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爱情 婚姻佳话】

【千古佳偶】窈窕淑女与周文王天作之合

作者:怀忍忍
周文王之后太姒是个帮夫命的好典范。图为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中的窈窕淑女──太姒。(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05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时序入秋,七夕、中秋,接踵而来,凉风吹秋声,爱情的声纹也在胸臆中几分荡漾、萦回。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中,积淀着许许多多七夕和中秋的情分,一千零一夜说也说不完。大纪元【千古爱情 婚姻佳话】系列说说天长地久的爱情故事,陪伴读者迎七夕、中秋佳节。

爱情婚姻经典诗篇 

中华文化中,爱情婚姻的经典诗篇,常在情人之心的,就是一首《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时心中扬起的情歌名句,从古传颂至今。《关雎》是《诗经.周南》的开章之篇,描绘“君子”对贤德淑女钟情、相思,进而君子与淑女完成天作之合。《关雎》情歌,明确了天作之合的爱情与婚姻的定位与意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诗中担纲演出的“君子”与“淑女”是谁呢?《毛诗序》中说《关雎》是为了阐明“后妃”之德。诗篇中的“淑女”指示某位“后妃”。《诗大序》记载,指出这是赞颂周文王及夫人太姒的一首诗。在春秋时代,“君子”并不是一般的称谓,而是对“吾君之子”的敬称。《周南.关雎》是周国的国风,故而“君子”当然指周国的国君之子,西伯姬昌,后来追尊谥号周文王,那文王的“后妃”就是太姒。

周文王体悟到,上古时期,三皇五帝皆是顺天道而行,圣王之德犹如日月,协调运行映照世间,福泽大地九州万民,善惠天地万事万物。(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圣人明君周文王,他是诗歌《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主角。(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君子与淑女的初遇恋歌

周文王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商纣封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之长,亦称西伯昌、西伯侯。子周武王开创周朝,追尊谥号为周文王。《关雎》诗篇刻录了周文王和太姒的恋爱与结婚进行曲。

文王在渭水滨邂逅一窈窕淑女。短暂的际会、交谈,那位美丽佳人的笑颦倩影、勤劳贤慧的嘉德丰采,让文王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文王和太姒的初遇,短暂的交谈有如星际的交会,擦出无际的光亮,灵犀相通爱慕相系。分离后夜夜日日辗转反侧,不论是在梦中或是醒来,都是荡气回肠的思念,念念不忘那善良贤慧的佳人丰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周文王对妻子太姒一见钟情的初遇情歌,真率炽热的爱恋细腻深刻、荡气回肠,倾泻思慕和追求的心意。对爱情的浪漫向往、寄予结婚共组家庭的心愿,这正是亘古以来有情人心中的向往,也是最美丽、庄严的爱情诗篇、婚姻乐章,成就家庭人伦稳固社会的基础。从历史的绘卷中看,文王和太姒的爱恋与婚姻,建立人伦规范,成家安邦,环环相扣,是冥冥中早有安排的天作之合。

坚贞雎鸠 神赐婚姻乐章

关关而鸣的雎鸠是一种水鸟,朱熹《诗集传》说,雎鸠“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不相狎”,就是说这种鸟固定配偶、情意专一;平常一起出游举止高贵、装重而不放浪。情意专一固定配偶的雎鸠隐喻夫妇间应有的伦常关系,以及庄重高贵的行止,而文王与太姒的爱情与婚姻正是这样的典范。

宋 马远《梅石溪凫图》。(公有领域)
宋 马远《梅石溪凫图》。(公有领域)

结舟作桥娶亲 天地生辉

据《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记载,文王的妻子太姒(姒姓),出生于大禹后代的有莘氏部落(今陕西渭南市合阳县东王乡莘里村),在历史上以贤德著称。

太姒是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公主,不但没有骄奢习惯,而且品德高尚,史书记载她“德配天地”。她孝顺父母、恭敬师长、忠敬爱夫,慈爱他人,节俭自持,专于各种女红与家事,善良温婉又有贤德、孝慈仁爱且深明大义。这样善良美好的淑女打动西伯侯(后人尊称文王)的心,让他辗转反侧、日思夜念。周人敬奉神明,婚姻大事不可能草草决定,文王占卜请示神明,占卜的纹路显示,与这名贞静善良勤劳的淑女结婚非常吉祥,文王于是亲迎于渭水滨。

太姒,窈窕淑女,在水一方。当时渭水汤汤,水上无桥,西伯侯为了迎娶太姒便造舟为桥。一艘又一艘的小舟,舟舟相连,成为浮桥。文王终得率领臣民迎娶思慕的情人太姒,“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迎亲阵列跨过连舟浮桥将新娘迎进西伯侯的领地西歧;周国百姓欢呼雀跃,结彩悬花举国贺庆。彼时,钟鼓鸣奏,隆重欢庆,杨柳青青沐春露,渭水河花翠清扬,氤氲瑞霭呈嘉祥,天作之合天人同庆,场面何等盛大光彩!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文王和太姒天作之合的景象: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
造舟为梁、不顾其光。

后妃之德 圣君之佐

文王盛大光彩迎娶了思慕的窈窕淑女太姒,尔后,夫妻一体齐家、治国合作无间,开创了令后代敬仰的德政伟业。

太姒旦夕勤劳、全力以赴地扮演贤妻、良母、后妃、辅臣的角色。文王在贤妻的辅助之下没有后顾之忧,专心致治,大兴教化。谦虚慈悲为怀的文王秉承先祖遗风,以仁德治国,行刚健布厚德“网开三面”,敬贤德、护老幼,慎罚保民。他身穿朴素布衣,心系着吾土吾民,国人有获罪于纣王的,他用自己的土地作交换赎回获罪的子民。

