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露家之味(3)年味往事

作者: 韩良露
font print 人气: 47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常常觉得自己的童年挺幸福的,因为有不少值得怀念的往事。

像过年这件事,在一九六五年代到一九七五年代的台湾,仍然是社会开始富裕、人们手中有了余钱却还有闲的年头,因此过年就成了大事,也自然有许多好玩的事。

当年我最喜欢的事,是拿着米及糖去我所居住的新北投镇上的农家,由他们用石磨舂米,再把米浆制成甜年糕,农家只收加工的费用,但不必负担米及糖的原料费,可见得那是个多么单纯的时代,但这种由手工制成的最简单的年糕,用油煎一煎,就比后来吃过的各种花俏年糕都还可口。

在过了冬至到立春期间,爸爸就会在家中自己做甜酒酿,先炊米再把熟饭加糖置于陶缸中,做出的糯米甘酒酿是除夕晚上守夜时的宵食,吃法是在饭碗中打一颗鲜鸡蛋,然后把加水温热的酒酿汤冲入碗中,酒酿加热不可用大火滚沸,以免香气消失,鸡蛋不用煮而用冲的,是为了吃蛋花润滑的口感。

爸爸有个老友叫老夏,每年过年前一定会上门拜访,也一定会留下自制的香肠及腊肉,我年年吃老夏的腊味,也不知多珍贵,但有一年年夜饭却不见桌上有常见的腊味,才知道爸爸的老友不在了,真是叫人感伤的年味

爸爸在壮年时,从我小时候到青年,差不多有十几年的时间,大年初一的早上,在小孩子们醒过来、但还没下床前,都会给我们吃一碗甜汤,说下床前吃保一年平安。当年觉得没什么道理,不过是红枣桂圆莲子汤嘛!但爸爸却挺认真的做这件事,而且在大年初一前几天,就会看到他坐在餐桌前,把买回来的干莲子挑心去苦味,桂圆也是买带壳带籽的自己剥福圆皮,红枣也会小心翼翼的去籽,爸爸做这些事的身影,留在我记忆深处,但直到自己年龄大了,才懂得愿意做这件事的人,不仅要有闲情逸致,还要有坚持把某种传统留给孩子的爱心。

大年初一,不管我几点起来,爸爸的甜汤一定炖好了,因为爸爸一定清晨五、六点就起来炖甜汤,为的就是让我们下床前喝到他亲手做的汤,也年年听他说他小时候在江苏老家时,他妈妈(就是我们从未见过面的祖母)在年初一时一定会在他下床前,喂他一碗红枣桂圆莲子,这些孩童时并不太懂得的事,如今年纪大了,一回想就会眼眶发热,爸爸的年味,是亲情之味,也是异乡游子思念的年味。

除了爸爸怀念的年味外,我还记得阿嬷的年味,阿嬷是台南人,祖上泉州,来台已经五代了,阿嬷的父亲是汉学家,十分尊崇古礼,而阿嬷自小读诗书,对传统的饮食文化也特别讲究。

阿嬷在过年前就会开始做起红龟粿,在年节时用来祭天拜地,求神明赐长寿,还会自己搓金银圆(就是红色白色的糯米汤圆),金银圆的意义自然是讨吉利,求来年财运顺利,金银圆会加在煮好的红豆汤里一起吃,红豆则有驱邪的功能,这是台湾的古礼,据说源自中国远古的周代。

我最喜欢阿嬷的年味,是在大年初一晚上吃的米酒煮桂圆糯米粥,米酒的香味对小孩来说很刺激,黏黏甜甜的糯米粥,吃了全身暖和,阿嬷说吃了这道食物,未来一整年又香又甜的日子才会黏在人身上。

不管是爸爸的年味或阿嬷的年味,都成了我记忆中的幸福滋味,让我如今都会期待过年,也期待这样的滋味能伴着我走过一年又一年的岁月。@#

──节录自《良露家之味》/大块文化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饮食观点来看,东区也是全台北市饮食文化最混血的地方,日本料理、意大利面、本省菜、外省菜都有,充份呈现台北混杂多元的饮食特色。
  • 我和邻居的同伴们穿过一家又一家的餐厅和院子,在自己家和别人家的楼梯上上下下奔跑着……这幢守护我童年的小楼,是我生活了十年的地方,是个如此美好的居所,也是我即将失去的家。
  • 相传李布谢不但聪颖过人,而且还具有预言未来的特异功能,她成功地弭平国人的歧见并且团结部众开创了捷克这个国家。虽然李布谢的传说不足以构成信史,但是她却早已成为捷克民族起源的象征。
  • 他有一首偈语:“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正是他云游天下,广结善缘的真实写照。
  • 勇气不体现在外表的强悍。面对生死抉择不退缩,能够将自己置之脑后,全心全意去救助别人,那更是勇气。若非心中有信仰,知道自己的使命,信任上帝在安排一切,一个凡人又怎会有勇气停留在炼狱般恐怖的战场?
  • 我刚到日本的时候,对扔垃圾极为头疼,垃圾经常因为分错类而被退回来。日本垃圾分成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回收垃圾、危险垃圾、大型垃圾等等,尤其是资源回收垃圾,一定要清洗干净才可以扔。
  • 记忆中儿时的广州,冬天的清晨都是雾气,从珠江边蔓延过来,湿气弥漫,雾气腾腾,趁太阳还没有穿透雾霾,小小的我飞快走在长长的骑楼下,穿越一个又一个窄窄的巷口,像谁都挡不住我的前程一样,无所畏惧,奔向菠萝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