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代,我与崔小萍在台湾花莲

作者:张芸(佛州老叟)
font print 人气: 37
【字号】    
   标签: tags:

台湾广播巨匠崔小萍近日去世,报纸有很多相关消息。用“一生多彩多姿”来形容她,似乎非常合适。那年代,台湾收音机播出的“李琳配音,崔小萍导播”还存留在很多人的脑海。

历白色恐怖,如狱十年;其终身成就,恍如昨日。她的发迹源于台湾花莲——可能是很多人的想知道的事实,而敝人跟崔女士,有长长大约66年的交情,亦当非夸张之词。

我们同样从台湾花莲,经过台北,后来我则来了美国,然而彼此信件从没断过。她退休以后住台中,由于书信往来,使得我对台中似乎也很熟悉了。后来,她因为年迈,搬到台北干女儿处,我就开始与许女士用电子信联络,一直到今年收到“老师送去台大医院,三月二十二日往生。”这年头,她能有一个比“亲女儿还亲”的干女儿,可以说是前世修来的。

一开始,1961或者1962年,她跟我都住台湾花莲,记忆中似乎是为了演出一出三幕剧“梁上君子”,我才有幸结识她。那年头,她住花莲县花冈山上,疏疏落落的日式房屋中的一栋小房。敝人跟几个同学特别去拜访。当时,在花莲的外省人不多,我们只听说“国立剧专毕业的一位女士,会演戏,会导演”。

那年头,没有电话,大概我们几个同学就“敲门”拜访了。房子窗明几净,除了崔女士以外,还有一位男士,名字不记得了,大概是记者出身,后来我们演出完毕,他写了一个剧评,发表于当地报纸。之后,他们搬到台北,那位先生好像继续担任记者。常有报导见诸报端。

那时我是联勤总部兵工学校工程学院的学生。初次见面,相谈甚欢。为了演戏,学校派给我们一部吉普车。崔女士答应给我们导演以后,每次排戏,都是我搭学校吉普车去她府上迎接,排完戏,原车送她返回花岗山住处。

“梁上君子”是描述一个见义勇为的小偷,名叫包三。那可是第一主角。多少年过去了,老同学直到今日,还叫我“包三”。崔女士第一次莅临,我们已经把角色安排好了。崔女士不茍言笑,有点公事公办的味道,但人很和气。说也奇怪,不记得什么原因,后来崔女士不给我们导演“梁上君子”了。我们临时请兵工学校政治部的曹芗农当任导演。

演出场地是花莲戏院。好像没有售票,都是赠送的。崔女士跟那位先生一定有看过,所以他才写了一篇评“梁上君子”的力作,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搬到台北,她也离开花莲。我俩还曾一同在北投“政工干校”担任教职。

之后似乎是教育部长张其筠先生的努力之下,“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简称国立艺专)在板桥招生开课。我在凤山,接受“预备军官”教育。毕业以后,正为求职彷徨,她接到我的信,立刻说:“来国立艺专吧。我帮你跟影剧组主任王慰诚讲好了。”

于是,在开课以前,我去过艺专一次,拟定了授课大纲。临说再见,王慰诚太太,门祝华女士抱了一床被子,带着我参观宿舍,顺便把被子放在一间空房的空床上面。开课以后,崔老师就住在同一栋平房,好像中间只隔三个房间。

我们经常在饭后,或是我去她的房间,或是她来我的房间,天南地北地聊天到深更半夜。那年头,没有吃饭的地方,我们都是自己煮,她的山东猪耳朵,我的山西大拨鱼,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津津有味呢。

后来,白色恐怖时期她被关在监狱,曾经很担心人家问起我们这段“彻夜长谈”的交谊。

再说“梁上君子”:有一天演完戏,演职员随同观众走出戏院。天很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听见一位观众说:“那个‘包三’演得真好。”这正是那年代,我与崔小萍在台湾花莲结缘的回忆,至今仍历历在目。@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近来,大家都疯林书豪,我呢?
  • 那次跟葛林见面,餐会上谈了很多关与阎锡山的事绩。葛氏是学者,研究深入,态度客观,使我对阎锡山有了更深,更客观的了解。
  • 山西人,尤其山西太原人,成千上万人忘不了民国38年──1949年4月24日“太原陷落”的悲痛与恐惧。
  • 从此以后,每次活动,北佛州中华会馆的消息都是佛州新闻的一部分,我变成“特约记者”,如有特殊事件,我也以特写稿寄去…
  • 人们总关注于夫妻这个概念,却忽视情人的意义。五十年后,是否还是夫妻?其实不如说是否还是情人!
  • 最后一个工作,做得比较久,一直到退休,到今年已经三十九年了!从1976到2015,在这三十九年当中,没有换房子,房子老了,门口的信箱也老了。
  • 1937年,民国26年7月7号,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七七事变”,或者“卢沟桥事变”。
  • 我从台湾来美国住了52年了。这是第二次跟警察打交道。第一次,是刚搬来这个小城,三个孩子很小,一家五口,买完东西,半路遇上倾盆大雨,一位警察“叔叔”(当年我们这样给孩子们介绍的)让我们上了他的车,送我们回到家。
  • 因为我在板桥一所专科学校任教,正预备坐公共汽车返回板桥,看了看我的“老”手表,离开车还早,我就在北门口附近漫步。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个面目和善、穿着整洁的人问我要不要“交换手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