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正述】夏之七:万国共主

神传文化之中国历史正述(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204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夏朝:帝禹时代之三

万国共主

大禹践天子之位后,遵循古制,踏上了巡狩天下的长途。所谓巡狩,是指天子定期巡视四方诸侯所镇守的地方。帝禹第一次巡狩是南向而下,直到淮水之畔的当涂山,在这里帝禹大会诸侯,史称涂山大会。

史书上记载了涂山大会的盛况,有万国来朝,执献玉帛。诸侯们按建国大小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种等级,按其等级的不同,所执玉帛亦有不同,玉分五玉,亦称五瑞;帛有三色,用以铺在玉的下面。精美的玉器是最为贵重的祭祀神明和祖先的礼器,帛是也众多丝织品中最为高贵的。大大小小的国君们执献玉帛朝见大禹,在他们的身后,风中翻动着以龟蛇为图案有着垂饰的旗、以熊虎为图案饰以羽毛的旗。在这场隆重的大典上,夏人们再次奏起《大夏》之乐。六十四位舞者在铜钟、石磬、竹籥的合奏中起舞。他们头戴白鹿皮精制的冠,穿着白色丝缯裁成的上衣与下裳,上衣稍袒,展露出华美的锦衣。他们一手执羽、一手执龠,用舞蹈来敬拜天地,礼致八方来宾。

好一派庄重,好一派祥和,好一派质朴的赏心悦目。对于散居中原的各诸侯国君和部落酋长而言,大夏的乐舞,就是另一轮文明的启蒙,这是一个值得神往和纪念的时刻。华夏正声和雅乐又添新的篇章,华夏文化又有了全新的内涵。

涂山大会,《钦定书经图说‧大禹图》。(公有领域)

而在唐人马缟所编篡的《中华古今注》中,还记录了一个神奇的场面。在涂山大会上,突然刮起大风,雷声大作,云中显现出数万天兵天将,有的身穿金甲,有的身穿铁甲,还有一种不穿盔甲的武士,但以红绢系在额头上。原来是海神率领着他的人来朝见帝禹。后来,秦始皇巡狩至海滨时,也曾有海神前来朝见。

早在大禹治水时,就有黄龙来朝见大禹,此时又有海神来朝见帝禹,这是因为,在人神同在的上古之世,帝禹不只是万国之共主,亦是山川之神主、天下之共主。

帝禹治理天下,同他治水一样辛劳。史书上记载了帝禹最后一次巡狩一直到达江南的大越。这一次巡狩的途中,帝禹举行了封禅大典。封泰山以祭天、禅会稽以祭地。位于大越之地的会稽山是帝禹此次巡狩的终点,本名茅山,帝禹在这里大会诸侯,考核诸侯群臣之功,赐爵于有德者,晋封于有功者,“恶无细而不诛,功无微而不赏”,这就是“会稽治国之道”。也因此,帝禹将茅山更名为会稽山。此外,帝禹在这里接见高年大德的耆老,听言纳谏、征集书籍,重新确定并统一了重量、容量等的计量,又教民造井,定下诸多美政与法度留传后世。

如上章所述,乐治天下的上古之世,同时是以礼、政、刑为治国的辅助。帝禹定下了贡赋制度、五服制度、会稽考功等诸多美政与法度的同时,也定下相应的刑政去保证这些美政与法度的实施。破坏法度的人则要受到刑罚的处置。

然而,南方巨人族的首领防风氏桀骜不驯,不听号令、不聆教化,抗命不朝涂山大会。宗主国与从属国之间的关系是与天道相对应的人间秩序的展现,可不是仅仅靠人为的规矩而成的。防风氏的妄为绝不是一件小事。为了确立人间秩序和礼法,大禹下令处防风氏以极刑,以儆天下诸侯。由于防风氏足足有三丈高,行刑之人够不到他,得筑起高大的土台才能完成行刑。这土台就叫刑塘,有史料说其遗迹在山阴县北一十五里。

千年后,吴国攻打越国,在会稽山上发现一副巨人骨,光是一截大腿骨就得用一辆车才能装载。吴王派使者去鲁国,把骨头拿给博学的孔子看,问孔子:“请问这是什么骨头,竟然这么大?”孔子描述了涂山大会发生的事,并说:“这应该就是当年防风氏的大腿骨了。”

