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他洞见维米尔奥秘

丹麦国家美术馆修复部主管约恩‧瓦杜姆专访

丹麦国家美术馆修复部主管约恩‧瓦杜姆教授1994年对维米尔的名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进行了最近一次修复,有颇多心得与洞见。(公有领域,Samira Bouaou/大纪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气: 9535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04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Milene Fernandez报导,张小清编译)他就像悄无声息地走过了一片森林,未留下任何足迹。经过三个月的逐吋检查、清洗和修理,约恩‧瓦杜姆(Jorgen Wadum)教授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辉煌呈现给了全世界。在对荷兰绘画大师维米尔的经典画作进行了最近一次修复后,22年过去,他仍然对她心有灵犀。

“不久前我在(荷兰)莫瑞泰斯王家美术馆,鼻子几乎戳到她眼前,我觉得她还是那么璀璨。”瓦杜姆在纽约弗里克收藏馆(Frick Collection)开讲透视和绘画技法前这样说道。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何以一直那么亮眼?

这幅被称作“北方蒙娜丽莎”的名画,出自17世纪“荷兰小画派”代表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之手,构图也和《蒙娜丽莎》同样简单。画面捕捉到了女孩凝视的目光,但对地点、她的身份,以及她为何戴着这样一只巨大的珍珠耳环,没作任何交代,平添神秘感。问世350多年来,这幅画吸引着一代代观众投射自己的想像。

“这幅画与其说是人像,不如说是‘恋爱’的画像。”在纪录片《银幕展览:戴珍珠耳环的少女》(Exhibition on Screen: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中,收藏这幅画的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王家美术馆(Mauritshuis)馆长埃米利戈登克(Emilie Gordenker)如是说。

围绕这幅画已经有不少小说问世,如齐瓦利埃(Tracy Chevaliers)的同名作品,还有电影和纪录片。只需看看全世界有多少人在学着画她,就知道她受欢迎的程度。

〔荷〕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的名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作于约1665―1667年。
〔荷〕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的名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作于约1665―1667年,(荷兰)莫瑞泰斯王家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瓦杜姆使用外科医生用的显微镜,全神贯注地进行精确修复,延长了她的艺术生命。“我很高兴色料和调和剂没褪色,它们待住了。”他说。

瓦杜姆观察维米尔的每个笔触。“我会半夜醒来,脑海中浮现出画的一些局部,那些笔触,一笔一笔怎样叠加在一起。”

1994年间,约恩‧瓦杜姆在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担任首席修复师时,在清洗《戴珍珠耳环的少女》。(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1994年间,约恩‧瓦杜姆在海牙莫瑞泰斯王家美术馆担任首席修复师时,在清洗《戴珍珠耳环的少女》。(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对维米尔这幅画作,瓦杜姆的一些洞察可能是画家本人都没意识到的,比如,他可以看出维米尔画笔上当年有多少根毛留在了未干的颜料中。

“重整”

瓦杜姆二十几岁时,不太确定自己要做什么,那时他在一家瓷器厂画花纹,觉得很无聊。当时他和女友开车旅行,不想发生车祸,女友不幸罹难。说起他在医院待的三个月,他说:“我有足够的时间让骨折的双臂和双腿愈合,那时我就决定集中精力做些更需要智慧的事。”

时光飞逝,几年之后,他已经在从事大师画作的修复,要修好一幅画,花的时间和他身体愈合的时间差不多。

“古代大师们调颜料的方法迷住了我。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修复损伤,也是去了解大师画作颜料的调制和老化情况,了解怎么会出现损伤,颜料为何开裂、剥落、甚至于全面脱落。即便你能想出各种花哨材料来修补、来重画,你也需要体会,在尊重艺术品完整性的同时能做什么。”他说。

美学价值的保存,艺术史,以及对绘画材料的科学理解,正是这三者的完美组合,让瓦杜姆几十年来兴趣不减。

1994年间瓦杜姆在修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1994年修复中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局部。(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古画修复两大派

颇显神秘的艺术品修复领域,好似由专家执掌的一片封闭天地。不过当瓦杜姆在1994年修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时,他是在一个控温玻璃房里作业的,任凭公众观摩。

整个过程都是透明的。有个国际专家委员会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同时,也不断以对话形式向公众解释——修复者们汲取过去的教训,不想在任何方面引起哗然。

古画修复界有两大派:“南欧派”认为,不必清除所有老化发黄的保护漆(varnish,又称凡尼斯),只要修饰损坏的部分就好,主张将艺术品作为考古文物来对待。而“北欧派”则倾向于清除历次修复时罩上的所有保护漆,尽可能接近艺术家当初想呈现的样貌。

