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必解育儿千愁

与心灵共鸣的图画书──绘本(十八)

作者: 刘如
读书是一种人生的乐趣,读出乐趣,读出领悟,这才是读书的意义。(Pixabay )

读书是一种人生的乐趣,读出乐趣,读出领悟,这才是读书的意义。(Pixabay )

font print 人气: 118
【字号】    
   标签: tags: , , ,

日本国语的学习,过于注重文句读得是否准确与流利,反倒障碍孩子理解内容,成了厌恶国语学习的要因,这位日本妈妈发现,引发孩子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方为顺利完成每天音读作业的窍门,更是国语学习的根本目的,那么,如何让孩子对内容产生兴趣呢?

一篇课文的启发

这位妈妈,看到孩子不停地读错,又被自己不厌其烦地纠正,情绪总是焦虑,她突然意识到,这样的学习对亲子双方,都是折磨和痛苦,孩子在这样的怕读错的不安压力下,反倒不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内容的理解上,这样一来,即使读得很流利,并不等于读懂了课文,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多年绘本教育的经验,使她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改变观念,换条思路想问题,一定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这才是上策。于是她开始思索,如何让国语学习变得有趣,简单的办法到底在哪里。

她说,恰好那时,孩子正学到《たんぽぽの知恵》(蒲公英的智慧)。正如文章的题目所言,讲的就是たんぽぽ(蒲公英)为了传承后代,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智慧。是一篇讲解植物生长和繁衍特性的说明文。如果只是像完成任务似地朗读下来,不停地注意哪里读错了,不要说孩子紧张,无法关注内容到底说了什么,就是作为孩子音读监督人的自己,也无法好好注意内容,于是,她放下了对孩子读得是否正确的执著,只是静静地注意听孩子所读的内容。

这篇课文,从她小时候上学就已经读过,今天放下一切目的,静静听孩子再读,不知为何,由于不在意读得是否正确,反倒若有所思,注意到小时候没注意到的地方,不自觉地发出了这样一句感慨:哦,原来,蒲公英在变成棉毛状之前,要一度先倒下啊!

这原本是她的一句自然而然,不带任何目的的感慨,没想到孩子听后,突然吃惊地看着妈妈,之后立即往前翻书,找刚才前边一页读过的地方,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

妈妈突然反应过来,就是这个状态,她要的就是这样的孩子自发地入迷读书的样子。这才是读书的意义:读出乐趣,读出领悟。这才能读好书,才能真正做到爱好学习国语。

一旦读出乐趣,音读的准确和流利,自然会在反复轻松地阅读过程中跟上,甚至连学校要求的读出感情,读出节奏等等完美地要求,也能跟上。如同水到渠成。

莫忘读书的乐趣和初衷

读书原本应该是一种人生的乐趣,写书写文章的人也是为了让人学到知识,或者告诉人什么领悟而写,只有不带任何任务和压力,静静地轻松地读书,才能不受干扰地读下去,读出自己发现的有趣的或者让人有启发的东西,从而牢牢记住书的内容,一旦读到什么有感而发,那就是自己的东西,很难忘记,也会很开心,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会思索,会高兴,会受到启发等等。

学习国语,为的就是将来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或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引导孩子学习国语,做音读的作业,就不能忘记何为真正的读书,不能理解内容的音读做法,都是障碍,切莫本末倒置。

纠正错误限于两次 感想为重

从那以后,她再听孩子读课文,把纠正读错的次数限定在两次以内,即使听出读的汉字好像有点怪,或者词语停顿的地方不太对,她也让自己耐心地听,不再轻易打断孩子,一一指出读错的地方。

尤其是刚开始读新的单元,她非常注意,只是静静听孩子读,注意内容本身,只说自己听后的感想,哪怕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感想,她也会积极地说出来,并且只是给孩子启发,作为自由的交流,引起孩子对内容的关注和兴趣。

