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慕富贵不趋势的琴工 张春圃

作者:殷鑫整理

图为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87
【字号】    
   标签: tags: , ,

晚清时期,北京琉璃厂有个琴师叫张春圃,他为人戆直而朴野,他的琴技出色,为当时的士大夫所赏识。

慈禧想学琴,听到张春圃的名声,就把他召入宫里弹琴。据说弹琴的地方在寝殿,正屋有七大间,慈禧坐在最西边一间,距离西厢房很近。张春圃在宣召时就与太监约好,不能跪着弹,必须坐着弹才能弹得好声音,太监一口许诺,所以不让他对着慈禧的面。

室内摆着七八具琴,都是金弦玉轴,极其华贵,张春圃试弹了一下,都不合节拍,装饰虽华丽而材料则属劣等。接着听到慈禧说:“可将我平日所用的琴取来让他弹。”太监奉命取来给张春圃。

张春圃一落指,觉得声音十分清越,连声称赞:“好琴好琴。”慈禧听到了,即命他说:“既然他说好,就叫他弹罢。”于是张春圃竭其所长,不时听到有赞美的声音。

一曲弹罢,稍作休息。忽然见有几个穿乳母衣服的人,携一个十岁左右的幼童过来,衣服极其华贵。幼童见了琴就用手指拨其徽琴,或抽其琴轸,当作玩具。张春圃阻止说:“这是老佛爷的东西,动不得。”

幼童瞪着眼看着他。旁边一个妇女即责备张春圃:“你知他是谁,老佛爷事事都依他,你敢拦他,你不打算要脑袋了!”另一妇人用目光阻止他,张春圃不再说话。这天张春圃出宫后,后来慈禧又宣召,他宁死也不敢去了,这是张春圃亲自对别人讲的。

张春圃为人性情正直,洁身自好,不与人苟合,有志节。因为贫穷在厂肆为佣,而其琴法驰名于公卿间。慈禧那天曾命太监传语说:“你好好用心供奉,将来为你纳一官,在内务府差遣,不怕不富贵。”但张春圃自见那个幼童后,绝迹不入宫。同辈问他,张春圃说:“此等龌龊富贵,我不羡慕。”

肃王隆勤听说张春圃的名声,召他至府邸弹琴,给他月俸三十金,早来晚归习以为常。张春圃觉得束缚不自由,想摆脱却没有好办法。一天黄昏下雨,肃王说:“你别回去了,就住在这里罢。”张春圃不肯,肃王再三挽留,张春圃说:“厂肆肆主不知我在此留宿,还以为我嫖娼呢。”肃王大怒,将他驱逐出去,再也没有召他进府,张春圃欣欣然以为得计。

有一个世家小姐曾请张春圃教琴,张春圃午后来,弹完曲就走,连茶饭皆不沾唇。张春圃就是这样一个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的人。@*#

资料来源:清末梁溪坐观老人《清代野记》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杭州过去有位老石匠,因为雕了一辈子的石头,而拥有一身好手艺,闻名杭、嘉、湖三府。
  • 很久以前,一对夫妻住在城隍山下。他们操劳一辈子,一直盼望有个孩子;可是,牙齿都掉光了,还是盼不到。
  • 《华夏文明五千年》这个栏目,从独特的视角介绍、展现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同时试图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结合现代人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延续我们的传统,希望通过个栏目有助于架起一座跨时空的桥梁,在传统和现代人的心灵之间促进沟通。
  • 《华夏文明五千年》这个栏目,从独特的视角介绍、展现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同时试图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结合现代人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延续我们的传统,希望通过个栏目有助于架起一座跨时空的桥梁,在传统和现代人的心灵之间促进沟通。
  • 古时候有个人名叫张三,他好不容易才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心中十分高兴。
  • “幽幽静默如高士,道骨仙风若有思。体像阴阳通大道,素心聊共雅人知。”中国古代文人视琴乐为精神载体,在“琴棋书画”中排第一,如朱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姜夔、黄庭坚等都有相当的琴乐修养。
  • 武汉东湖边,曲迳通幽,两扇古典木门镶嵌着铜钉,匾额上刻着“南天坊”三字。僻静的院落内,传出悠扬的古琴声。顺着天籁之音,陆媒记者见到了古琴演奏者——留学中国的越南人阮延俊。而他弹奏的古琴,也是自己手工制作而成。
  • 根据桓谭《新论.琴道篇》中记载:“昔神农氏继庖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也就是说,“琴”的构造象征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 相传,神农氏继承天下后,取法宇宙万物的原理,削桐木做成琴身,用丝绳当弦,制作的了最早的琴。这琴,可以上通神明之德,并引导万物和谐。
  • 音乐是上天给人类的厚赐,她能愉悦心灵、陶冶情操。忙碌之余,煮一杯香浓的咖啡,坐在临窗的钢琴旁弹奏一曲曼妙的乐章,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呀。对儿童而言,学习钢琴更是好处多多,不仅能促进形象思维能力,更能通过十指的配合使大脑获得左右半球的同步发展。正因如此,钢琴一直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享有着“乐器之王”的美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