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控制流感等疫情 同情心比防护重要

在控制疫情方面,染病个体的同情关切,可能比易感个体的自我防护更为重要。(shutterstock)
人气: 14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04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洁云编译报导)在流感或其它疫情爆发时,个人行为可影响到病况,不过可能并不是您猜测的那样:研究显示,在预防与遏制传染病方面,同情关切比规避风险更有效。

佐治亚理工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杰伊洪艾克欣(Ceyhun Eksin)坦承,这一发现违反直觉。他与合作者运用网络化的博弈理论,将健康但易受传染者的切身利益与已受感染者的利益挂钩,观察参与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他们发现,试图保护自己的健康人并不能阻止疾病蔓延,但如果生病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免感染他人,则可以遏止疾病传播。

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受感染者的同情关切带给他人的福祉。

“我们想从个体的角度来了解疾病的变化。”艾克欣介绍说,“特别是,我们想知道个人行为在疾病传播中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发生疫情时,个人行为长远来看会如何影响对疫情的预测和实际走势。”

“在消除疾病方面,受传染个体的关切可能比‘易感’个体的防护更为重要。”

——杰伊洪艾克欣(Ceyhun Eksin)

针对季节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的公共保健计划在最初阶段往往侧重于免疫,以便将个体从“易感”人群中剔除出去;一旦疾病爆发,其重点则转向鼓励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如洗手和避免接触染病者。

艾克欣说,这些措施是否成功,可能取决于个体对感染风险的判断:个体对他们周围的已感染者越敏感,他们就越有可能好好保护自己。

染病者的角色

对传染风险的预测也可能影响已受传染者的行为:如果他们认为自己会传染很多人,他们更有可能待在家中,或在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

艾克欣说:“如果染病者真的想参加工作会议,二人会议是一回事,整个办公室的大会议是另一回事。”

感染者的周到考虑在疾病爆发行将结束时尤为重要,因为这时染病风险有所下降,易感人群和染病人群都会放松警惕。如果患病者坚持上班,可能传染未加提防的易感人群,容易让疾病继续传播。

研究者指,个人行为在人群中有连带关联,“在消除疾病方面,染病个体的同情关切,可能比易感个体的自我防护更为重要,一点同理心在这时都很关键。”

“如果你身边的患病者决定把自己隔绝起来,你就不必采取行动保护自己;但如果你不太知道身边人在做什么,而他们的行为又可能受别人影响,那就可能产生连锁反应了。”

此项研究获得美国陆军研究室(ARL)资助,报告刊登在美国《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

责任编辑:茉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