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论坛 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

人气 16

【大纪元2017年04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温文清芝加哥报导)4月22日,美国华人联合会伊州分会(UCA-IL)在奥黑尔机场附近凯悦酒店举行“中国父母,美国孩子”亲子教育论坛,多位专家到场讲座,并与200多位现场观众互动,探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主办方合影。(温文清/大纪元)
主办方合影。(温文清/大纪元)

了解青少年三方面情绪需求

“当孩子跟你说,要去朋友家Sleep Over(过夜)时,你往往会告诉他,‘明天一大早还有游泳课,不能去!’当他说要跟朋友一起玩,你又会说,‘不行,你还有钢琴练习’。我们把孩子的日程塞的满满的,让他们没有时间去结交朋友。”“而当孩子长大了开始玩电脑游戏,家长又会说,你怎么在这打游戏,不去跟朋友玩呢?”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来自巴尔的摩的李佳信慈惠基金创办人李秋波以形象的生活实例向家长说明,如何照顾好孩子三方面的情绪需求——安全感、身份认同、及自我价值。

他表示,孩子们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结交朋友,这是“身份认同”情绪需求的一部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而对于“自我价值”,华人家长的理解常常是,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事实上“自我价值不在于我们做什么、多成功,而是在于我们是谁 ”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李秋波表示,家长应该给子女“无条件的爱”,接受子女的缺点,不要对他们抱有不现实的期望,让孩子感觉似乎永远达到不了家长的期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同时要把子女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不要和其他子女或同学比较。

李秋波当天还分享自己的切身经历,儿子佳信在一次车祸中意外丧生,在极度痛苦中他感悟到第一代移民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独特挑战,2015年他成立李佳信慈惠基金,致力推动对亚裔后代成长的支持。

沉重的话题:青少年抑郁症及自杀

“康奈尔大学在1999-2006年间的21起校园内自杀事件中,13个为亚裔;MIT有16%的亚裔学生,但过去15年间的学生自杀事件中42%为亚裔。”

“亚裔产生自杀想法和尝试自杀的比例高过白人,而15~24岁的亚裔女性在所有族裔中自杀死亡率第2高。”

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精神病医学教育副主任贾斯汀‧陈(Justin Chen)以一组数字向人们提出青少年抑郁症及自杀问题的严重性。他以自己治疗的一位华裔学生举例,18岁的华裔女孩Teresa是个完美主义者,高三时担心自己如果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前途,“不是哈佛就是汉堡王” ,这种两极的思维带给她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最终不得不入院治疗。

他表示,“虎妈”式的教育方法,“不拿第一就是失败”的思维方式,显示出华人对成功的定义比较狭窄,而在追求所谓成功的同时,却容易忽视了其背后的代价。陈教授列举出亚裔学生主要面临的心理健康挑战包括:离开父母、自尊心受挫、文化冲突、及身份认同。

而如何帮子女面对这些挑战呢?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或他人的类似成功经验、言语上的说服、设定并实现目标、亲友的支持、积极面对失败从中学习,这些都是帮助建立信心的途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父母与子女的沟通。

麻省总医院精神科医生朱丽安娜‧陈(Juliana Chen)随后为大家播放纪录片“寻找卢克(Looking for Luke)”,该片围绕哈佛大学华裔高材生唐章浩自杀的不幸经过,以访谈形式记录下亲友在他去世后的感受、经历和对他自杀原因的探寻。

片中唐章浩的父亲不停翻看儿子的日记,试图理解他为什么会自杀,因为他一开始根本不相信儿子会患上抑郁症。影片最后他说,自己意识到,一个人可以在所有方面都很成功,但仍然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唐氏父母也在一封公开信中说:“我们在过去两年努力想从儿子的日记中去更深的了解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抑郁症有多么严重,以及他如何努力摆脱它。回顾过去,我们可能忽略了他挣扎的一些表现。如果我们当时警觉些,结局可能有所不同。透过这部片子,我们希望家长、老师、同学更多关注我们的孩子和所爱的人,让更多的人关注精神健康,让悲剧不再重演。”

影片令不少在场观众潸然泪下,也引发家长们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探讨。一位观众分享道,自己和长子聊天时,提到另一个孩子很成功的故事,平时看起来很自信的儿子突然打断他说“Dad Are you comparing me?”(爸爸你是在拿我和他比吗?),令这位父亲大吃一惊,他才意识到,父母要对子女的感受更加敏感才行。

另一位家长则提问抑郁症有何表现,陈医生回答,包括没有食欲、睡眠障碍、无精打采、无法集中精力,或是常说自己没用、什么都做不了、是别人的负担等,都是抑郁症的表现,甚至如果提到自杀,这已经是严重抑郁了。

陈教授补充道,对西方孩子来说,常见的表现就是成绩下降,但对听话的华人孩子来讲,不一定在成绩中表现出来。一个简单判断方法,如果你直觉感到孩子“不一样”,就要跟孩子沟通,而且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用批判式(Judgemental)的口气。

美中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创办人伍育贤博士在下午的环节分享经验,介绍美国名校更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包括注重兴趣、能力的发展而非成绩、会深入思考的学生,以及不怕走出“舒适区”(comfort zone)等。

最后的讨论环节由李秋波主持,伊州第一位华裔议员马静仪、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小学教师Elaine Zhou、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大三学生、私人健身教练Jason Jiang分别分享作为第二代移民,如何打破族裔偏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责任编辑:唐明镜

相关新闻
美国大学橄榄球季后赛 密歇根狼獾队夺冠
美密歇根州女子赢得300万美元彩票
节日游行 美众议员希望法轮功多传播真相
美密歇根居民再收到来自中国不明种子包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