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中国文化的俄国贵族列夫‧托尔斯泰(下)

追寻“道”的俄国文豪托尔斯泰

文:周鼎
font print 人气: 1731
【字号】    
   标签: tags:

十九世纪末,阴霾重重的古罗斯大地即将面临着共产运动的风暴。就在共产红祸席卷的前夕,俄国诞生了一颗耀眼的巨星,其光彩璀璨抚慰了数代人心,这颗巨星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有人评价说,这颗巨星的诞生在当时反映出全宇宙复杂的灵魂,即无神论、平民有神信仰、宗教势力和政经等领域产生激烈的碰撞。而他的诞生似乎就是在带领罗斯人,寻找一条回归传统,秉承敬天爱人的精神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漫长的探索中,他抨击宗教势力的黑暗,被从圣籍中开除。他真诚地忏悔,反省自我的过失,并不断地完善自我的精神世界。

为打开心中的天国,他汲取东西方先哲的思想和智慧,包括东方释儒道三教信仰文化,尤其深受老子《道德经》的影响。古老东方的智慧为他打开一条广阔的路。时至今日,也有人称呼他为“俄国道家第一人。”

为人的使命 追求完美道德

1828年9月,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俄国贵族家庭。1840年,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退役后,回到家乡的庄园,致力于文学创作。

托尔斯泰治理萨马拉庄园,教育孩子读书,空余时间写书。当时他拥有6,000俄亩土地和300匹马,甚至曾认为自己是比果戈里、普希金、莎士比亚、莫里哀还更有名的作家。

身为贵族,他拥有财富和社会地位,人们尊称他为“托尔斯泰伯爵”,但他为此感到不安。他同情社会底层百姓,他想卖掉自己的车,想把十分之一的家产分给仆役和穷苦人。他能放下伯爵的身段和乡民一起耕作,和他们一起割草也丝毫不会逊色,每天工作8~10小时也不会感到厌倦。

托尔斯泰身着农民服装,列宾画于1901年。(公有领域)

当人拥有美满的家庭、显赫的名望、财富和健康时,人们却无法摆脱死亡,死亡的降临让人一生的苦苦追寻都变成徒劳一场。为此,他寻思生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生命的真谛是什么?托翁51岁时,精神世界受到剧烈的挑战。

作为有正义感的贵族,托尔斯泰想摆脱道德的败落带来的混乱无序,想摆脱常规的文学教育中显而易见的伪善,他致力寻求一个博爱、公平、仁义的世界。他想教育乡民,于是到乡村开办学校。

托尔斯泰多次出国,大量接触欧洲的著名学者,进行自我完善,用卓越的智慧来武装自己。但他还是无法掩盖自己不知道应该教给人们什么?为此他陷入苦恼,于是放弃了所有,来到大草原,尽情的呼吸巴士基尔的空气,喝草原特有的马奶酒。

他努力的寻找为善之道。每一次,当他想表现出内心深处从善的愿望,成为更好的人时,他看到世人用蔑视和讥笑来对待他。但是,当他沉迷于欲望之中时,收获的却是一片掌声。在他的眼中,这个世界的善与恶仿佛是颠倒的。

在长久的探索中,他从东西方先哲的智慧中找到共鸣。他相信人类降生于世是有使命的,这个使命在于他能自强不息地追求道德上的完美。

天国在你心里

1879年~1880年,托翁完成《忏悔录》的主体部分,1882年正式出版。这部自传性质的著作,与奥古斯丁、卢梭的《忏悔录》并列为世界三大《忏悔录》。由于书中部分内容否定俄国东正教,称“基督教中没有基督”,遭到教会书刊检察机构的激烈反对。

尽管托翁自幼接受的是东正教,但他后来脱离了宗教,不去教堂做祷告,拒划十字架和斋戒。虽然他不去教堂,但他依然努力完善自身的道德;他努力提升自身的学养以及生活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改善身体的健康,通过各种运动使身体保持强健;努力完善自身的意志,通过克服各种困难,增强内心精神力量的强大。

但在众多的完善中,托翁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致力于道德上的完善。他放弃的是宗教的外衣,并没有放弃对神的信奉。信神和信宗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意识到“天国在你的心里”,而不是在任何一种外在的形式中。他努力的向内心世界探索人生的真谛,这也成为他创作的动力之一。

他领悟到,他所追求的信仰,是源于生命的真正力量,是在实践中真正的走向神;而宗教势力寻求的是在世人的面前完成一项人中的工作,因此教会之间会有争斗和攻击。托翁理解到,教会为了维护宗教的势力,曾发动过宗教战争,发起宗教审判,公开焚烧不合教会理念,但是蕴涵真理的书籍,甚至罗斯人曾以基督名义屠杀自己的同胞。这是极其可怕的,这些行为完全违背对神的信念。(《忏悔录》卷15)

托尔斯泰认为:信仰是生命的力量。对于人生的秘密,从精神信仰层面来解答,这能够为人提供深刻的智慧。信仰不是理论和学问,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才能从中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他眼中看到的世界是一座巨大的庙堂,而光明正从天顶射向人间。

