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无情还有情——对联之“无情联”

作者:天成

3月18日,韩国京畿道南阳州市礼峯山和河南市黔丹山等地福寿草、菟葵、獐耳细辛等野花开花报春。(全景林/大纪元)

  人气: 936
【字号】    
   标签: tags: ,

传统对联,作为正格来讲,须符合“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相谐、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的基本要求。但联苑里有一种对联,脱离“内容相关”这一项,上下联各说各的,可谓风马牛不相及。这能称作“对联”吗?但正因如此,此种对联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受到一定的欢迎。这即是“无情联”。

所谓“无情联”,上下联内容“毫不关情”,绝不相干,此为“无情”所在;细品之下,上下联字面又对仗严格,非常工整,可谓“关情”。因此,“无情”的是内容不搭,“有情”的是字性关联。这即是“无情联”的特点,也是它的妙处所在。由此产生的效果,上下联或一庄一谐,或一俗一雅,奇谲难料,造成强烈的反差;而这两种“性情”截然不同的联语,凑在一起,却可以和谐并存,成双入对,品之具有一定的趣味,让人在趣味中领略汉字的无穷奇妙。

“无情联”之渊源

最早,在《全唐诗话》卷四中记载了温庭筠之对,“药名有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或认为是最早的无情对。

此后,宋代龚明《中吴纪闻》卷六,在记载的俏皮谐谑之语中有“鸡冠花未放,狗尾叶先生”之对,并注为“嘲叶广文”(应是有人写来和叶姓人开玩笑的)。此联按戏谑之意看,内容不相关,然上下句字面又相对,算一则无情对。

亦有“无情联”起源于明代的说法。据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二十九“谈资部,随口对”中联: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此联与上联相近。明朝李东阳任华盖殿大学士时,人们称他为李阁老。一次众新进士去拜谒他,其中有言要拜见“阁下李先生”者。李东阳即见,随之出对“庭前花始放”,请众人属对。众人皆不解大学士何以出如此简单之对,以为另藏机关,谁也未敢贸然答对。沉思犹豫之间,只听李东阳道:“刚才不是有人对过了吗?即是‘阁下李先生’啊!”众人皆笑而称赞。(注1)

“阁下李先生”,李先生即李东阳。照此意上下联内容并不关联,而因字面相对,上下联又“相联”,巧妙而具有异趣。这便是“无情联”的效果。

最负盛名的“无情联”作者是清代名臣张之洞。在徐珂的《清稗类钞.诙谐类》中记载了他与客属对的“无情联”。(注2)

一日,张之洞在陶然亭宴客会友,席间吟作无情对。客出句:

树已半枯休纵斧

一客对曰:

萧何三策定安刘

张之洞之对则更巧妙:

果然一点不相干

两则对句与出句都仅字面相对,内容无干。张的对句以“果”对“树”、“然”对“已”、“一”对“半”、“点”(动词清点意)对“枯”、“不”对“休”、“相”对“纵”、“干”(兵器之干戈)对“斧”,字字相对,内容上却毫不搭调。真是“果然一点不相干”!

最后,张之洞以“陶然亭”为出句,请众客续作无情对。客有李侍郎道:“若要无情,非阁下之姓名莫属矣。”众人皆大笑。原来此幅对子即为:

陶然亭
张之洞

许是张之洞的这两则“无情联”工致且有趣味,故而流传较广,尤其那句“果然一点不相干”,一语道出了无情联在内容上毫不关联的特点,故而有些人以为无情联为张之洞首创。其实在张之前已有之。

大致上说,无情联是一种发源于唐宋,兴盛于清末的谐谑类对联

品“无情联”之趣

1、无情的“六味地黄丸”

清朝时扬州有个药堂老板叫陈见山,此人没什么学识,但为了显身价,花钱买了个“同知”五品官。每逢喜庆宴会,便着五品官服自得招摇,让人很是生厌。一次在宴席上,一少年看不过去,对同席者言:“我有一联,不知各位谁能对?”所出上联为:

五品天青褂

旁边另一少年应声对道:

六味地黄丸

众人皆掩口而笑,这位五品官顿时狼狈不堪。(注3)

“六味地黄丸”为中成药名,与“五品天青褂”正成无情妙对,严丝合缝。此联不只“无情”在意思不相干,所含的嘲弄讽刺,使那位花钱买官者的情绪由兴致高昂滑落到低迷羞惭。真可谓“无情”也!

2、“杨三已死无苏丑”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腐败无能而惨败,由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此前李鸿章因战败受到朝廷“褫去黄马褂”的处分,此次更因签订卖国条约而受到时人谴责。其时,正值京城上演《白蛇传》。苏昆名丑杨鸣玉为人耿直,在“水漫金山”一场中,故意对穿黄色外褂上台的鳖精打诨道:“娘娘有旨,攻打金山寺,如有退缩,定将黄马褂剥去。”暗中讽刺了李,观众皆心领神会,哄堂大笑。后来,杨鸣玉因此事被害死。

有人为杨鸣玉作了一副挽联: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杨鸣玉因排行第三,人称杨三;李鸿章在家排行老二,乡人称之为李二。初看此联,联中“已死”与“先生”似不相对。但因是无情对,须从单字相对看:“杨”对“李”、“三”对“二”、“已”对“先”、“死”对“生”、“无”对“是”、“苏”对“汉”、“丑”对“奸”,对仗是字字工稳的。

