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我的父亲

作者:刘全珍

马祖灯塔。(Pixabay )

font print 人气: 513
【字号】    
   标签: tags: , ,

年前马祖之旅;承蒙爸爸最得意的门生,从少将退役下来,担任马祖副县长陈敬忠先生极力促成下,才能事隔近35年还能踏上爸爸那时所服务的学校──塘岐国小。

记得小时候还是懵懂不知时,也不知为什么一定要到寒暑假才能见到爸爸?日子将近时,家里每个人眼睛都亮了起来迎颈期盼爸爸的回来。有爸爸在家的日子,冬天已不是冬天,夏天也已不是夏天,我感觉到连家里那时养的猫和狗都会笑,家里后面种的花儿也更茂盛。

小的时候就面临生离死别的痛苦,害怕开学,那表示爸爸要回马祖了,我常常躲着偷偷地哭;每个人脸上沉重,却要装着若无其事,因为日子还是要过。爸妈何尝不是痛苦?他们比我们更早面临生离死别;大陆沦陷,1950年他们拜别年迈的父母亲带着年仅二岁的大哥来到台湾,自那刻一别后就再也没见过彼岸的爷爷奶奶,家书偷偷透过第三国辗转遥寄相思。父亲年轻时候在大陆,因为军旅生涯南征北讨也是与家人聚少离多,父亲大半人生就这样与家人分分离离的过去了。

父亲一辈子未出过国;然而人生的七分之四踏过大陆27省,四十年的岁月活在动荡不安的中国,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抗战;剿匪抗俄,七分之二献给百废待举的马祖,七分之一为疾病所苦;悲,欢,离,合;父亲都尝过了。

那趟去马祖,当我看到塘歧国小,听到也见到爸爸当时教过的学生叙说从前爸爸的点点滴滴,我像走进时光隧道回到1978年前……。

爸爸身材瘦弱矮小,那时候的马祖没电脑,没飞机,更没电话;每个月就靠船只输送信函,我们信件往返顶多一个月两封,写给他的信,他会更正我们的错别字和笔划后再寄回。草创期的国小校舍简陋不堪,土墙草房,像是被ISIS轰炸过一样,还要躲防空洞,学生没鞋穿;爸爸回到家从来不曾提起他在那儿的甘苦,他的黄金岁月就在那样的马祖奉献了二十年,而且那时的军公教人员待遇微薄,家里用钱的人多;爸爸的贤内助,也是家里的太阳,也是我们的妈妈,比王宝钏独守寒窑多了二年多。她除了要照顾我们五个不懂事的孩子外,还曾去工厂做过工,养过猪,做手工,无师自通打算盘,学写字,记账;最后开个杂货店HOLD住这个只有寒暑假才有男主人的家,父亲生病期间也都是妈妈在照顾,她八十岁才退休,结束经营五十多年的杂货店。

父母亲一辈子恩爱,互相扶持;爸爸是家中的黄金柱,母亲是家中的太阳,生命共同体,其利断金,固若金汤的家庭,虽缺钱但不缺爱。

父亲1990年去世至今已有27个年头了,但是爸爸在我们心中永远没有距离,无论他现在在哪里或以后我们在哪里?我们怀念爸爸的心永远是一样的,做为子女的我们也秉持爸爸的训示,各个抬头挺胸立足于社会上,不负众望。父母亲在天上相聚了,想到他们能团聚的日子比在人间时更长更紧密,我们的心开怀了。@#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基于东方人的含蓄与不善表达,我从来没有好好看着妈妈,好好握着妈妈的手,更别说亲吻她,拥抱她。但是在医院的那段期间我都一一做了……尽管我至今还是觉得“我爱你”三个字难以启齿,但我总算可以借着儿子的口向他们说了一次又一次!
  • 物换星移。可在我心中,爸爸依然是个擎天的巨人。他的含蓄,在妈妈满溢的爱和关怀下更显黯澹。殊不知,它其实像极了涓涓而流的小溪般隽永,一点一滴滋养着我的生命,赐我无限勇气和力量。
  • 父亲勤恳踏实,实事求是,最恨抄捷径。他以身教力行待人接物之道。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点滴渗入我们心田,贯穿我们的生命洪流,更赋予我们丰沛的精神内涵。这种无形却最有张力的教诲,正是我们这辈子最受用的财富。他对我们的爱,是不动声色的。而对母亲,更是情深意重,老酒般的越久越芬芳香醇。
  • 台湾马祖不只“蓝眼泪”惊艳,还有雾季之美,若不是影响交通,这雾景也是旅游资源。马祖雾季开始,今年第一场平流雾,让爱好摄影人士拍了不少雾景,像国画泼墨之美。
  • 每个家庭都有自家的家传菜,不见得非有大名堂,但一定比餐馆中的名菜,更能打动家人的心,因为菜里有生命记忆的滋味。
  • 家长和老师也千万别低估孩子的智力水平。如果因为忙和缺乏耐心、爱心而忽略了他们的合理请求,也不关心他们的思想,不解答他们的疑问,这样就缺少了良性的沟通。
  • 家乡的感觉是温馨的、美好的。在他乡外地或是天灾人祸、瘟疫肆虐,或是贫穷潦倒、失意失落,会想回家乡避邪避祸。家乡成了出外远游客心中的归宿,成了避难所,成了出外人的精神支柱。
  •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肩扛行李,手中拎着大同电锅,随着台湾的留学人潮负笈新大陆以来,半个世纪已如飞而逝。花甲之年回忆往事,才了解在我懵懂无知的年代,帮我渡过难关的一些人不在少数(许多位都已作古),他(她)们的形影,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
  • 或许,要等到真正领悟出:“利他,就是利己”的道理时,风雨中,山林不再呜咽悲鸣 ,而是喜迎普降甘霖;人们也无须担心土石流为患,而能够在天候的有序运作中,安然自在的静观其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