文王的圣德有如风吹草偃,引来许多贤德名士归附他。历史上有名的辞让避位而隐居山中的伯夷、叔齐,听说文王对老人很敬重,也专程来归顺。文王这些仁爱的治国之道创造了伟大的政治典范,让孔子做梦都想回到周的时代。

宋.李唐〈采薇图〉画上伯夷、叔齐须发蓬松,面容清瘦,目光坚定,神情、姿态生动传神,二人对坐石壁下,四周老树环绕,采野菜用的小锄、竹筐置于地上。(公有领域)
宋.李唐〈采薇图〉画上伯夷、叔齐须发蓬松,面容清瘦,目光坚定,神情、姿态生动传神,二人对坐石壁下,四周老树环绕,采野菜用的小锄、竹筐置于地上。(公有领域)

当时有虞和芮国人有土地纠纷,争讼不能解决,因为听到西伯侯圣善贤明,诸侯间若有纷争都找他评断,就前往周国去找西伯审断。他们入了周国之地,一路看到这般景象:农夫在田间小陌互相让路,晚辈总是礼让长辈;来到城镇,看到男女授受不亲分道行走,头发斑白的老人身上不负重物;来到朝廷,看到士人礼让大夫,大夫礼让卿相。这两人一路走过来,还未见到西伯就感到无地自容,互道:“我们争的,正是周人以为耻而不要的,再前往见西伯,只是羞辱自己罢了!”于是返程相让而去。诸侯听到了,都说“西伯盖受命之君”。

后人尊称文王之妃太姒为“文母”,和文王的祖母太姜、文王的母亲太任并称“周室三母”,是天下母仪的典范。太姒继承文王祖母太姜和母亲太任的美德,日日夜夜、旦夕勤劳,孜孜矻矻光大了主妇之道、贤妻之德,母仪天下。文王晚年时,周国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了。“文母”太姒为被后人尊为“周十臣”(周朝十位著名大臣),是周十臣中唯一的女性。太姒十分注重十个儿子的品德教育,其子武王开创了周朝伟业、周公制礼作乐,为周代社稷和后世文化奠定了基础,太姒则树立了中华民族“后妃之德”的典范。

史上留下“文王治外,文母治内”的赞美,后世称妻子为“内子”、“内人”,称丈夫为“外子”的典故,据说也是由此而来。周文王和太姒的天作之合,谱下中国经典的爱情之歌、婚姻乐章,从古传唱至今。

*注:《列女传》故事之颂文,称赞太姜、太任、太姒三姑的贤德成就周文王、周武王的大业兴邦,尤其是太姒最贤德。颂赞:“周室三母,大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大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

─点阅【千古佳偶】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周文王姬昌,虽没有亲自统一天下,却是三代圣王的代表。他不仅以盛德威服西方各国,更写下了儒家经典《周易》,而文王礼贤下士的故事,至今仍被传颂。
  •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季历生下了儿子昌,有圣贤的祥兆,古公想把王位传给昌,他的长子和次子就去了南方,把王位让给了季历。季历继位后,继续实行古公的德政,努力施行仁义,诸侯都归顺了他。
  • 文王经过七年的“羑里之厄”,出狱时已是鲐背之年的老者(已91岁)。这位上有杀父之仇、下有丧子之痛的老人在出狱后再次面对纣王时,心中除了大任赋予的圣者之心,承载的上天使命之外,也剔除了个人的爱恨。
  • 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谦让、谦逊、谦卑都是非常美好的传统品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吹拂着淳淳的谦善之风。当现代人生活的环境中,受到各种现代思潮的冲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在面对重重心理压力的环境下,谦下为怀、谦逊礼让的淳厚古风,或许更让人怀念。
  • 一个人在他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中,会形成很多个人的习惯和积弊,一个王朝同样如此。在它数百年的运作中,也会留下许多根深蒂固的习性和观念。自成汤建立商朝,王位传至纣王时,商朝国祚已享六百多年。即使纣王后期穷奢极欲,不敬上天,致使生灵涂炭,陷万民于水火,可是无论诸侯还是百姓,对起而伐纣一事依然心存疑惑。
  • 绿色为间色(闲色),黄色为正色。现在把黄色当成了陪衬,绿色当成了主色,这显然有违古代圣人留下来的礼制,看过去也很不协调。
  • 不同于世上其它国家历史,华夏舞台以朝代更替方式呈现其独有之“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文化”特色。贞观二十二年太宗亲撰《帝范》一书,分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赐皇太子李治(后为唐高宗),阐述帝王之道,垂范万世。
  • 现代学界尚不清楚古代蚀刻装饰技术是如何做到的。蚀刻装饰,即在春秋战国时一些铜剑、铜矛上饰有菱形的花纹或火焰纹。菱形花纹的凹槽由蚀刻而成,然后以含有铜、锡、铁、硅等元素的另一种合金与兵器的青铜基体接触,通过接触面上的扩散,形成美丽规则的纹饰。譬如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均有这种蚀刻装饰。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一首歌颂婚姻的诗篇,诗中记录了一位不平凡的女子,和一桩改变历史的爱情。
  • 我听说圣明的天子,是把财富藏在四海之内的老百姓家里。这叫藏富于民。您藏富的地点不对,不发生天灾,也会发生人祸。现在没有发生人祸,只是发生了一点天灾:烧掉一个库房而已。这不是很幸运、很值得祝贺的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