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现代“银针试毒” 生化核武无处遁形

市大史岛分校“分子生物实验室”研发反恐利器 华裔领导 全美唯一

沈昌辉教授在实验室。(施萍/大纪元)
人气: 38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7年03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萍纽约报导)纽约市立大学(CUNY)史坦顿分校的“分子生物实验室”在全美国独一无二。该实验室正在研发一种侦测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的生物感应器,项目由实验室负责人、华裔教授沈昌辉牵头。

最近,该实验室获得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三年的实验资助,共计64万欧元。“这是CUNY第一次获得北约的资助,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并能和其它国际实验室合作,我们感到很荣幸。”23日,在史坦顿岛分校的办公室里,沈教授对记者说。

“世界上研究这种技术并发表研究成果的实验室比较少,只有德国和瑞典,我们是美国唯一的一家。”

电子显微镜下的酵母菌。
电子显微镜下的酵母菌。(沈昌辉教授提供)
沈昌辉教授使用的仪器室。
沈昌辉教授使用的仪器室。(施萍/大纪元)

 现代版“银针试毒”

沈昌辉领导的“分子生物实验室”共有十人,主要进行细胞基因表现的调控研究,技术应用范围遍布医疗和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这次的“生物感应器”或者“生物侦探器”即是他的创新项目,也是他的老课题。

沈昌辉教授在实验室。
沈昌辉教授在实验室。(施萍/大纪元)

感应器的基本原理是:细胞在收到毒物侵害DNA时会发生修复反应,此时细胞会产生酶或者蛋白质等物质,以便修复DNA,如果把这些物质转化成讯号放大,传输出来,就可以让人们知道环境的变化和CBRN(化学、生物、放射性核物质)的存在。

沈昌辉办公室。
沈昌辉的办公室。(施萍/大纪元)

“比如让执法人员配戴一枚徽章,当遗传物质受到有毒物质侵害发生变化的时候,徽章的颜色发生变化,就知道有害物质的存在了。”沈教授介绍说。

CUNY史坦顿分校华裔生物学教授沈昌辉在办公室,手拿自己的第一步专业著作。
CUNY史坦顿分校华裔生物学教授沈昌辉在办公室,手拿自己的第一步专业著作。(施萍/大纪元)

他们用酵母菌做实验。酵母菌是最简单的真核生物,它的遗传组成和反应途径和人类很接近,所以用它来做试验会得到很实用的相关资讯。这项技术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环保好、成本低。

出钱资助生物探测器的研制,这在北约也很少见。沈教授解释说:“因为北约一般都是资助有关武器方面的研发,最近两年才开始注重侦测和生化武器的项目,尤其我们这样的项目,现在才开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上的生化武器主要包括炭疽菌和鼠疫杆菌等细菌武器,伊波拉病毒、昆麻病毒等病毒武器,沙林毒气、水泡剂,还有不久前杀死金正男的破坏神经的VX等化学武器。

“我一直做细胞染色质结构及基因表现调节问题的研究,我们很多相关的生物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沈教授说。“最近十几年来,恐怖分子的活跃和生化武器的开发,让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利用生物细胞来感应有害物质的存在。”

在未来的三年里,他们要筛选出反应最灵敏的基因,并利用遗传重组技术克隆新的嵌合DNA,并将之转殖入酵母菌内,使其在室温的情况下保存活性长达几个月的时间,然后研发出量化生产的方法。

台英美联合“制造” 成就今日

说起来,北约的这个项目还是源于沈昌辉在英国读博士时的同学缘分。

沈昌辉出生在台湾花莲,从小喜欢生命科学。1994年从台湾中兴大学农业硕士毕业后,他去英国爱丁堡大学读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就是在那里他认识了来自保加利亚科学院的同学。今天这个北约项目就是他们作为同学、同事之间的合作的继续。

1998年,沈昌辉来到美国马里兰州的国立卫生研究院读博士后。2002年,他开始在CUNY史坦顿岛分校工作,目前他是该校的生物学教授、博士导师和系副主任,并领导一个分子生物实验室。

在谈到自己在专业领域中的探索,他认为,是“兴趣和对自己的期许”让他一直沉浸在事业中。台湾“自由的学风”带给他激励和启发,英国的“严谨态度”为他奠定基础,美国的“包容环境”让他成功。

当问到搞遗传基因这一行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时,沈教授回答:“耐心,恒心,不怕失败,忍受孤独。”◇#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