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地下古战道与英雄杨六郎(下)

作者:荣欣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629
【字号】    
   标签: tags: , , ,

英雄杨六郎

雄县、霸州、永清一带作为宋辽时期的边关地带,这里战事频繁,加之此处为平原地区,在战场上无天险可守,北宋名将杨延昭在此地镇守达16年之久,寸土未失,而杨延昭屡战屡胜,与当时所修地下战道不无关系。

杨延昭(公元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是杨业的长子。为何他被称作“杨六郎” 呢?据说古人称天狼星为六郎星,并认定其是将星,而杨延昭“智勇善战”,威震辽国,因此被辽国人看成是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宋史》记载, 杨延昭小时候沉默寡言,儿时,常作行军列阵的游戏,他的父亲杨业说:“此儿像我 。”每次出征,必定让他跟从。北汉时期杨延昭便任杨武都巡检一职,跟随父亲杨业四处征战,遍及雁门关全线几乎都有杨六郎城及六郎寨,因其勇敢善战,早年名声便已遍及全军。

杨延昭。(古瑞珍/大纪元)
杨延昭。(古瑞珍/大纪元)

自古以来,杨家将大战辽兵的故事就在永清县广为流传。永清县城西老君堂村西北方向有个叫“磨齿地”的地方。这里灌木丛林茂密,其中有不少斜坡和沙岗。村里老人讲,“磨齿地”原有一片长年生长的野草,它的颜色是鲜红的。相传,那是穆桂英分娩时染红的。民间传说,穆桂英巧借这里的复杂地形,摆了一个“迷魂阵”,辽国元帅韩昌带着全军将士闯入“迷魂阵”后,突见狂风大作,尘沙飞扬难辨东西;而此时宋军号角齐鸣杀声震天,辽兵失魂落魄,死伤惨重。县城北10公处,有一片林木丛中凸起的沙丘,高十几米,方圆达几千亩,永清人把这连绵起伏的沙丘称之为“金沙滩”。传说,当年辽国皇帝御驾亲征,曾在这里摆下战场。结果由于奸臣出卖,宋军大败,杨家将血染沙场。

宋辽交战 六郎威震三关

永清县后奕村有一土台,相传此台“高数丈,广七亩”,据县志记载,为“宋将杨业所筑”。此台亦称“六郎台”,宋军曾在这里操练人马,以备辽军进犯。据调查,永清县建于宋代的55个村庄中,村名与宋辽战事有关的村就达36个(含沿用宋朝营名, 明代建村3个)。如几个乡中以营命名的村子有数十个,相传正是宋军七十二座连营 。此外还有“杨官营”,据传杨延昭曾在此地运筹帷幄;“千人目”,据传有宋军阵亡将士合葬于此。“目”与“墓”谐音;“寇家垡”,传说宋景德年间宋辽交兵时, 寇准随宋军曾在此住过;“老君堂”,村南200米处原有一庙,名老君观,传说佘大君率兵在此驻扎过,故取名“老君堂”;“东解口”、“西解口”。宋辽交战时,双方伤亡惨重,故立村后取名“血口”,后改为“解口”;“韩台”,相传辽军大元帅韩昌在此建台点将,故得名。

据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编的《霸州志》记载:“引马洞,为杨延昭所治,始自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必以出师。”这一记载非常明确地指出霸州(含永清)的地道为杨延昭(杨六郎)所治,也与杨延昭在宋辽边境的一段经历相合。

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是河北边防的重要关口,都曾经为杨延昭的管辖区之内。所以历史上留有“杨六郎威震三关”的美谈。在杨延昭等将领的率领下,霸州(含永清 )等地的边民同仇敌忾共御辽敌,妇女儿童都能骑马射箭。此情此景,在北宋欧阳修在《边户》诗的上半首中有生动的描述:

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
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
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
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宋辽地下古战道所处的位置是当年杨延昭的防区之一。根据杨延昭在宋辽交战之际镇守河北边防十五、六年这一历史事实,以及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编的《霸州志》记载,不少专家断言,宋辽地下古战道即使不是杨延昭主持修建,他也一定参与过具体的修建。古战道工程浩瀚,沉睡千年;杨延昭功勋卓著,名垂千秋;古战道和英雄杨延昭密不可分。@*#◇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大陆河北省雄县、永清一带地下埋藏着结构复杂、设施完善的古战道,据中国文物部门初步调查,古战道总面积可达一千三百平方公里,横跨雄县、霸州、文安、永清四县市,其工程浩大、结构复杂、用途较广,堪称“地下长城”。新华网报导,河北省文物部门今年为配合阿荣旗到深圳高速公路河北段的建设,对沿线进行了文物调查,在工程通过的祁岗发现古战道遗址。在此之前,在永清、雄县、霸州等地已先后发现过相似的古战道。
  • 【大纪元2月8日讯】北宋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连年征战,前后达200年之久。当时,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据,“弱宋”与“强辽”如何能对峙200年?远在宋朝时“地道战”在军事上就已被广泛应用。沉睡地底千年之久的古战道,虽然已经为人所知,但仍有许多疑团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破解。
  • 近日,河北雄县对位于境内的宋辽边关古战道进行了清理、修补并接通电源。“地下长城”——宋辽边关古战道将重现人间,使世人再睹它的风貌。
  • 【大纪元8月22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电)新华社报导,建于一千多年前、规模宏大的“地下长城”永清宋辽边关地道,今年被列为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有望对社会大众开放。
  • 将士们均感同身受,因此随着主帅岳飞看着滚滚长江向东流逝,唱着《满江红》,之后唱到最后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只觉得内心平静无比,没有了在先期黄鹤楼的悲壮情绪,只感觉无比的祥和宁静,却有着奋力精进的波澜壮阔。
  • 公元1004年12月15日上午,发生了太白昼见的天象。这次天象对应的历史,就是后世熟知的“澶渊之盟”。史书记载得比较详细,但是,其中的三次天象记录却含混不清,历史上也一直在回避这三次天象的解读——那才是最关键的天意所在!
  •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巍峨雄伟、气势磅礴、举世瞩目,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冀中平原的燕南大地上,筑有一条可与其相媲美的地下长城—宋辽地下古战道。
  • 泸定桥是由清朝康熙皇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是四川通往西康 、 西藏的要道之一。在没有建桥之前,人们主要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个渡口渡过大渡河。由于水流湍急,无论官民,商旅,还是藩地使臣过河都很艰难。
  • 古燕国的都邑、元以后历代中国的京城:现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设计始于元世祖忽必烈之时,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过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设计与布局,后世子孙不但能一窥中华文化中许多精微奥妙的神髓,更可以发现许多现代西方文化与古中华文化之间颇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处。
  • 新疆的坎儿井鼎盛时期曾多达一千多条,全长5,000公里,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开辟了沙漠绿洲文明,展现中国古代地下水利工程的成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