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小暑

【节气】小暑启三伏天 冬病夏治关键时刻

作者:容乃加

7月7日小暑节气正式登场,也启动“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关键时刻。心静自然凉,溽暑里更要神清气和,心胸宽阔。(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93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小暑

“小暑”节气名称表现了寒暑的变化,小暑表示天气小炎热,每年在76日到8日之间交节,2017年小暑落在77日。黄历中,小暑是六月节。有个小暑谚语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表示过了小暑这一天,天气就会迅猛地炎热起来!小暑、大暑连,这是一年中灼灼烈日当空的时节,在这样的时节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如何养护身心?

唐代诗人元稹有《咏廿四气诗 小暑六月节》诗,诗吟: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温风带着小暑来,雷雨追相伴,庭阶处处长绿苔,人们深藏在门户中避暑。猛鹰的新生代无畏暑热开始学习搏击之技,蟋蟀因热也长得特别快。

三伏养生

黄历六月天,也就是小暑时节,中国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而在长江淮河流域,小暑时节是“出梅、入伏”的转折点。唐人包佶的诗描绘“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的三伏天景象。《广韵.伏》释“伏”:“《释名》云:伏者何?金气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Fotolia)
三伏天是约在小暑与立秋后初庚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表示潜伏的意思。(Fotolia)

从黄历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到夏季结束立秋后初庚来临约一个月期间俗称“伏夏”,又依序分为“三伏”--初伏、中伏、末伏。初伏约落在小暑之后。

南北朝的风俗志《荆楚岁时纪.第二部佚文辑录》就记载了三伏的日期:

三伏,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

古人的传承的经验说热在“三伏”,所以避暑方法就是退藏,“心静自然凉”是修心的功夫体现。从五行养生来看,炎炎如火的天气里,如火克金,所以顺应之道就是金要“伏藏”。人间有诗应对养生之道: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金.庞铸《喜夏》)

冬病夏治 三伏贴

按照中医“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冬病夏治”,一些冬季常发而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例如:气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等等这一类“遇寒则发”的疾病要利用“伏夏”旺盛的阳气进行调养。对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小暑以后的“三伏日”,正是调整体质、强壮自身阳气的关键时刻。2017年三伏日是 7月12日、7月22日和8月11日。中医的“三伏贴”就是在“三伏日”贴药物于人体特定穴位,透过人体经脉的传导调整脏腑功能,以增强身体阳气达到防病、治病功能的传统中医疗法,也是中医“冬病夏治”的医疗观的实践。

小暑民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和小暑节气有关的三种生态现象:温风至、蟋蟀居壁、鹰始击。自古来的小暑民俗反应了防治溽暑的方法,以下举述些许:

薰风里晒物防霉

温风伴随高温,溽暑湿气也高。俗谚云:“六月六,晒红绿”,传说此日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这一天辐射热度很强,将书画衣物出晒,可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吃汤饼辟恶 头伏尝新

虽然伏夏天气炎热,吃热汤饼保卫胃气驱邪气,也是养生保健的好方法。南北朝的风俗志志《荆楚岁时纪》记载了伏日吃汤饼“辟恶”的习俗自魏朝就有了:

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饼。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汤饼,以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则伏日汤饼,自魏已来有之。

一些地方也有“小暑尝新”习俗。 在小暑后第一个辛日,烹饪新收割的稻米,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感谢庇佑收获,然后人人尝新。辛日“尝新”寓藏“吃辛”的意思,感念一米一饭得来不易。

也有地方民谚云:“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夏里食欲不振容易消瘦、抵抗力容易低下,而这时节新麦、新稻谷都已经收成了,借此变换饮食菜单尝新,吃饺子、吃面或是吃蛋饼开胃,不也是一种保健方法。

“煮饺子点三次凉水”,跟过去烧柴煮饭的烹饪方式有关。(Fotolia)
民谚云:“头伏饺子,二伏面。”(Fotoli)

颁冰

现在的人消暑的“冰食”很花俏,其实古人早就在生活中利用冰块了,消暑也是其中一项。古代帝王赏赐冰块给群臣,早在周代就有掌管朝廷“颁冰”的职官“凌人”,《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凌人:掌冰政。……夏,颁冰,掌事。”《大戴礼.夏小正》载道:“颁冰。颁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

《太平御览.夏上》收录的晋朝陆翙《邺中记》,记载十六国时期邺都有冰井台。冰井台位于邺都北城西北隅,规模恢闳,“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石季龙于冰井台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赐大臣。”

唐朝掌苑囿园池的令丞在季冬时藏冰千段,先立春三日将冰纳于冰井,到了仲春启冰。(见《新唐书.志第三十八.百官三》)唐朝诗人韦应物《冰赋》的诗句“深山穷谷凌人凿,颁赐从来天下闻”,也反映了唐朝宫中有颁冰的行事。