不仅如此,她还说,对孩子而言,妈妈的感想就是妈妈非常享受自己读课文的证明,妈妈不仅好好听,也很快乐,孩子会因此受到鼓励,会更愿意好好读课文,觉得那是他的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既然监督孩子完成每天的音读作业是一件必做的要事,时间反正投入进去了,大人不如让它变成一件彼此都很享受的趣事,变成亲子互动,相互交流的良好机会,这样岂不更好。希望这位妈妈从绘本教育得来的智慧──让孩子读书读出乐趣的做法,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启发。

绘本教育能启发国语学习,那么跟数学又有什么重大关联呢?让我们下期再续。◇

(点阅【与心灵共鸣的图画书──绘本】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传,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位乐官名叫伶伦,他走遍千山万水,一直到了昆崙山北,从那儿的峡谷中选取了最均匀最好的竹子,把它们断开来做成十二竹筒,以此吹奏。那声音就像雌雄凤凰的鸣叫一般,而十二竹筒的音阶也就成了人类的十二音律。
  • 匆匆人生,舍得之道总贯穿期间。舍与得不就像天与地,水和火一样吗?相互对峙下又彷如共一。(Fotolia)
    这辆宝蓝色的福特,忠心耿耿跟着妈妈,竟然也有20年光景了!时光悠忽,它除了见证我们七个的成长,伴着爸妈孙子们度过许多欢愉的孩提时光,渗透了妈妈东奔西跑为家忙的汗水,还有更多更多悲喜交织的回忆。
  • 一八七三年四月间的某个迷雾遮天的早晨,一艘自加拿大“纽芬兰岛”康赛普逊湾启航的蒸汽动力三桅帆船“雌虎号”(Tigress),正铆足全力从分散在拉布拉多半岛外海的浮冰和冰山之间通过。
  •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记忆中,常常会被妈妈在恶梦里的喊叫声惊醒。长大之后,我才知道,在妈妈20岁那一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她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恐怖者的袭击:十几个荷枪实弹的“革命民兵”突然闯入她和爸爸的住所,进行翻天覆地的抄家,并把无辜的爸爸押往监狱。那时候,还没有我。妈妈没有想到,从此之后恐怖种在了她的心里,令她在长达几十年的岁月里恶梦连连。
  • 孩子们一直以为只有大声骂人的,才是赢家,可以让人害怕的,才是主导者;却看不懂,那些大声骂人的话,像一把乱射的箭,刺伤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
  • 《日常蓝调》插图,徐至宏作品。(大块文化提供)
    鸢嘴山一直在这里,赤裸裸的面对着我,毫无粉饰,反倒是我自己抱着复杂的心打量着它,误解了它,甚至赋予它危险的标记,怎不心生惭愧。
  • 姐姐倔强的个性造成现在离我们那么远,想到这,就想起小时候唱的那首《离家几百里》的美国民谣,姐姐真的嫁到遥远的美国,应了母亲说的,筷子丈量的距离。
  • Katrin Gutmann在汉堡开了两家连锁印度餐厅,她今天是听了朋友的推荐专程从汉堡赶来柏林观赏神韵的。她表示,当大幕一拉开,她立即就被带入了另一个世界,“我现在的感受完全不同,完全被带进(节目的意境中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我自己,后来就被带进(节目的)情境中了。那是完全不同于人类的另一个境界。”
  • 作为大法修炼者的我,是一个为学生负责的老师,为工作尽责的员工。因为法轮大法的修炼,最低要求就是在常人社会中做一个符合真、善、忍标准的好人。
  • 《仲夏夜之梦》──〈仙女舞蹈〉,奥布朗、提泰妮娅和帕克与跳舞的仙子,威廉.布雷克(Blake)约 1786绘制。(维基百科)
    我要趁提泰妮娅睡着的时候,把那种花的汁液点在她眼皮上。她一睁眼,就会深深爱上第一个映进眼帘的东西,不管是狮子还是熊,或是爱干涉人的猴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