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节气】芒种争时忙 炎暑梅雨饯花神

作者:容乃加
font print 人气: 1125
【字号】    
   标签: tags: , ,

“芒种”

过了小满,“芒种”来,炎炎夏日也随着来到。

“芒种”一到也意味着中国长江中下游梅雨季就将开始;华北地区的麦田一般在此时开始收割。

唐代元稹 《咏廿四气诗 芒种五月节》诗,描写了芒种的季候风情,炎暑梅雨和物候: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鷃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渌沼莲花放。 (王嘉益 /大纪元)
渌沼莲花放。 (王嘉益 /大纪元)

芒种五月节 稼种芒谷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天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约在阳历6月5日到7日之间交节,在黄历中芒种叫做五月节。“芒种”这个节气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它反映农事物候和活动。吐穗结实的榖粒上会长出细芒;二期谷、黍、稷等作物此时要播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所以古人将这个节气命名为“芒种”。

春争日夏争时 汗滴禾下土

老农友让小农友拿起一把稻穗,正好就是一碗白米饭量。(詹亦菱 /大纪元)
老农友让小农友拿起一把稻穗,正好就是一碗白米饭量。(詹亦菱 /大纪元)

古人说:“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反映了芒种这个时节农事非常繁忙。芒种是仲夏的开端,也是“三夏”大忙季节--夏收、夏种、夏管的开端。即指从小满时节期待成熟的小麦大麦此时要夏收了;晚谷、黍、稷等作物此时要播种,历书说:“斗指己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榖,过此即失败”;还有春播作物此时也要夏管。农家在炎夏时节大忙,唐代诗人李绅有《悯农》诗,体会此中农夫的辛苦,珍惜食物得来不易:

锄田当日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芒种天气俗谚

梅雨季的伞花海行成一街头风景。(中央社档案照片)
梅雨季的伞花海形成一街头风景。(中央社档案照片)

岁时进入芒种,道地的夏天也就真的来了!端午节日期在芒种前后,中国民间有俗谚说,过了端午节才把冬衣收,表示了这节气的特色。还有一说“芒种火烧天”,反映芒种时节气候的炎热。家中要晒书、晒棉被、晒家俱等等,纷纷出笼。

长江中下游地区迎来梅雨期。长江中下游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也有用冬季、春天的天气特点来预报梅雨的谚语,例如:

“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多,梅雨就相对的多。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果桃花开放期间雨水多,俗称“发尽桃花水”,则芒种节气梅雨将偏少,或梅雨迟到。在种植小麦的地方,俗谚说“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蓬尘里;桃花落在蓬尘里,打麦打在泥浆里”,也是这个意思。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就少了,易出现干旱。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小满不满,黄梅不管”:即如果小满节气雨水偏少,则意味着芒种节气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来迟。以上这些民间谚语,经气象资料验认,准确率达70%以上。

芒种的水果

虽然天气湿热、雨水多令人身体不爽快,此时夏季水果盛产、甜美芳香多汁能让人大快朵颐则是年中一美事!产在亚热带、热带的西瓜、凤梨、荔枝、芒果……等等色彩鲜艳、甜美芳香,各具强烈的特色,怎地令人思恋。

正牌台农3号“玫瑰红”荔枝,具有玫瑰香气。 (苏泰安/大纪元)
正牌台农3号“玫瑰红”荔枝,具有玫瑰香气。 (苏泰安/大纪元)

荔枝在历史上很有名,甚至跨越时空惹人爱慕,杨贵妃爱荔枝留下史话。杨贵妃爱吃荔枝,传说唐玄宗特置骑传送,走数千里,据说荔枝从产地岭南送到长安时表面尚有露水,此品种得了“妃子笑”的美称。

唐人郑谷的《荔枝》诗作了一番描摹:

平昔谁相爱,骊山遇贵妃。枉教生处远,愁见摘来稀。
晚夺红霞色,晴欺瘴日威。南荒何所恋,为尔即忘归。

荔枝结实累累。(中央社)
荔枝结实累累。(中央社)

芒种祭花神

到了芒种节气,百花过了授粉期,夏天里蜜蜂再也采不到花蜜了。中国古代在芒种日当天,民间有祭祀花神、饯送花神的习俗,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意。清代著作《红楼梦》中也有描述此番习俗景况,闺女们更是重视芒种这一天,她们用花瓣柳枝、绫锦纱罗系满园中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

……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塚飞燕泣残红》)

芒种到,夏争时,忙“三夏”,稼芒谷;感念一米一饭来之不易。芒种到,花神归,珍惜花颜珍惜短暂的生命,在当下。@*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聪明的先民,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历法,在历法中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在古时候的农民们将所有的农事活动,都按照历法节气来安排行事,所谓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都不失其时,则五谷不绝,道理就在于此。
  • 那么谈到二十四节气,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祖先们如何创造、发明历法。据研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更早的时候,没有四季之分,只有春秋。远在春秋时代,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0日正式决议,将中国传统代表一整年时令运行的“二十四节气”,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立春到,春回大地!古人对立春有多重视?什么是立春真精神?礼记,效法天之理则,天子春祭赏百官施惠百姓、法日月星辰的天纲为王朝纲记;慈悲生命、存幼孤无伐木,永续善用。东汉立春立土牛劝春耕,延续到清朝廷立春牛迎春打春击春牛。看各朝代的立春礼仪,咬春文化,生机饮食保健,春盘、春饼、春筵,诗人踩春的生活美学…
  • 古人非常重视“春分”,展现诞生、新生和爱护生命的精神。春分和蛋都象征诞生、新生,东西方在春分时节都有和蛋相关连的习俗,意义非凡。春分时节天地人和合,中国文化中的春分行事法天地精神,祭祀请子、行仁政安养生命、校正度量衡。春分节气天气俗谚久传…。唐代元稹节气诗:“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 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春社日),称为“社种”;最晚是在清明之后。 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时叫作“秧”。
  • 谷雨,暮春三月中气。谷雨带给大地丰沛的雨水,是一年中农作最重要的春雨期。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一书有这样的说法,谷雨是“雨生百谷”……牡丹号“花王”,兼有色、香、韵、叶之美,还有个别称“谷雨花”,告诉人们清明节过后、谷雨节气来临,也是牡丹开花的预告。
  • 昂日星官,琵琶蝎子,行者当年。更忆仓颉,惊哭夜鬼,人复通天。
  •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五月五,立夏了!在这样的立夏时节要作什么事呢?以下从中国的民俗、和四时养生概念提供一些参考。吃“立夏饭”、吃夏(虾)面、吃七家粥、喝七家茶都是带有天人和合的民俗,还有“立夏补老爸”不只是迎夏天节气,还有展现了人际人伦的好美德。夏天养生美颜要注意的事和颜色有关……
  • 古人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发扬的季节。谷雨是暮春的最后一个节气,错过谷雨终就错过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当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