领悟德的意义

1891年10月,在回复圣彼得堡出版社提出的问题,哪一个作家和思想家对他的影响最大时,托尔斯泰说,孔子和孟子对他的影响很大,但是老子对他的影响却是巨大。

《托尔斯泰与东方》是研究托尔斯泰的重要著作。其中,在“托尔斯泰和中国”的章节中,阐述到宇宙的法则对世间的影响,也阐述了学者对道和德的理解。

书中讲到,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具有高度文明的学科,包括天文学、化学、医学等。它是基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对物质变化过程的记录和反思,总结出的自然法则。在自然变化持续更新的力量下,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这是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表现。人类在生存中,同样存在不断更新的力量,死亡与新生每天都在上演。这个世界所有的表现都体现出更新力量的巨大。源于宇宙运动的法则,产生出庞大巨大的更新力量,而世间的宗教和政治也都处于宇宙运转的法则带来的变化之中。

要想理解老子的思想,就要理解“德”的意义。“德是一种物质存在的形式,从道中产生”,“德能育化万物,滋养万物,也能引导他们,使他们修炼。”当时的学者认为,德是一种物质,只是人的肉眼看不见。德是事物的本质,如果遵循道的法则,就会产生无量无计的世界。

当时,在东方的认知中,德是一种物质,它可以转化成人的福分,健康、财富、官运等等,也可以使立志修行的人进入很高的境界。所以中国老人常讲“行善积德”、“缺德”、“祖上积德”等话。这是从久远流传下来的一个重要的普世价值。

1877年,托尔斯泰接触了道和德的意义。在他的眼中,老子是一位伟大的道德之师,老子的思想在东方具有上千年的教化传统,意味着美德和博爱。托尔斯泰将从老子思想中领悟到的伦理价值、理想的思维方式,融合到日常生活中、教学中,甚至文学创作中。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托翁理解到,要想得到真正的道,就不能与世隔绝,并且要广泛地去爱。独自的去爱是远远不够的,要将心中的道和千百万人联系起来,由此会产生最伟大的爱。

来自东方的思想,经过托翁的诠释后,成为罗斯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普世理念。

参考书籍

1.(俄)列夫•托尔斯泰《忏悔录》

2.《列夫•托尔斯泰和东方》,亚历山大•希夫曼,1971年(《Лев Толстой и Восток》. Александр Шифман 1971 г.)

3.《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回应》罗曼•罗兰,2008年(《Ответ Азии Толстому》. Ромен Роллан. 2008 г.)@*#

责任编辑:苏筱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科学和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如此繁忙、专业划分如此细致、文化和各种学说如此庞杂,以至于我们往往在追求富裕、舒适生活的同时淡漠和忘却对人生目的的真正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难道年轻时的辛苦是为了老年的安逸?挣钱是为了治病?纵欲是为了摆脱颓废?身心憔悴为了短暂的飞黄腾达?苦读的重压、求职的辛酸、加班的烦劳、人际的不顺、病痛的折磨正在过去,舒心、宽裕的日子一天天流过,过去的一切仿佛是一场虚幻的梦,一切美好都将在死亡时彻底消逝。我们莫名其妙地出生,又匆匆死去,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 在科学和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如此繁忙、专业划分如此细致、文化和各种学说如此庞杂,以至于我们往往在追求富裕、舒适生活的同时淡漠和忘却了对人生目地的真正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

  •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写了一本寓言故事集《呆子伊凡》,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个老魔鬼看到一位农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却少得可怜,但他还是那么快乐,非常知足。于是他就派了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
  • 1910年11月10日,俄罗斯初冬的苍茫大地,一位白胡子老翁坐着马车离家出走,10天后,老人病死在荒凉的小火车站。寒风中守候的民众哀悼低泣,一代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
  •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巨匠,以探索人生意义与道德伦理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深深的影响着世界。出身贵族的托尔斯泰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并为此亲身实践做出的努力,以及他所提倡的“不以暴抗恶”的思想,深深感染了日后成为印度“圣雄”的甘地。
  • 托尔斯泰谈到成年后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思想家这一问题时,他讲到,孔子和孟子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老子的思想。 在老子、孔子、孟子等中国先哲的思想中,托尔斯泰从中找到了共鸣,其中包括 “博爱”、不以恶治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仁义。
  • 香港拥有一百年的殖民史,东西文化交汇,曾和很多文人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1974年,台湾诗人余光中赴港任教,写下“姑且叫它做家吧”,其后他有11年时间在港度过,这段时间是他的黄金创作期,沙田山居成为他生命中最愉快的日子。
  • 司各特追溯历史的文学叙事架起了沟通理解的桥梁,他对南北民族的差异有着极大的慈悯包容,反对任何一方的血腥暴力,前车之鉴,发人深省。
  •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是18世纪末苏格兰著名作家、诗人和历史学家。生长于爱丁堡的他曾是律师,也当过副郡长。司各特的诗歌很受欢迎,但他最终成为英语历史文学的一代鼻祖,素有“苏格兰之魂”、“历史小说之父”等美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