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写实艺术沙龙—ARC年展纽约举办

font print 人气: 58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05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Milene Fernandez报导,张小清编译)久负盛名的、也是全球唯一的写实艺术大赛——艺术复兴中心(Art Renewal Center,简称ARC)沙龙,于5月13日至6月1日在纽约曼哈顿萨马冈帝俱乐部(Salmagundi Club)向公众展出了本年度的获奖作品。展览落幕后,全部获奖作品仍可在官网浏览。

不同于聚焦名家和艺术品销售的艺术展会——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双年展、纽约弗里兹艺术博览会(Frieze Art Fair)及迈阿密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是规模更加盛大的艺术竞赛。虽然它也展出待售作品,但其主要宗旨还是延续“巴黎沙龙”(Paris Salon)和伦敦王家艺术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传统,致力倡导视觉艺术领域的卓越表现。

艺术复兴中心由著名收藏家弗雷德里克罗斯(Frederick Ross)创立于1999年,18年来已成为复兴写实艺术的先导。沙龙展迄今已举办12届。本届评委会的11位成员中,有博物馆馆长、艺术史家、杂志编辑、出版商,也有学院与写实画室的创办人以及著名画家。共有63国艺术家的3,100件作品报名参展,其中82幅作品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具象、最佳肖像、想像现实、社会评论、风景、静物、错视画(trompe l’oeil)、素描、雕塑等等众多奖项。

2017年5月12日,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国际沙龙展在纽约曼哈顿萨马冈帝俱乐部(Salmagundi Club)的开幕酒会。(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2017年5月12日,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国际沙龙展在纽约曼哈顿萨马冈帝俱乐部(Salmagundi Club)的开幕酒会。(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据艺术复兴中心首席运营官卡拉L罗斯(Kara Lysandra Ross)介绍,自2010年起,沙龙展报名作品的数量每年均以十位数的百分比增加,今年更比去年增长25%。

中心创办人弗雷德里克‧罗斯除了拥有19世纪绘画的宏富收藏,也是研究19世纪法国油画家威廉布格罗(William Bouguereau)的专家。他在致辞时表示:“最好的艺术能让人落泪、抓住你的内心情感,它的美势不可挡,可以瞬间打动你、将你完全吸引住。”

颇为挑剔的艺术眼光

前来参观的艺术家们也就展出作品和记者交流了一些不同看法,如有些画作是否太像照片,创作构思是否应更注重涵义,以至展品整体上是否有点像“大喊大叫”(shouting out)、缺乏沉静柔美令人回味的特质等。

卡拉罗斯坦承,这与看照片评选作品的机制有关——报名艺术家需通过电脑发送作品图像:按照片画出的作品,在电脑屏幕上看起来效果更好,不过可能缺少通过写生观察呈现出的细腻微妙的绘画性。受侷于科技手段,作品遴选上存在偏颇是可能的。

不过,展览中终究还有因沉静的古典美而吸睛的画作,应是模特写生辅之以想像的作品,最突出的要数获沙龙展荣誉提名的《浴者》(Bather)。

《浴者》(Bather),2015年,Joshua LaRock作,亚麻布面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荣誉提名。(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浴者》(Bather),2015年,Joshua LaRock作,亚麻布面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荣誉提名。(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十字路口的写实艺术

自从各种现代派艺术思潮纷至沓来,特别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艺术的去技巧化主导了西方艺术院校,继而影响到公众的审美观。虽然今日世界的信息资讯比任何时代都发达,但就视觉艺术领域而言,传统价值显然不是主导。“我们处于黑暗时期。”艺术复兴中心的姐妹组织“达‧芬奇计划”(The Da Vinci Initiative)负责人曼迪‧贺尔伦尼奥斯(Mandy Hallenius)如是说。该计划也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以培训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写实功力为宗旨。

令人欣慰的是,艺术复兴中心成立18年来,不懈发声呼唤写实艺术的回归,同时有理有据地反驳现代派艺术观念,卡拉‧罗斯表示,如今有成千上万的艺术家以其创作实践响应复兴艺术传统的理念,还有同样众多的艺术家在该中心认证的多个艺术院校学习。

2017年5月12日,艺术复兴中心首席运营官卡拉‧L‧罗斯(Kara Lysandra Ross,中)于第12届国际沙龙展开幕酒会。(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2017年5月12日,艺术复兴中心首席运营官卡拉‧L‧罗斯(Kara Lysandra Ross,中)于第12届国际沙龙展开幕酒会。(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活跃于1667—1890年间、每一年或半年举办一次的“巴黎沙龙”,曾经是西方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盛事,如果将艺术复兴沙龙展看作新时代的“巴黎沙龙”,或许可以从历史中获得一些借鉴。

“巴黎沙龙”作为法国唯一的主流艺术展,由于标准非常严格,落选率也极高——1863年著名的“落选者沙龙”(Salon des Refusés)即由此而来。而这种严格,也深深影响到当时写实艺术家们的创作方向。艺术复兴中心的方向则显然不同,除了评选上依赖电子技术,也致力于在作品质量方面更兼容并包。

