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捷克经典】(11)

近代欧洲的音乐摇篮──捷克(三)

捷克作曲家 史梅塔纳
作者:高嵩明
捷克伏拉塔瓦河查理大桥。(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548
【字号】    
   标签: tags: , ,

史梅塔纳和布拉格之春音乐节

随着十九世纪欧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勃兴,波西米亚地区渐渐在史学、文学和语言学上突显出捷克民族的独特性。例如,有“民族之父”美誉的历史学者兼政治家帕拉斯基(1798~1876)以及文学史家荣曼(1773~1847);同一时期,波西米亚的艺术创作也积极和政治活动相结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史梅塔纳的民族史诗歌剧、交响诗以及慕夏的民族绘画。

File:Bedrich Smetana.jpg
史梅塔纳,生于波希米亚利托米什尔,卒于布拉格,捷克作曲家。他的音乐成功发扬了捷克民族文化,和捷克的独立密不可分,因此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公有领域)

史梅塔纳是一位“天才儿童型的素人音乐家”,公元1824年3月2日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小镇丽托弥秀一个酿造啤酒的家庭,五岁的时候就能够担任四重奏里的小提琴手,六岁时更是已经弹得一手好钢琴,八岁开始作曲;他曾经说过:“我希望在作曲上能够效法莫札特,演奏技巧能够追上李斯特。”虽然史梅塔纳是如此地聪颖早慧,但是他却始终未曾进入过音乐学院,一直到19岁才开始接受系统化的乐理训练。他曾经在写给李斯特的信中提到,直到17岁,他都还分不清楚升C与降D的差别在那里,对于和声的原理法则更是一窍不通,然而他却依然能够乐思泉涌地不断作曲。1848年史梅塔纳在李斯特的赞助之下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

公元1848年是欧洲所谓的“革命年”,由于先前全欧粮食的收成不佳,导致了各国的经济危机,再加上各地压抑已久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使得在法国爆发的“二月革命”如野火般地延烧,并迅速地遍及了全欧各地。1848年的革命虽然让各地的革命分子获得了初步的胜利,例如波希米亚和匈牙利都从奥地利执政当局争取到了自治权,但是由于各地领导分子意见上的诸多歧异,使得保守势力得以再度复辟,这一场革命对于自由与民主的诉求因此纷纷化成了泡影,而参与革命的人士也再度遭到了保守势力的迫害。史梅塔纳因为创作了《自由之歌》、《布拉格学生进行曲》等乐曲,并表态认同参加革命的爱国志士,而被奥地利当局“关切”了好一阵子,再加上丧女之痛,他索性在1856至1862年间远走瑞典以避开这许多无谓的纷扰。待在瑞典期间,他除了担任哥特堡管弦乐团的指挥之外也兼任教职,而且在这段期间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和三首交响诗,分别是《理查三世》、《华伦斯坦的军营》、《哈孔伯爵》。

史梅塔纳返回布拉格之后致力于创作捷克歌剧,这段期间他一共完成了九部歌剧,其中完成于1864年的《交易新娘》和1872年的《李布谢》一样,至今仍然是十分受到欢迎的名剧。他参酌了许多波希米亚的传统舞曲,然后再依此创作出新的旋律,使得《交易新娘》一剧充满了活泼趣味、生气盎然的音符;至于《李布谢》,除了基本架构在述说捷克建国的传说故事之外,更重要的是剧中所一再强调的主题“爱”─《李布谢》以极大的爱和包容心,成功地化解了国内两大阵营的敌对与仇恨,让众人能够及时体悟爱与包容的真谛;《李布谢》也为史梅塔纳随后所创作的民族交响诗《我的祖国》奠下了基础,剧中的许多主题后来在《我的祖国》中也都一一再度跃然于乐谱之间。

