆不见,翩翩几点鸥杨。
隐隐柳微黄,稻花盖平野,天地闻香。
散尽流云,未沾愁绪碧空长。谁来染就枫红?
料凉风一夜,数阵清霜。树掩寺烟,藤缘怪石,人心潭影同亡。
好竹正苍苍,低语迎风醉,惊燕彷徨。待到黄昏,霞妆满地别斜阳。”
莉芝说:“我看真够味的,有虚有实,有近有远,有昔有今。实写秋山,虚写渔帆;近有枫、寺、潭、竹,远有岭、桥、柳、稻;昔者为临夜之风霜,今者为未至斜阳。这样将虚、实、远、近、古、今融于秋光之中,也的确写尽了燕赵秋色。”

古丽说:“哪里有那样多意趣?不过是道出我的所见所思所闻罢了。”

莉芝说:“那‘人心潭影同亡’竟禅味十足,我看可与王维诰、孟浩然、陶渊明诸人比肩。”

谢林说:“你们也该听听我的了。”

古丽说:“又不是知何等秋兴哩?”

谢林说:“评诗易,做诗难,眼高手低是人的常性。我也一样要远离律诗,也避开慢词。我想做几首绝句,将心中积郁稍吐一下,如何?”

大家说:“别卖关子了,你就快吐吧。”

谢林笑着说:“秋游此地,感慨甚多,并无佳句,偶成数阕。题目就叫《香山秋游远眺怀古》。

其一:望断长山泪欲流,居庸未镇一腔愁。由来内寇常开塞,空有长城解甚忧。

其二:乱烟缭窜古林间,燕塞空余秋暮蝉。何日东风传好信,帝城墟上百花看。其三:回首云深是故宫,兴亡不改野枫红。长戈当扫太和宴,要替苍天宰恶龙。”

接着说:“请各位提提意见。”

古丽:“‘秋暮蝉句’是翻元好问的句子。”

谢林问:“是吗?”

古说:“元好问有‘愁里残阳更乱蝉’之语,不过,翻得贴切。”

谢林:“那是巧合了。可见古今世异事殊,而人心则一,不是虚妄之言了。”

我:“谢林兄感慨的好,自古长城挡住多少外寇?由来内奸屡屡坏我长城,使之徒有虚名。抱歉,我要走了,还有紫竹林的聚会。”

莉芝说:“还有哟。谢兄第一首感慨,第二首期盼,第三首言志,其豪迈之气不亚于黄巢之辈。你暂时不要走。刚才我的诗平平淡淡,未尽心中块垒,听我再作篇短文,算是作为谢兄佳作的陪衬。”

我想不能扫诗友之兴,遂说:“那好。就看你的奇文了。”

莉芝稍敛蛾眉,坐在树干旁,双手抱膝,目望远方,慢慢说道:

“燕地多山,东接辽原,南环京廓。或巍峨腾接云天,或莽莽俯临易水,而独以红叶古寺,灵而沉静,秀而刚朴,垂名天下人心者,香山是也。本命年暮秋,余偕数友来游。朝露浸麓,松竹交翠;半坡古树,藏雾蒸烟;峰顶之上,长天一碧;幽壑间有香烟飘绕,钟声悠扬。继而入山。圃边篱下,丛菊娇黄;风挽迷烟,隔断路径。少倾日劲而烟散。缘溪蛇行,泉流奏千古清曲,孤潭映空净苍穹;树倚碧石,鸟鸣枝后;猛然见万顷红叶,喷火蒸霞。既久方觉自然不负人间爱美之仁心也。

至若临水低吟,迎风索句,裙沾草芳,竹喧笑语,亦人生之真趣也。

嗟夫,余向不解孟浩然之情怀。今遥聆寺钟之从容,近得林泉之天洁,望净空,赏枫色,对清水,就菊花,顿觉香山乃余之鹿门也。”

念毕闭目依树。

我:“没想到你既有生花妙笔,又羡明月清风。这样的才华心性,非我们俗人所具。”

莉芝微开明眸,婉而一笑,说:“我是想到哪,说到哪。还差得远。”

谢林:“开篇套了欧阳修的‘环滁皆山’,倒也自然。你的文章要是印行,这里的游客会倍增的。”

古丽:“那可不能印行,人一多,这里还能成为芝妹妹的鹿门么?哟,我觉得有八个字去掉最好。”

莉芝问:“哪八字?”

古丽:“那‘美而沉静,秀而刚朴’八字,放在此处似乎画蛇添足了。”

莉芝沉思一会说:“对的,确是画蛇添足了。”

谢林:“去不得!仅以红叶、古寺闻句,似乎平淡了些。天下红叶、古寺甚多,且‘红叶古寺’仅指的是‘别’物,即具体事物,属‘多’,‘多’之后再提及‘共’,即抽像事物,这样就起总拎振作之用。‘别’与‘共’,‘多’与‘一’融合一起,方生纲举目张之效。”

古丽:“我在文论里,没看到你这样的说法呀。”

谢林:“这是我平素读书写作的个人经验感受。八字的去留,你们自己决定吧。”

这时我看时间接近中午,便告辞了古、莉、谢三人,快步离开,乘车,转车,直奔紫竹园。@(待续)

(点阅小说:海棠诗社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某日黄昏,甚感无聊,遂乱翻《纳西与摩梭民俗》一书,不料深为泸沽湖畔的美景朴俗吸引。
  • 虽无交往,只要闻知其人其事,有感而发,便可悼亡,譬如金玉,众人皆知其贵洁,然而真正见过,又有几人?
  • 悲哀悼亡的气氛完全隐退,大家都在寻找欢快的话题,当然谈话总是在靠近的两个人之间进行。
  • 试想磁铁两极不是连为一体么?水草、鱼虫不是和平相处,彼此共存么?就是树林子,谁见过纯粹的桃林、柳林呢?那里总还有其它的杂草,有风雨、有雾露、有蜂蝶、有飞鸟等等。凡此种种,说明天地万物与人类,离不开和平共处的原则。
  • 原以为这个贵州小女子不过是一活泼好动的少女,入诗社乃图耳目娱乐而已,至今方知其悯贫困之真挚,爱人类之深切,非一般庸庸学子能够相比。
  • 头上青藤附满棚架,少许雨露,随风零落,海棠花果分外清香,广场两边园林中桃、李芳绯,杏吐丹霞,清气沁人肺腑。刚才筝、笛之声已沉,四周唯有清新一派。
  • “全家人张嘴等饭吃。我们庄稼人,一生哪有歇的时间?将来到阎王老爷那里歇吧。”
  • “我们西北的贺兰山虽不比黄山有名,但气势之雄,容貌之威,也非众山能比,其上也有举世一色,名为发菜。将来大家结伴前往野炊,当是快事。”
  • 我感到人类的心灵深处有一座无限丰富的宝藏,一经自由开采,便生无数珠宝来。
  • 人是有精神需要的,心灵需要满足与净化,难道用诗歌来满足净化心灵,不算是实用么?诗歌是养心的实用品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