2017年5月13日,艺术复兴中心第12届国际沙龙展在纽约开展。(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2017年5月13日,艺术复兴中心第12届国际沙龙展在纽约开展。(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何妨想像,随着写实艺术的复兴,更多的文化机构和博物馆(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能与艺术复兴中心合作,或独立举办崇尚高超写实技巧的写生艺术作品沙龙。或许,作品遴选方式及奖项设置的变化,能促生面貌不同的沙龙展,激发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多动人心魄的艺术作品。

继纽约展出后,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还将移师西班牙巴塞罗那,于9月22日至11月26日在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MEAM Museum)展出。

《变形》(Transfiguration),2016年,Joseph McGurl作,布面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内部员工奖。(Art Renewal Center)
《变形》(Transfiguration),2016年,Joseph McGurl作,布面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内部员工奖。(Art Renewal Center)
《黑衣劳拉》(Laura in Black),2015年,Joshua LaRock作,亚麻布面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购买奖(Purchase Award)。(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黑衣劳拉》(Laura in Black),2015年,Joshua LaRock作,亚麻布面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购买奖(Purchase Award)。(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山雨将至》(The Coming Rain),2014年,Dave Santillanes作,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风景画大奖。(Art Renewal Center)
《山雨将至》(The Coming Rain),2014年,Dave Santillanes作,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风景画大奖。(Art Renewal Center)
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国际沙龙展展出作品。 (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国际沙龙展展出作品。 (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SONY DSC《第五轮》(5th Circle),2015年,Robert Liberace作,亚麻布面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想像写实奖。(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SONY DSC《第五轮》(5th Circle),2015年,Robert Liberace作,亚麻布面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想像写实奖。(Milene Fernandez/The Epoch Times)
《拉尔森》(Larson),2015年,Jeffrey T. Larson作,亚麻布面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人物画头奖。(Art Renewal Center)
《拉尔森》(Larson),2015年,Jeffrey T. Larson作,亚麻布面油画,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具象画头奖。(Art Renewal Center)
15岁的Ray Wanda Totanes创作的油画《自我感知》(Perception of Self,2015年作),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达芬奇计划”青年上进艺术家奖。(Art Renewal Center)
15岁的Ray Wanda Totanes创作的油画《自我感知》(Perception of Self,2015年作),获第12届艺术复兴中心沙龙展“达芬奇计划”青年上进艺术家奖。(Art Renewal Center) #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随着股市像皮球一样弹来弹去、房价持续走低、储蓄利率跌至谷底,很多人都转向艺术投资,寄望其成为更稳定的投资形式。艺术自身就是国际化货币,可以避免纸币贬值带来的财产损失。此外,艺术品是可因其美学和文化意义获得欣赏的有形物品。人们可以鱼和熊掌兼得。不过,在进入这一回报丰厚的领域前,还是有许多方面需要留意。
  • 19世纪的欧洲学院派绘画,在上个世纪很长时间里都是保守的同义词,只能以几百美元的贱价卖掉;近年来,学院派绘画重获艺术市场肯定,屡屡拍出数百万美元的高价。如果不了解学院派,就不能真正理解19世纪西方艺术。学院派艺术家们并不像后世人那样看待自己的作品,且其内部也有流派之分,这正是本系列文章将要讨论的话题。
  • 从学院派到现代派训练的转变,不是被艺术媒材或训练方面的技术进步所推动,而是基于“艺术为何”的哲学理念的完全改变。也由于这种艺术哲学理念的变化,学院式的训练方法,连同掌握这些技巧的伟大艺术家,几乎完全从20世纪学校所传授的艺术和艺术史中被抹掉了。
  • 回溯19世纪法国艺术,就不能不审视“国家科学与艺术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e des Sciences et des Arts,简称研究院)及其下属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 Arts,通常称为法国美术学院)的历史。
  • 19世纪后半叶的美术学院和画室学校是最早向女艺术家开放的专业院校,有数百名女性由此得到正规的艺术训练。虽然男性画家仍居艺坛主导,但此间法国和英国都有很多女画家受到瞩目。许多最为成功的女画家是知名男画家的亲眷,此外也有不少比较独立的女性获得艺术界认可。
  • 在弗雷德里克‧罗斯(Frederick Ross)家中,每个房间、每道楼梯、走廊的每一面墙上,都挂满了令人惊叹的画作,一幅挨着一幅,吸引着观者驻足凝神。要快速看一遍,至少需要两小时时间——罗斯是美国收藏19世纪艺术品最宏富的私人藏家之一。他的藏品一直在稳步扩展,主要是通过在买卖中增值,很少需要他再投钱进去。
  • 罗斯认为,现代派的兴起、其对写实艺术的巧言批驳,以及艺术鉴赏的总体萎缩,要归因于“贪婪”。可以说,在拜金的作用下,对艺术的挚爱被抛弃了。“那些大艺术家作品的经销商们一边咬着指甲等着每一幅画画完,一边想着如果画作源源不断能挣多少钱。……”
  • “我们不会买账,不会的。我们谈论这个问题,问自己想走多远、到哪一步为止,没人真的有答案。如果你听我们对话,你会听到一群人为了做一些美的事情,正在做出牺牲,他们不想做丑的东西。”库德洛所说的这一群艺术家,正在这个看似混乱的世界中追寻着出尘之美。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