说起巨人,在古书中有不少关于巨人国的记载,如《山海经》中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大秦国人,长十丈”。还有追日的夸父、舞干戚的刑天、与黄帝大战于涿鹿的蚩尤,都是身长数丈、上古时代的巨人。

防风氏的一截腿骨在战争中无意之间被发现,证实了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巨人族确曾生活在地球上。

清朝吴任臣注《山海经广注》之小人国插图。(公有领域)

其实,古今中外,类似巨型人类和“小人国”等诸多令人惊诧的发现和记述,一直是史不绝书。凡此等等不解之谜,未尝不可当作一个有趣的思考入口,让人更理性地重新回望人类、地球乃至宇宙的历史。

帝禹巡狩天下,定下传国美政,他的圣德惠泽天地万物,于是在帝禹的时代,凤凰飞来栖息于树上,鸾鸟飞来安家落户,麒麟散步于庭中,百鸟飞来田间帮助耕作。这些神奇的瑞象被记录在史册中,令后世的我们无限神往。

参考文献:
1. 《纲鉴易知录》
2. 《通典》
3. 《礼记正义》
4. 《中华古今注》
5. 《史记三家注》
6. 《吴越春秋》
7. 《越绝书》
8. 《韩非子》

神传文化之中国历史研究组
反馈信箱:zglszs@feitiancollege.org

点阅中国历史正述】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帝颛顼生了穷蝉,穷蝉无德,与弟弟魍魉争夺帝位,使魍魉死于雷泽。结果颛顼将帝位让给堂侄喾,并将穷蝉废为庶人,自此世代沦为平民。
  • 三年后,尧将帝位禅让于舜,舜在正月的一个吉日,于尧的太庙中接受了禅让。舜向上天报告了继承帝位之事,祭祀了天地四时与山川、众神,并接受了四方诸侯的朝拜,将圭玉颁发给他们。
  • 尧舜禹被称作古代的三圣王。神人共在的圣王时代是华夏神传文明中一个令人心向往之的时代。上古三代夏商周继唐尧、虞舜之后而起,其中夏朝便是由圣王大禹所开创。在这一章中我们所要讲述的,正是这上古三代中的第一朝:夏朝。
  • 颛顼帝时共工氏怒触不周山,使地陷东南,引发了一场大洪水。由于洪水一直未得到根本的治理,上古先民自此时常为水患所困。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帝喾之世,又延续到帝尧之世。洪水的规模之大,在《尚书‧虞书‧尧典》中如此记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 帝尧在位七十二年,大禹受命平水土,辅佐大禹一同治水的还有伯益与后稷、夔。诸侯百姓们在大禹的带领下,登高山,跨深谷,伐林开路,凿山疏河,踏上了治水的漫漫长途。
  • 大禹治水,周行天下,丈量大地,同时,还做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给天下山川命名。上古之世,名字被视为万物生命的一部分,事物之名是掌握万物的钥匙,连通着驾驭万物的力量。能够给山川命名的人必须是君王或能沟通天地神明的有圣德之人。所以命名一事牵连深远。大禹治水后因给山川万物命名,被尊为山川神主,背后有着深厚的文明意涵。
  • 舜帝十四年,在隆重的祭祀大典上,乐工们奏起了箫韶之乐。箫韶,又称九韶、大韶、韶乐、九招,是舜帝时的大乐舞,旨在颂扬帝舜之德。这韶乐虽为舜乐,其实也是大禹奉舜帝之命而创作的。当箫韶之乐第一次奏响时,在舜德的感招下,天降祥瑞,连凤凰也从远方飞来,偏偏起舞。
  • 在道德高尚的上古之世,乐是人神沟通的重要途径。改朝换代时,上古圣王都要作乐,以顺应天地之气,达到与天地同和。此外,乐在上古时代还有和万民、广教化的作用。如果说后世帝王是以礼乐刑政来治世,那么上古之世则是一个乐治天下的时代,而礼、政、刑则为其辅助。
  • 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之后,用九州州牧贡献的青铜,铸造了九个大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形胜地理、奇珍异物绘成图册,由能工巧匠仿刻在九鼎之上。
  • 夏朝国祚约四百七十余年,夏朝的领土分域管理和城镇建设发明与治水的历史有密切的关联。夏朝城镇建设,比如城郭、砖瓦、排水沟渠系统等等都是领先的发明,还有中国建筑座北朝南的座向方位的特色也起源于夏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