换句话说,南欧派会保留老化迹象,显出岁月之痕;北欧派则将艺术品视为活生生的手艺,只要在处理过程中能够无闪失,就希望将其修复如初。

瓦杜姆解释说,尽管清除保护漆的方法从北到南都是一样的,但尺度上差异很大。“因为,留下的那层保护漆是什么呢?是原来的清漆,还是只是清漆的残留物而已?”他指出,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不可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变得更不可溶,会在将来影响画面品质。

Wadum_p9
1994年修复中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局部。(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20世纪初期,出现一种颇为浪漫的理念,即古代大师的作品应该有种昏黄的调子,就像《蒙娜丽莎》那样,这种理念一直盛行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觉得,古代大师的画作似乎应该挂在那些喝着干邑、抽着雪茄的博物馆馆长的办公室里。”他说。

旷久的争议、激烈的辩论,乃至希望影响舆论的争战,在几个世纪后浮出水面。瓦杜姆说,过去的博物馆馆长们一直对清除黄色保护漆感到战战兢兢,他们担心让持有“雪茄屋”浪漫理念的知识分子们哗然,也担心得罪那些不愿为修复整个博物馆画作埋单的赞助人。

1994年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被修复期间拍摄的局部照片。(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1994年间瓦杜姆在修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19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一直以颓败为美,黄色的保护漆被认为是原作的一部分。”瓦杜姆说。

但黄色保护漆可能损坏画面,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会变得酸性更强。它与颜料的老化不同步,会越来越硬,紧紧抓住颜料表层,会导致颜料某种程度的剥落。

瓦杜姆的目标是安全地清除先前多次修复中罩上的清漆,并尽可能按大师的原意来修复损坏的部分,即便这很大程度上靠臆测。要做这种“整形手术”,并不意味着要用与原来一模一样的材料。

他采用了可逆性材料,将来不需使用强溶剂就可轻易去除。“所以半世纪到一个世纪后,无论你出于什么想法要拿掉我们添加的东西,想做全新修复,你都可以放心去做,原画的颜料全无毁坏风险。”他说。

针孔与绳子之争

作为维米尔专家中的专家,瓦杜姆知道不少关于其技法的观点。他确信大师没有像其他学者说的那样使用暗箱(Camera obscura)——发明家蒂姆‧詹尼森(Tim Jenison)在电影《蒂姆讲解维米尔》(Tim’s Vermeer)中就是这样说的。

“我知道他有17幅绘画在灭点位置有个针孔。”瓦杜姆说,“这里必定是插了一根小针,上面系着一根绳。作画的时候,他可以一手拿着这根绳,确保后退线(消失线)指向灭点。当时许多艺术家都用这个方法,当他们想要保证透视准确,差不多都会这样做。”

单单这种简单的发现,就让维米尔依赖暗箱创造准确透视的说法站不住脚。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画作《音乐课》(The Music Lesson)局部,作于1662—1664年间,上面的针孔清晰可见。(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画作《音乐课》(The Music Lesson)局部,作于1662—1664年间,上面的针孔清晰可见。(Courtesy of Jorgen Wadum)

“有些人因为这个发现挺恨我的,”瓦杜姆说。他写了一篇书评,书的题目是“维米尔的相机:揭开名画背后的真相”(Vermeer’s Camera: Uncovering the Truth behind the Masterpieces),作者是伦敦城市大学教授菲利普‧斯泰德曼(Philip Steadman)。从斯泰德曼的网站来看,他对瓦杜姆的批评不太高兴。

“当你的书名用‘真相’说事,而说的是350年前发生的事情时,你就是在自讨麻烦;我就给他找麻烦了。”瓦杜姆笑说。

在瓦杜姆看来,维米尔绘画形象边缘模糊,并不是因为他透过暗箱的老旧镜头观察对象。他认为大师是用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创造出了令人信服的透视,而不是透过镜头隐约看到颠倒的图像,再加反转、以正确方向呈现在画布上。

瓦杜姆认为,虽然维米尔或许知道暗箱这回事,但可能更多受到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主张的“晕涂法”(sfumato)的影响,从而画出柔和的过渡而不是尖锐的轮廓。

“我认为维米尔是一个精力相当充沛的画家,但对于何时收笔,则迟迟难做决定。他会停下笔,过段时间再回头画。他可以很快拿出作品,也可能画得很繁琐、‘过头’,他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来说,瓦杜姆解释,少女的双眸完美地成为画面焦点,其余部分则多少有点模糊。他认为,维米尔很清楚观众的眼睛会自然找到画面焦点,由此也知道如何引导欣赏者的视线。

“为了让你对这幅画感到更强烈的情感依恋,他模仿了失焦的效果。”他说,“事实上,当我们的目光被吸引着去直视女孩的双眸时,会投射出我们自己的内心状态。”

