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系列之二

【中国风】由仿而造 中国风在欧洲兴起

作者:柳笛
皇家陶器制品厂Vincennes出品的陶瓷珍品。 (Juliet Zhu/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2815
【字号】    
   标签: tags: , , ,

17前后世纪的西欧,处处洋溢着东方风情。奢华的府邸装饰着花鸟壁画,漆柜上摆着蓝白色系的青花瓷;金发女子穿着刺绣或印花的长袍,绅士们饶有兴致地品尝陶瓷杯碟中的茶饮。这一切,代表着一个艺术时尚的开端—— 中国风

那时,西方的王室、贵族,无不怀着热忱的心情翘首东望,等待自远东归来的商船。东方神话的积淀与航海贸易的发展,让欧洲人对所有的中国物品深感好奇。特别是那些具有艺术价值的生活用品及装饰物,更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这不仅促进了远东贸易的繁荣,也令欧洲本土的手工业艺人迅速转型。或有意或无意,他们从东方商品中寻找素材,创造出一个个价格相对低廉却具有异国情调的器物,中国风设计应运而生。这股“中国热”,也从王侯贵族走进寻常百姓,让中国元素在欧洲艺术领域风靡两百年之久。

转型契机 购藏之风与明清海禁

欧洲人自古便有收藏艺术品的嗜好。自文艺复兴的14、15世纪起,极少量的中国瓷器辗转到达欧洲,被人们视如拱璧,供奉在华丽的镶银底座上,成为世袭珍品。而航海贸易时代的到来,种类繁多的中国商品涌入欧洲市场,瞬间点燃了贵族们埋藏于心底的东方热情。一切值钱或不值钱的中式物件,都受到收藏家们的抢购与追捧。

欧洲的上流社会到底有多爱中国产品?以17世纪中期的法国为例,国王路易十三专门设置中国珍玩管理人负责照看他的收藏,王后将一座十二扇的中国漆绘屏风作为财富与品味的象征,宰相黎塞留亦追随王室喜好,为自己大量收藏的瓷器设立一间陈列室。

那么,中国物品在欧洲价值几何?萨克森公国的“强力王”奥古斯都二世,曾用一个团的骑兵,换取普鲁士的12只青花大瓶;一个来自中国的柜子,作为大婚礼物为英王詹姆士一世之女伊莉莎白所有,据说价值1万英镑。

达官显贵的喜好向民间蔓延,形成举国性的大众风尚。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随着对中国物品的不断了解,人们逐渐发掘出它的艺术价值, 培养了独特的审美趣味。收藏家变成了鉴赏家,把中国器具从“深闺”搬出,变成华美的家居装饰品。

然而,除却昂贵的价格,中国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对贸易的限制,让普通百姓拥有一件中国物品,成为难以实现的事情。特别在明清易代之际,广州一口通商的对外贸易几乎废止,使得中国出口的商品数量随之骤减。而在大洋的彼岸,欧洲各阶层依旧对中国商品情有独钟。或许,这便是欧洲人大规模仿制中式物品的初衷了。

藏于普希金博物馆的台夫特瓷器(Shakko/维基百科/CC)

模仿之始 似是而非的瓷器

琳琅满目的中国物品中,瓷器以光洁的质地、含蓄的颜色以及扣之清越的声音最为欧洲人所喜爱,一跃成为贸易之大宗。相应地,中式仿制品也始于瓷器。彼时的欧洲人还不知晓烧制瓷器的秘诀,因而并没有制成真正的瓷器。最早的陶瓷仿品产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即“美第奇(Medici)瓷器”,是一种模仿明朝白底青花纹样的釉陶产品。

尽管在工艺上无法和中国瓷器媲美,美第奇瓷器却从造型、釉色方面几可乱真。由于耗资巨大、试验困难重重, 这种瓷器产量极少,并在17世纪初停产。而在见诸文字的零散记载中,欧洲各地模仿中国器具的趋势已初见端倪:

法国戏剧《阴阳人之岛》中提到一口别致的橱柜:“用了中式风格来装饰,绘有各种飞禽走兽。”一位叫威廉‧史密斯的工匠在书信中谈到,自己曾受雇于红衣主教与其他贵族,按照“在此地颇有影响的中国风格”打造家具。而英国伯爵亨利‧霍华德的一份财产目录中,那些采用浮雕陶瓷工艺的天鹅绒座椅、床架等家具,也印证了本国仿造中式家具的事实。