史梅塔纳在1874年9月开始创作《我的祖国》,但是这时候和贝多芬一样的命运试炼,竟然也发生在他的身上─史梅塔纳耳聋了!不过史梅塔纳却也像贝多芬一样,勇敢地面对这个残酷的挑战;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多次提到,每当他开始构思乐章的时候,耳疾的疼痛就会加剧,但是他却能够强忍住阵痛,逐一将脑中的乐思铺陈在乐谱上。每当想到这种命运的无情试炼,总是令我们对艺术家执著于真、善、美的不朽精神感佩万分。

File:Bedrich-Smetana-Litomisl.jpg
利托米什尔的史梅塔纳纪念碑。(公有领域)

终于,《我的祖国》在公元1879年3月完工了,整首乐曲由六段乐章所组成,前面四段主要在描写捷克的历史传说与山川景色,后面两段则是以胡斯战争为主题,发抒捷克的民族爱国心声。然而,随着病情的逐步恶化,史梅塔纳渐渐失去了记忆力,病情后来甚至严重到令他无法言语。最后,他在公元1884年5月12日病逝于疗养院内,除了捷克举国哀悼之外,世人也非常惋惜失去了这一位波希米亚音乐的代言人。后人由于十分感念史梅塔纳对于捷克文化的贡献,不但在伏拉塔瓦河畔设立史梅塔纳纪念馆,捷克政府当局也从公元1946年开始举行第一届“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并且选定以每年的5月12日史梅塔纳逝世纪念日为音乐节的开幕日,大多是由捷克爱乐管弦乐团演奏交响诗《我的祖国》为音乐节揭开序幕,音乐节为期大约三周,而且大都以贝多芬的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作为闭幕曲式。整个“布拉格之春音乐节”除了吸引外国音乐家前来捷克从事文化交流,并且彰显捷克的民族音乐特色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应席勒和贝多芬以艺术表现对全人类之爱与包容的普世价值观。@#(未完,待续)

──节录自《捷克经典》近代欧洲的音乐摇篮/柿子文化

File:Má vlast - plakát k prvnímu představení.jpg
《我的祖国》第一次公演的海报。(公有领域)

(点阅【捷克经典】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传李布谢不但聪颖过人,而且还具有预言未来的特异功能,她成功地弭平国人的歧见并且团结部众开创了捷克这个国家。虽然李布谢的传说不足以构成信史,但是她却早已成为捷克民族起源的象征。
  • 欧塔卡二世拥有当时中欧地区最强大的铁骑兵团,几乎每次战役都传出捷报,被称为“铁金国王”,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但丁在传世大作《神曲》中尊称他是“当代的伟人之一”。
  • 卡尔国王创立的“布拉格卡尔大学”,在创校的章程中强调:“我们这个国度的忠贞国民们,对于知识十分地渴求,因此我们不应该再向外人乞讨知识的果实!”
  • 库特纳霍拉的地名在捷克语的意思就是“挖掘宝物的山”,此地挖掘银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世纪,在十三世纪一跃成为欧洲的金融重镇。
  • 圣芭芭拉大教堂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著名的建筑师杨.帕列驲于1388年设计监工,他的父亲就是布拉格最著名的圣维特大教堂与卡尔大桥的建筑师彼得.帕列驲。
  • 卡尔大桥是布拉格的地标与捷克的首要映象表征,更博得“欧洲最美丽桥梁”的美誉!桥面两侧合计有30尊精美的圣徒雕像,是一条长达516公尺、宽10公尺的巴洛克艺术大道。
  • 卡尔四世在1378年因为中风而去世,他遗留给捷克子孙许多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资产,至今仍然获得捷克人的景仰与尊崇,因此被尊奉为捷克的“国家之父”!
  • 人骨教堂在全圣修道院墓园的正下方,František Rint木雕家设计,将堆积如山的四万具枯骨彻底消毒之后,做成教堂的装饰。现在的人骨教堂游客如织。
  • 边达音乐家族影响了所谓的“柏林乐派”和德国北部的乐风,其家族成员至今遍布欧洲与中南美洲等地,现在仍然音乐家辈出,实在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项奇迹!
  • 谁拿走了绝密文件?令美国总统害怕的悬案,至今无解,却终结了两位美国高层人士的政治生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