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倭缎

作者:宋应星 译者:李淑芬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5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衣料第二‧倭缎

倭缎制法起源于日本,福建漳州、泉州沿海地区曾加以仿制。其丝的原料来自四川,由商人万里贩来,换易胡椒而回。其织法也是从日本传来,先将丝料染色作为纬线,再将剪断的铜钱夹织到经线中,织过数寸经丝后将织物刮成黑光。东北满族地区的商人见到这种织物非常喜欢。但由于这种织物很容易污损,作成的帽子戴上后很快就积聚灰尘,作成衣领穿过不了几天就损坏。现在各地都不看重,将来或许被淘汰,这种织法也未必会流传下去。

原文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倭缎

凡倭缎制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为之。丝质来自川蜀,商人万里贩来,以易胡椒归里。其织法亦自夷国传来。盖质已先染,而绵夹藏经面,织过数寸即刮成黑光。北虏互市者见而悦之。但其帛最易配污,冠弁之上顷刻集灰,衣领之间移日损坏。今华夷皆贱之,将来为弃物,织法可不传去。#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织纱罗的筘以八百个齿为标准。织绫绢的筘以一千二百齿为标准。每个筘齿中穿入已上浆的经线,把四根合为两根。罗纱的经丝共三千二百根,绫绸的经丝共五、六千根。古书称八十根为一升,现在较厚的绫绢就是古时所说的六十升布。织花纹时必须用嘉兴、湖州所产结茧和缫丝时都用火烘干的丝作经线,那么任凭提拉也不会断头。其他省所出的丝,即使可以勉强提花,也不精致。
  • 织纱罗用的叠助木,比织绫绢的最好轻十几斤。织素罗不起花纹,要在软纱、绫绢上织出波浪、梅花等小花,比织素罗只多加两扇综框,一个人踏织即可,不用提花的人闲着呆在花楼上那个,即不设衢盘与衢脚。
  • 织“杭西”、“罗地”等绢,轻素等绸,以及银条、巾帽等纱,不必用提花机,只需用小机。织匠用一块熟皮作靠背,他的力全在腰和臀部,所以叫腰机。各个地区织葛、苎麻、棉布的,都用这种织机。织出的布、帛更整齐、结实而有光泽,可惜至今还没有普遍流传。
  • 凡是能结织花的纹样的工匠,心思最为精细巧妙。无论画师先将什么样的图案在纸上画出,结织花的纹样的工匠都能用丝线按照画样仔细量度,精确细微地算计分寸而编结出织花的纹样来。织花的纹样张挂在花楼上,即便织工不知道会织出什么花样,只要穿综带经,按照织花的纹样的尺寸、度数,提起纹针,穿梭织造,图案就会呈现出来了。
  • 将蚕丝穿过综再穿过织筘,需要四个人前后排列坐着操作。掌握穿筘的人手握筘钩先穿过筘齿中,等对面的人把丝递过来准备接丝。等丝经过筘后,就用两个手指捏住,每穿好五十到七十个筘齿,就把丝合起来编一个结。丝之所以能够不乱,其中的奥妙全在将丝分开的交竹上。如果是接断丝,就把丝一拉就伸长几寸。打上结后,仍会回缩到原来的长度,这是利用丝本身就具有弹性的巧妙。
  • 罗之类的丝织物有中空的小孔用来透风取凉,它织造的关键在于用线绳作成的软综(绞综)。用两扇衮头打综,一个是软综,一个是硬综。织过五梭、三梭(最厚的是七梭)纬线以后,踏起软综,自然会使两股经丝绞组成绞纱孔,而不并合起来,形成网眼。如果一直织下去,不起条纹而普遍有孔的,就叫纱,织纱的关键也在两扇衮头。直到织花绫绸时,才可去掉两扇衮头,转用八扇桄综。
  • 丝织品织成以后还是生丝,要经过煮练之后,才能成为熟丝。煮练的时候,用稻秆灰加水一起煮,并用猪胰脂浸泡一晚,再放进水中洗濯,这样丝色就能很鲜艳。如果是用乌梅水煮的,丝色就会差一些。
  • 供皇帝穿着的龙袍,我朝(明朝)的织造局设在苏州和杭州。生产龙袍的织机的花楼高达一丈五尺,由两名技术能手拿着设计好的花样提花,每织过几寸以后,便变换提织龙形图案的另一部分。龙袍有机房各部分工织造单独部分再拼合而成,不是出于一人之手。所用的丝先染成红、黄等色,所用工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人工和成本要增加数十倍,以表示忠敬之意。其中的细节繁多,无法详细诉说。
  • 隐世2000年,在特殊的时代被重新发现,神秘的羊皮古卷,记载的是神的预言?为什么教廷却不敢承认它的存在?
  • 至今无解的神奇传承,目不识丁却能唱颂数百万文字的英雄史诗。西藏说唱艺人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神力相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