遗憾的是,这些奇特甚至有些怪诞的仿制品并没有保留下来。我们只能从博物馆里仅存的50多件美第奇瓷器上,一览早期仿制品的风采。直到17世纪中期,亦即明末清初的动荡时代,荷兰台夫特(Delft)的窑厂开始生产蓝白相间、质优量多的中国风釉陶,在欧洲市场大获成功。随后,欧洲各地纷纷效仿,大规模生产这种类似青花瓷的釉陶制品。

台夫特的部分画匠,渐渐摈弃对纯粹模仿中国瓷的做法,转向设计形状怪异的器皿,绘制形象夸张的纹样。因而台夫特陶器出现花砖、花塔、瓶罐等形态,装饰主题也有奇装异服的东方人、蓊郁的花木、变形的神龙瑞兽等不一而足。这是他们基于对中国的认知,自由表达奇思异想的创意结晶。从此,中国风设计正式兴起。

约翰‧尼霍夫(Johan Nieuhof)于1665年所绘的南京瓷塔。(公有领域)

灵感之源 流行于欧洲的中国图样

不独瓷器,举凡可接触到的中国外销商品,其纹样皆是手工业匠人借鉴的素材。比如家具上黑漆描金的图案——山水风光、庭院花鸟、士人仕女、神仙神兽等主题,气韵生动,流光溢彩。再如丝绸制品上的刺绣或手绘,多为禽鸟蜂蝶穿飞于簇簇花枝间的画面,线条细腻,色泽明艳。这些元素移植于西方产品,便为它们披上一层中华外衣,往往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美感。

如果说直接从器物上照搬图案,尚显得有些“偷懒”的话,那么17世纪后期出版的东方游记,应是每位匠人手中更“权威”的设计教材了。那些远赴中国的使臣或传教士,在亲身见闻的基础上发挥浪漫的想像,留下一批宝贵的图文资料。里面的插图,则为中国风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参考样本。

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约翰‧尼霍夫(Joan Nieuhof)的《中国出使记》 。在书中,这位荷兰旅行家把对中国的印象,浓缩成150幅精美的插图,最负盛名的便是一张描绘南京报恩寺塔的插图。随着这部游记的畅销,通体琉璃的报恩寺塔声名远播,成为中国建筑的代名词。相传,路易十四时代的“特列安农瓷屋”,屋顶与室内采用陶砖贴饰,正是从报恩寺以琉璃装饰建筑面的做法汲取的灵感。

尼霍夫之后,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的《中国图说》乃又一力作。这位作者从未到过中国,却通过收集在华耶稣会的资料整理成书。他笔下的插画, 描绘了各阶层的中国人,包括帝王、文臣武将、妇人、僧侣乃至神怪人物,以此介绍中国传统的服饰、建筑及装饰物。其中一幅广为流传的插画《持小鸟的妇人》,女子纤弱轻盈的体态,身后摆放的瓷瓶、国画与写着“窈”的书法,展示了浓郁的中国风韵。

这些精心绘制的图画,勾勒出更为全面、更具梦幻色彩的中国,在吸引无数欧洲读者的同时,也赋予设计师无限的创意。因而中国风装饰品上的图样,都能在这些书中找到原型。

藏于西班牙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的中国风漆柜。(公有领域)

二次发明 瓷器与漆器的工艺解密

从造型与纹饰上学习中国,或许只是仿其形,而对制作工艺的探秘,则真正触及中国工艺与科技的实质。诸如丝绸、壁画、建筑等,只需改变外在的纹饰,便能立即营造出异国氛围;若要仿造珠玉般温润的瓷器、大理石般光滑的漆器,这种欧洲本土从未出现过的产品,欧洲人则走了百余年的探索之路。

早在16世纪,欧洲人梦想着掌握制瓷工艺。马可‧波罗曾认为,陶瓷是土堆历经三四十年的风吹雨打而制成;还有人猜测,胎土中必须加入蛋壳粉或骨灰,甚至要在制成后埋在地下数十年。直到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在景德镇传教,才发现其中的秘密。原来,高岭土和白墩子土才是瓷器的“骨与肉”。

仅仅知道秘方,如何成功烧制瓷器仍然是个谜。尽管欧洲已经出现了美第奇、台夫特这样的釉陶,人们始终没有放弃复制真品的实验。1709年,欧洲终于出现第一件硬质瓷器,发明者是名叫伯特格尔的炼金士。他因无法为国王炼出黄金, 逃亡到萨克森公国,遇到当地贵族契尔恩豪斯。此人已为实验制瓷付出10多年的心血,之后,他力邀伯特格尔合作。