尽管发现了17个针孔,瓦杜姆对此很谦虚,正如他在采访结束时所说:“年纪越大,你就越意识到你知道的太少了。”

丹麦国家美术馆修复部主管约恩‧瓦杜姆教授2016年2月3日摄于纽约。(Samira Bouaou/Epoch Times)
丹麦国家美术馆修复部主管约恩‧瓦杜姆教授2016年2月3日摄于纽约。(Samira Bouaou/Epoch Times)

约恩‧瓦杜姆(Jorgen Wadum)教授现任丹麦国家美术馆(Statens Museum for Kunst)修复部主管,兼任哥本哈根美术技法研究与保护中心(Center for Art Technological Studies and Conservation,简称CATS)主任。他在1990至2004年间担任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王家美术馆(Mauritshuis Museum, The Hague)首席修复师。有多本艺术技法史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著,并在全球各国开办专题讲座。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译者按:19世纪后半叶以降,藉由“照相术可取代写实绘画”这一颇有迷惑性的主张, 现代艺术堂而皇之的全面颠覆着西方正统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表达体系,它推动画家放下写实基本功、乃至画笔,也带动观众不辨美丑、人云亦云。然而,终归有人会说出那句:“皇帝没穿衣服!”
  • 译者按:19世纪中叶以后,现代艺术的支持者们开始全面颠覆和压制西方正统写实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表达体系,使之完全陷入瘫痪之境,从画廊、博物馆、艺术教育机构到报章媒体,诸多的“权威暗示”带动着大众不辨美丑、人云亦云。近三十年来,现代艺术的公正性开始受到质疑,同时,古典写实与当代写实艺术也勃然复兴,此间,创办于美国的“艺术复兴中心”(Art Renewal Center®,简称ARC)已成为全球艺术界同好研究、交流和竞赛的高端平台。本文是ARC创办人弗雷德里克‧罗斯(Frederic Ross)2014年2月7日对康涅狄格肖像艺术家协会的主题演讲,也是ARC艺术哲学系列演讲的第一讲,通过对一个半世纪以来艺术史的重新审视,不仅申明了视觉艺术为什么要写实的问题,也匡正了伟大画作的定义。今分为五篇发表,各篇标题均为译者所加。

  • 那么,什么才是美术、文学、音乐、诗歌和戏剧呢?在各个领域中,人类都利用自然提供的材料(生活中的色彩、粘土、动作和声音),创造性地结合或塑造成能达致沟通、负载意义的东西。纵观历史,能传达思想、理念、信仰、价值观和共同生活经验的方式一个接一个地被人们发现。涉及视觉艺术时,现代主义者喜欢说:“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来写实呢?前人都做过了。”这就好像是说:“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写东西呢?前人都写过了。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 罗斯认为,现代派的兴起、其对写实艺术的巧言批驳,以及艺术鉴赏的总体萎缩,要归因于“贪婪”。可以说,在拜金的作用下,对艺术的挚爱被抛弃了。“那些大艺术家作品的经销商们一边咬着指甲等着每一幅画画完,一边想着如果画作源源不断能挣多少钱。……”
  • 在我看来,现代艺术从起步时就很激进,今天依然激进。如我们所发现的,现代艺术其实源于共产主义——一种消灭所有形态文化的意识形态。后来所有的“主义”都坚持这样干,直到今天;其支持者要我们不加思考地接受他们的宣言。
  • “我们所从事的艺术被污名化了。”纽约中央车站画室创办人、写实画家雅各布‧柯林斯(Jacob Collins)说。不过在今日艺坛,柯林斯的同道越来越多。当你注视他们的作品时,会无法移开目光,你只感到震撼惊叹。这些作品让你放松、开心,这种感觉正是你期望从艺术中获得的。
  • 库德洛将自己的作画区域置于画室正中央。“当我在这里(作画)时,每个人都看得到我在做什么。”她说。比如,学生们可以亲眼看到她为展览做准备,与画廊老板谈话、商讨价格、包装画作准备“发货”等。除了在课上学习作画,他们也学习怎样卖画,以及怎样应对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的考验和困苦。
  • “我们不会买账,不会的。我们谈论这个问题,问自己想走多远、到哪一步为止,没人真的有答案。如果你听我们对话,你会听到一群人为了做一些美的事情,正在做出牺牲,他们不想做丑的东西。”库德洛所说的这一群艺术家,正在这个看似混乱的世界中追寻着出尘之美。
  • 美国第一名嘴塔克·卡尔森因敢言遭封杀;前美国之音总监之子成保守派媒体斗士;联手川普马斯克坚守媒体真相阵地。
  • 陈云裳福慧双全、进退自如的一生,既有云霞蒸蔚的绚丽多姿,又有光风霁月的明净清爽……是远比娱乐圈的绯闻婚变更适宜年轻姑娘眺望的风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