3、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上联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狄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意为唐代名臣狄仁杰门生众多,桃李争芬;下联是欧洲三个国家名。上下联意思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从字面看却字字对得工整:“法国”对“公门”,“荷”对“桃”,“兰”对“李”,“比”对“争”,“利”对“荣”,“时”对“日”,富含一种奇趣。

4、珍妃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

上联把珍妃的脸喻为“苹果脸”,下联以欧洲两国名相对。此联饶有趣味。

5、白虹贯日
    金鸡纳霜

上联为成语,下联为西药名。

6、色难
    容易

《古今谭概》载为明成祖朱棣与大学士解缙所对。(注4)

无情联创作要点

“无情联”在创作上常采用借对(借义相对)的手法。制联须“字对工,意离远”:上下联字字相对,力求工稳;同时,两句意思须毫不关联,脱离得要远。字面上对得愈工,上下联意思相离得愈远,愈显“无情联”之妙趣。

其实,此等妙趣实源自于汉字的奇妙、其多义性,“无情联”只是一个表现的载体。而号称“无情”的此种对联能展现汉字的博大精深,这又彰显它的“有情”啊!

【注1】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部》第二十九之“随口对”:李西涯居政府时,庶吉士进谒,有言“阁下李先生”者。公闻之,既相见,因曰:“请诸君属一对,云‘庭前花始放’。”众疑其太易,转思未工。各沉吟间,公曰:“何不对‘阁下李先生’?”相赞而笑。

【注2】《清稗类钞.诙谐类》之“无情对”:
张文襄早岁登第,名满都门,诗酒䜩会无虚日。一日,在陶然亭会饮,张创为无情对,对语甚夥,工力悉敌。如“树已半枯休纵斧”,张对以“果然一点不相干”,李莼客侍御慈铭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又如“欲解牢愁惟纵酒”,张对以“兴对群怨不如诗”。此联尤工,因“解”与“观”皆为卦名,“愁”与“怨”皆从心部,最妙者则“牢”之下半为“牛”,而“群”字之下半为“羊”,更觉想入非非。最后,张以“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李芍农侍郎文田曰:“若要无情,非阁下之姓名莫属矣。”众大笑,盖“张之洞”也。

【注3】《履园丛话》之二十一“笑柄”:
陈见山,苏州人,尝卖药千阜上,以此起家,开有青芝堂药材,为扬城第一铺。得郑侍御休园为别业,捐同知衔,居然列于诸绅商人之间。每有喜庆宴会,辄着天青褂五品补服,一日在席上,有刻薄少年云:“我有一联曰‘五品天青褂’,诸公能对否?”傍一少年应声云:“六味地黄丸。”

【注4】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部》第二十九之“随口对”:文皇尝谓解学士曰:“有一书句甚难其对,曰‘色难’。”解应声曰:“容易。”文皇不悟,顾谓解曰:“既云易矣,何久不属对?”解曰:“适已对矣。”文皇始悟,为之大笑。@*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 从三岁起就可能读一些诸如《声律启蒙》或者《训蒙骈句》之类的诗词启蒙书。小孩子扯开喉咙大声读“云对雨,雪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对雾濛濛”[1]或者“天转北,日昇东。东风淡淡,晓日濛濛。”[2]天长日久读得多了,再加上做对子的练习,自然就知道哪些字押哪一个韵,哪些是平声字、哪些是仄声字。
  • “对仗”为诗歌带来了具有深刻内涵和微妙影响的“对称”美。“对称”是宇宙显现给人类的最基本法则之一。它在包括科学、文学和艺术在内的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都有着丰富多采的反映和表现。
  • 不管五言或者七言的格律诗,其句子都只有四种基本的平仄结构,一旦第一句确定了,并且每一联都满足“粘对”原则的话,则全诗每一句的平仄结构也就完全决定 了。因此律诗的平仄结构(无论五言或七言)也只有四种基本的格式……
  • 格律诗本身就是自带音乐的,有其音乐美的固定模式。词的格律要求比诗更严,变化更复杂,因此词实际上携带了更多、更复杂的音乐因素。
  • 虽然词是在宋代发展并完善起来的独特的文学形式,但记录各种词牌及其变体的词谱专书却是在明代才正式流行的,而清代才是研究和出版词谱专书的丰收时代。
  • 格律诗中犯“孤平”的现象在一些诗词网站时有发生,也时常引来一些争议。其实,要避忌它也很简单。针对此病,本文试谈本句自救这种形式。
  •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由于其雅俗共赏的特点,为人们所亲近之。有了如此好的“人缘”,就会注入众多智慧的参与,能呈现出多姿多采的面貌,便是一种必然。
  • “飞白”就是“明知其错故意仿效”,将错就错、刻意讹读讹写。用飞白制联,常可达到嘲讽取笑的效果,联苑里有不少这类趣话。
  • 有些格律诗写作者可能觉得基本格式以外的这些变格句式较麻烦,采取不用的态度。但即使不用,在欣赏古典格律诗与他人诗作时也会涉及到,也须了解,否则,就无从全面、正确分析一些诗的格律。
  • 与基本格式一样,“孤平拗救”、“出句自救(三四字互救)”以及这条“对句相救”句式,它们都是格律的组成部分,是在格律诗发展史中形成的规则,被公认着,指导着唐宋以来诗人们在这一体上的创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