两人日以继夜地尝试用各种黏土在各种窑温下烧制,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在1708年,制出瓷制的红色炻器。次年,真正的硬质瓷器在伯尔格特手中诞生。这一发现一度成为“国家机密”,但最终传遍欧洲各地。很快,欧洲人便能大量生产优质硬瓷。

漆器的探索过程则相对顺利。中国漆器自秦汉时期出现,明清时工艺已相当高超。利玛窦在中国时,便已惊叹于它的艺术与实用性。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家具上漆后,木料“光泽如镜,华彩耀目”,而且只需用湿布擦拭,脏污的漆面便能立即恢复光泽。因而,欧洲人对漆器的制作方法同样抱以浓厚兴趣。

中国漆料原本取自漆树汁液,但欧洲人发现,漆树无法移植于西方,而且原料有毒、不适合在海上长途运输。于是,他们很快找到东南亚出产的虫漆代替。 自16世纪末,欧洲人就能利用虫漆仿制中国漆器。至17世纪末,漆艺成为上流社会的业余爱好之一。1688年,一部《髹漆论丛》出版,指导制漆工艺,并提供中式风格的图样。一时间,欧洲各国相继尝试制漆,方法与配方不尽相同,制成的漆器亦各具千秋。

至此,欧洲研制的瓷器与漆器自成一家,模仿中国装饰风格的艺术体系变得完满,中国风设计也日臻成熟。#

责任编辑:张宪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楚小敏德国报导)谁能想到,在美茵河畔的实用艺术馆可以看到如此众多的由德国人收藏的中国古代漆器。这批约80件、横跨宋、元、明、清的展品中有57件出自科隆的皮尔特-博格斯夫妇(Piert-Borgers)的私人收藏,另外20件则是博物馆自身的藏品。
  • 一群雍容高贵的淑女和风度翩翩的绅士悠闲地在水上泛舟、一对情侣慵懒地在大树下休憩、在华丽的梦幻般的花园里贵族们在举办舞会……一种新的表达情感的绘画流派在法国产生了,这就是十八世纪路易十五时代风行的洛可可绘画艺术。
  • 从太阳王路易十四至高无上的浓墨重彩,到“受爱戴者”路易十五的鲜艳与丰富,最后还有其继任者路易十六年间的和风暖色……经耗资2600万欧元、历时九年有余的封闭筹建,卢浮宫博物馆为这三代法王时期的艺术品新开辟的装饰艺术展厅,以不失严谨的法式馆藏手法,呈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天地,让观者重回法兰西称雄欧洲、法式艺术令世界神往的辉煌年代。
  • 在古典家俱领域,法国是欧洲家俱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国家。而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的法式家俱,在造型、技术、装饰和材料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和非凡技艺,更是现代都无法企及的高峰。在卢浮宫博物馆为从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这三代法王时期新开辟的装饰艺术展厅,丰富多彩、精致典雅,风格各异的法式家俱琳琅满目,从17世纪中期的大橱柜到路易十五风格的曲线,再到18世纪末的直线条,每件陈列的家俱都犹如艺术品一般。
  •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期,是法兰西装饰艺术的黄金时代。欣欣向荣的绘画和雕塑艺术、精致细腻的金银雕镂技术、奢华艳丽的法式瓷器、赋予幻想别出心裁的异国情调,带来新的生活方式,极大展示了各界艺术工匠们的天赋与才能。法式曼妙生活艺术的种种细腻,体现在这一时期的饰品、挂毯、金银器具和瓷器等等方面。下面为您介绍从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时代的艺术精品。
  • 17世纪法国欧洲精美瓷器鉴赏
  • 德国柏林有一座现存的巴洛克式的雄伟的宫殿,它是十八世纪初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的王后索菲‧夏洛特委托建筑师Arnold Nering设计的。在1705年夏洛特去世后,为了纪念她,腓特烈一世将宫殿和附属产业命名为“夏洛滕堡宫”。此后几经扩建。
  • 相隔万里却遥遥相望,风情迥异又脉脉相吸。东方与西方,人类文明演绎出的两个世界,千百年来总是发生着丝丝缕缕的联系。而东方的古代中国,在历史上曾经作为万国来朝的世界中心,一直是教人神往甚至狂热的国度。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地球的“成长史”竟然是这样的?!科学家终于承认,史前大洪水真实存在,难道《圣经》中记载的是真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