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在一堆灾难中催生《星际大战》 导演诉说追梦背后辛酸

【大纪元2017年12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裴晏编译报导)人们都喜欢听关于“反败为胜”的故事,因为它特别能激励人心、启发人向善、勇于面对挑战及突破自我。《星际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的奋斗过程本身就是ㄧ个感人的故事,却很少受到大众关注。大家只专注于他后来的成功,其实,他道道地地是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来看看他如何反败为胜。

一部影片改变好莱坞电影生态 更改写了他的一生

首部《星际大战》的诞生过程非常地崎岖,也非常地坎坷,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而且这些灾难的“精彩”程度不亚于影片的内容,如果“精彩”也能用来形容五花八门的灾难的话。

当时,卢卡斯一人独自揽下写剧本和执行企划的重任,却在筹措资金时到处碰壁,他苦苦找不到慧眼视英雄、愿意相信他的“伯乐”。

后来,由于他拍摄的《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票房相当成功,电影公司才勉强答应出资拍片预算不高的小制作《星际大战:曙光乍现》,因为极度不看好所以还同意将影片版权送给卢卡斯。对照后来这部影片惊天动地的成功,对方可能捶胸顿足、后悔莫及吧。

虽然有人愿意提供资金,但是连制作人也不看好这种科幻故事。制作人会支持的条件是,以后要替他拍片。最后卢卡斯只能被迫接受预算低得可怜的片约和低廉的片酬,这一切的让步只为成就他的信念——相信这个故事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卢卡斯曾说过:“永远记得专注你的梦想,梦想决定你的命运。当人们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时,你就是在往对的方向迈进。”

2017年4月13日,适逢《星际大战》系列电影40 周年,马克·汉米尔(Mark Hamill,左)和乔治·卢卡斯(右)于佛州奥兰多出席星际大战庆典(Star Wars Celebration 2017)。 (Photo by Gustavo Caballero/Getty Images)

史上最卖座票房的影片 却是从“被羞辱”开始的

筹备第一部片《星际大战:曙光乍现》时,卢卡斯每踏出一步,都会迎来更多挫折,而他的步伐却只有更坚定,没有退缩。这部影片在一片质疑声浪中被他一步步催生出来。

他写的剧本没有任何电影公司有兴趣,被批判得一无是处,因为他们说“没有观众会喜欢科幻小说、那是骗小孩的故事!”、“人物角色太稀奇古怪了!”、“这种故事太不切实际了,没人看得懂!”当然还有更难听的话,很多人直接就丢下一句“你疯了吗?”

但是,再多的羞辱和看笑话,都只是让卢卡斯更相信:“这部电影即将改变好莱坞”。

困难重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资金到位就万事吉祥了吗?没有,更具灾难性的挑战还在后头呢。

一开始拍片的过程,就好像它注定要失败一样——所有的灾难接踵而来,目不暇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拍片过程本身简直就是灾难片的写照。

卢卡斯需要的特效团队一个也找不到,好莱坞没有一个视觉特效艺术家,他必须得从零开始,打造一个特效工厂。

拍片时,电子设备故障更是家常便饭,再加上剧组人员受伤发生意外也是司空见惯。

在开拍前一周,整个拍摄现场还被一个暴风雨肆虐,造成一团混乱、惨不忍赌。

因为没钱再制作新道具,他只好用别的片场用过的二手戏服和道具,或跟别的摄影棚借道具,结果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

工作团队拒绝加班和超时工作,所以他得精准抓紧时间拍下每一个镜头,连团队自己人都不看好这部电影,没有人有他的热情。甚至包括几乎每个演员在内,没有人相信这部电影会成功,他们认为这部片票房失利是很正常的。

影片上映前 排山倒海的压力几乎压垮他

但是,在所有人不看好甚至冷潮热讽的窘境之下,总是被人泼冷水的卢卡斯仍然坚定不移,自始至终信心十足地勇往直前,克服所有困难,让影片如期上映。

每一天,关于这部影片将注定失败的迹象越来越多,要一夜之间扭转态势似乎是不可能发生了。越接近影片上映的日子,卢卡斯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几乎到要崩溃的地步了。

他是个天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自己的人,所以无法表达清楚他心中的梦想和创意,没人知道他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他看完剪接后制完成的第一个版本,却感到空前的失望和沮丧,因为它并没有达到他本来的预期。于是,他延迟上映日,努力修改,造成预算超出40%。

影片要上映前,电影公司不知道如何行销这部奇怪的影片,所以他们放弃作任何行销活动。

《星际大战:曙光乍现》终于在1977年5月25日上映。第一轮只在35家戏院上映,是那一年最糟糕的记录。

任何人都想像不得到的是,这部影片的口碑竟然迅速传开来,甚至被看过的观众赞誉为“每个人一定要看的电影”。后来票房不断上升,直到成为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周边商品价值达数十亿美元,目前已经累计达到全球270亿美元的经济产值。

卢卡斯勇往直前的故事应该可以列入文化类“反败为胜”经典排行榜前三名了吧!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