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趋冷土地仍热 房地产泡沫中共难解

人气 6872

【大纪元2017年05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默迪综合报导)中国大陆从今年3月份开始的这一轮楼市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措施包括限购、限贷、限价、限售。4月份楼市出现量价降温,但是土地市场依然火热,中共调控能否根本解决长期的房地产泡沫问题,业界表示质疑。

北京3月17日开启本轮大陆楼市调控至今,越来越多的城市跟进。在过去实行的限购、限贷、限价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限售措施(规定持有年限),业界称之为“四限”,目前已有20多个城市实行限售。

调控后4月楼市趋冷 但土地仍热

在上述“四限”调控下,4月份大陆楼市出现成交量和成交价降温。易居研究院、中原地产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大陆50个典型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19%。上海、广州、福州、苏州等城市环比跌幅超过30%,天津、长沙和厦门的同比、环比跌幅超过50%。

成交价方面,4月份北京二手住宅的成交均价环比下降6.8%,为59,564元/平方米,深圳新房均价连跌7个月,为54,619元/平方米。

但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仍然高企。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4月份大陆300个城市的土地供应量同比减少17%、环比仅增加0.3%,但是土地出让金却同比增加35%、环比增加8%。

这些城市的土地成交楼面价平均为2,625元/平方米,同比涨60%,环比涨11%;住宅用地的成交楼面价为4,956元/平方米,同比涨54%,环比涨23%。

土地问题是大陆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因素

《金融时报》中文网5月4日发表分析文章表示,大陆房地产泡沫已经是公认的定论,而且持续多年,但其背后是货币超发、土地供求失衡及土地财政等因素。

由于房价绑架了经济、地方财政和金融体系,就导致房价下跌时中共还是会阻止,所以中共的房地产调控缺乏诚意。

文章着重提到土地问题,一方面是中共的土地公有制导致供求失衡,另一方面是1990年代分税制改革后实行的土地财政,导致地价房价被人为推高。

中共的土地公有制违背了供求决定价格的市场经济规律,无法像土地私有制国家那样,土地供给的弹性调节能够缓解房价上涨的压力。

在土地公有制下,中共地方政府得以实行土地财政,即垄断土地所有权、出让土地使用权。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规定土地出让金进入地方财政收入,令地方政府官员推高土地使用权价格,进而提高了开发成本和购房成本。所以长期以来,房地产投资者一直预期房价上涨。

文章进一步提到,土地财政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同时,也导致腐败盛行、过度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另外,中共持续货币超发、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也是造成房地产泡沫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陆M2(广义货币)从1990年至2013年增加了大约100倍,大陆金融界人士陈龙表示,这期间房价涨幅与M2增长率的相关性高达71%。2016年中共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有超过60%的新增贷款用于房贷,中行这一比例超过80%。#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中共房地产税改革 各界分析短期无法施行
大陆房地产调控未停 房企融资渠道受限
中港学者热议大陆房地产问题 触及深层原因
当前中国资产泡沫对硅谷房地产的影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