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为什么儿时不孤寂 成年后就可对孤寂免疫?

文/伊丽莎白‧蒂林哈斯特 陈洁云 译

人气: 2017
【字号】    
   标签: tags: , ,

美国众议院新近通过了废除奥巴马健保法案的决议,共和党人提出的“美国人健保法”以降低保费为目标。其实,要控制医疗开支还有其它办法:致力解决孤独的心理问题,就可以带来非常显着的变化。

内心孤独的人对医疗有很大需求,对医保系统是很大挑战。孤独寂寞会损害免疫反应,使人们更易罹患严重疾病,如心脏病和中风。

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孤独寂寞的人更容易过早死亡,其风险等同于吸烟和超重100磅,其中又以65岁以下人群风险最高。而孤寂的人去看医生并不只是为了看病,他们也非常渴望社交。

虽然孤独已被视作大众健康的一个严重隐患,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的讨论还远远不够。

作为一名诊治孤独引发的心理问题的临床医生,我已认识到,如果不先了解孤独的原因,就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不仅仅是与社会隔绝

虽然与社会隔绝是个重要的风险因素,但有人陪伴未必能防止孤独,正如独居不一定会导致孤独。

例如,婚姻不幸福的人,如果配偶与之很疏远、甚至是受到配偶拒斥,他/她可能会有孤寂感。孤寂不是孑然一身,而是感觉不到对方存在的意义。关键在于内心的体验。

有些人独处时也很充实,正如英国心理分析师唐纳德‧温诺科特(Donald Winnicott)所解释的,这样的人内心从未孤独。

快乐的妈妈背着女儿在公园里。可爱的女孩,妈妈在户外玩耍。.
好妈妈并不完美,但会非常关心孩子、珍视他们。这些内心满足的孩子无论去到哪里,都会不断感觉到妈妈的关怀体贴。(Fotolia)

保护其心灵的是童年经验,按温诺科特的说法是“有个够好的妈妈”。好妈妈并不完美,但会非常关心孩子、珍视他们。这些内心满足的孩子无论去到哪里,都会不断感觉到妈妈的关怀体贴。

但是很多人并不那样幸运。众所周知,童年时期受过虐待的人到成年阶段更容易虐待配偶。同样,孩提时期被忽视的人成年后也很有可能重演他们的经历:幼时就觉得孤单、少人关心,成年后的他们也有同样的感觉。

长期孤独可能是幼时受到大人忽视的结果。这种忽视往往是他人觉察不到的。一个孩子或许是在一个表面上看来一切正常的家庭中长大,但如果不能从母亲那里获得需要的爱和关心,他仍然会感到孤独。

我们会陷入旧的模式,因为这种感觉太熟悉,也许是表现对父母的忠诚的一种方式,他们曾经是我们的一切。

父亲当然也重要,他们可以减轻、也可以加重母亲的影响。但由于照看孩子通常以母亲为主——特别是对小孩子而言,她们最能纾解孩子的寂寞,也最能让孩子变得情感脆弱。

抑郁、内敛的妈妈不太可能给孩子提供什么情感支持,即便需要她做的事她也都做了。如法国精神分析师安德烈‧格林(Andre Green)所说,有时妈妈会如此抑郁,她与孩子的关系会形同虚设。

有时妈妈可能和孩子很疏远、不顾孩子的想法和感觉,完全不了解孩子,使其情感上得不到满足而陷于孤独。

幼年时想接近妈妈却没成功的孩子,长大后对发展亲密关系也会不抱希望。有时候,绝望的心态有神经方面的基础:早期受到严重忽视的体验会阻碍负责乐观的神经元的发育。

受忽视的体验可危害心理健康数十年

“相由心生。”孩提时情感上受忽视的人可能作出相同举动,让自己对孤独的期望有如“预言成真”。

缺乏关爱的孩子一般会责怪自己。长大后,别人不需要自己的羞耻感可能挥之不去,也可能他们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来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却步。

(gpointstudio/Shutterstock)
缺乏关爱的孩子一般会责怪自己。长大后,别人不需要自己的羞耻感可能挥之不去,也可能他们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来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却步。(gpointstudio/Shutterstock)

有些人还不只是却步。他们似乎会固守寂寞,为此也坚持与世隔绝。这方面,神经生物学机制可能发挥作用,因为孤独会激活“打或逃”(fight-or-flight)反应,使人对“威胁”过于敏感,更有可能以恐惧或防御心态回应他人。

心理因素也很主要。如果孤独是你对与妈妈关系的最强烈感觉,你可能会固守孤独感,因为这种感觉与她联系最紧密。无意识中,有些人可能不愿放弃隔绝和孤独状态,因为这就像一种与疏远的妈妈共同拥有的私密空间。

当然,我们都可以问:“为什么要抓着这种状态不放呢?”

这样说吧,我们人并不总是那样理性。幼时与父母的关系会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多数人还会一遍遍地重演这种关系中令人苦痛的部分。我们会陷入旧的模式,因为这种感觉太熟悉,也许这也是表现对父母忠诚的一种方式,他们曾是我们的一切。

苏格兰精神病学家W‧R‧D‧费尔班恩(W.R.D. Fairbairn)认为,没有什么比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更能激励人的了。没有人愿意选择痛苦的关系,但如果这是小时候的境遇,那就是他拥有的,也会是他抓住不放的。痛苦的关系聊胜于无。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Harry Harlow)做过一项引发高度争议的实验,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哈洛首先让一群刚降生的幼猴远离了母亲,使它们陷于恐慌,然后给每只猴子两个选择:一个母猴布偶和一个电线缠的母猴,后者手里拿着装食物的瓶。小猴子们更喜欢可以依偎的布猴;每只幼猴都紧抱着自己的布妈妈,即便没有食物。孩子们也有被爱的需要,即便他们受到伤害。

就是受到虐待,孩子们也爱他们的父母。被父母忽视的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使他感到深深的孤独,那就是他拥有的,也会是他抓住不放的。

一个人越是缺乏母爱滋养,就越会感到有此需要。如果妈妈让自己有被爱和安全的感觉,离开妈妈并不是难事;而如果妈妈好像总是在情感上让自己“若隐若现”,要与妈妈说再见就困难得多。

There is a lonely Asian man sit and see.
我们需要更仔细地考察孤独的成因,考察曾让人们感到很痛苦的特别依恋。(shutterstock)

有些人或许会坚持与世隔绝,因为这最贴切地反映了他们儿时的情感体验。长期的孤独或许显示了某种“依恋障碍”,即对抑郁、内敛或拒斥自己的妈妈的长久依恋。

如果长期的孤独是来自于童年受忽视的经历,社会援助或许不太能凑效。我们需要更仔细地考察孤独的成因,考察曾让人们感到很痛苦的特别依恋。这样,我们就可以设法解决问题的根本,而不仅仅是着眼于改变其独自一人的状态。

本文作者伊丽莎白‧蒂林哈斯特(Elizabeth Tillinghast)博士为精神病学临床副教授,现任教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分析培训与研究中心。本文原载“对话”(The Conversation)网站。本文代表专家观点,不反映本社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