“冰上宾”推出以新鲜的爱文芒果打成汁,结冻制成外径18公分,厚度2公分的冰碗,是“连碗都能吃”的冰品。(中央社)
现代人很爱的芒果冰。图为“连碗都能吃”的爱文芒果冰。(中央社)

小暑环保 净身心

小暑季节土润溽暑、常常落大雨,树木茂发方盛,但是不要斩伐,以避免天殃。西汉时代的著作《淮南子》就有顺应天时举人事的环保理念。

《淮南子.时则训》云季夏之月:

是月也,树木方盛,勿敢斩伐,不可以合诸侯,起土功,动众兴兵,必有天殃。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利以杀草粪田畴,以肥土疆。

小暑节气,树木茂发、昂昂向上,好似人生青少之年, 壮硕可期,然而斩伐仍未到时候。季夏时节,天降大雨甚或暴雨,溽暑土润,所以要顺天时利用条件除杂草、肥田畴,以利秋季五谷丰收。

森林故事区,环境营造出树林环绕凉荫的绿色隧道意境。(杨秋莲/大纪元)
小暑时节多雨多涝,树木方盛,勿斩伐免天殃。(杨秋莲/大纪元)

小暑节气里,从身心的保卫到环境的保护都必须用心经营、小心防护,以度苦夏。三伏天深居慢活防溽暑、落实环保防雨涝、应天时保护田地、掌握“冬病夏治”的关键时刻,就在小暑展开的苦夏里。

苦夏里的习习凉风特别“动人”,宋代王十朋有诗《伏日与同僚游三友亭》吟:

  炎天过小雨,伏日生微凉。新亭会僚友,故事开壶觞。

阵雨过后,一亭荫、三两好友,一壶茶,半片松涛,热茶为微凉的往事暖身,伏了三伏天!这样的场景,这样的风,人人迎来应不难……应不难!伏得了“苦”,相较之下,片风片景更可人。

松涛泉籁作清风(司瑞/大纪元)
松涛泉籁作清风(司瑞/大纪元)

@*#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那么谈到二十四节气,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祖先们如何创造、发明历法。据研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更早的时候,没有四季之分,只有春秋。远在春秋时代,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源自于易经。传统的五术包括“山、医、命、卜、相”利用术数系统,对宇宙时空、大自然的万物变化,划分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科学规律。为了帮助农事的顺利运作,聪明的老祖宗利用日晷,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历法中建立了反应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 中国人很早就有夏至节俗,夏至的至有三义,夏至这节气在中国起源甚早,周朝天子已经在夏至祭地,〈夏至九九歌〉描写夏天的气候与景象演变。夏至,今日一阴生。天地运行带来了季节的循环变化,夏至天地阳消阴长步入转折起点。 夏至,中国人讲“天人合一”,表现在节俗生活、自然和民谚中。
  • 欧洲各国普遍有过仲夏节的习俗,尤其在北欧的瑞典特别重视,重要性和过年、圣诞节不相上下。仲夏节和中国的夏至是一致的概念。“仲夏柱”、篝火和魔力花草药是欧洲国家过仲夏节时很普遍的象征物,有些国家的仲夏节也是女子的祈婚祭的重要日子,女子想梦见未来的伴侣。英国的巨石阵则是迎接夏至之光的谜样古迹,也是今人的观光胜地。
  • 今天是夏至,中医师吴明珠说,炎热夏天到来,应利用夏阳驱赶身体寒气,饮食可多吃增加身体代谢、去火气食物,如带苦味的蔬菜、清热的绿豆或薏仁。
  • 小暑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用以表示年中天气变化的一个节气名称,在每年的7月7日或其后一日,当天空中太阳位置落在黄经105度时。古人有谚语“小暑一日热三分”。中国人对各节气现象和物候的观察早于先秦时代,并由此建立起生活与耕作的规律,是从大自然的体察中所开启的智慧,《礼记.月令》多有记载。“不违时”顺天而作,少力而多获。
  • 中国老祖宗有很先进的预防医学概念:养生,强调“上工治未病”。养生乃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下,要求顺应四季节令气候的变化来调和身心,使人体达到阴阳平和,以维系健康。面对炎炎夏季,日常的保健养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 7月6日至8日,节气进入小暑,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是说小暑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除了热,此时期的雨量也很充沛,农作物已进入成长的黄金期,但人的食欲随着气温的升高开始减退,因此饮食上建议以清热消暑、清淡芳香来刺激食欲、帮助消化。
  • 在一年中,夏至日是一个转折点。一岁算来今夕短(明末淸初.陈恭尹《夏至夜即事》),夏至日黑夜最短;从阴阳演递转变的意义上讲,夏至日“一阴生”,阳消阴长。古人夏至祭地,夏至避暑消暑有哪些习俗?表现了节气生活的智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