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媒标案世袭化】

台湾大报认定没标准 媒体人:疑有官商勾结

何谓大报? 冯光远认为 须有清楚的媒体价值 媒体为社会公器 不该沦个人谋利

资深媒体人冯光远表示,当前媒体生态骤变,政府概念中的“大报”早已发生变革。图为资料照。 (陈柏州/大纪元)
人气: 893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8年01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台湾台北报导)当前台湾政府所办的政令宣导、广告托播等媒体行销标案,花的都是人民纳税钱,但合作厂商却因为“世袭化”,让标案常流于形式、预算未充分达到效果。

资深媒体人冯光远表示,当前媒体生态骤变,政府概念中的“大报”早已发生变革,若仍延用20年前的认定标准,就是公务员的疏懒,而且可合理怀疑背后恐有利益输送,若漠视的话只会让问题延续,造成社会发展停滞。

日前,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处办理公告刊登报纸采购案,纪元国际投标总额为最低价理应得标,但该公司把《大纪元时报》列为三大报同等品,却被都更处以“未附同等品证明文件”判定为“资格未符”。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处以为三大报为《中国时报》、《联合报》及《自由时报》,将《大纪元时报》排除在此次媒体标案之外,暂以次低底价的厂商为最低标厂商,待年度预算案通过后决标。

当前政府的政策宣传,常委托媒体进行曝光,以行政院为例,去年编列的231亿元预算中,政策宣导广告预算就有1,974万元,各部会都有相关文宣、媒宣预算,不过这些钱,真的用在刀口上了吗?

前《中国时报》副总编辑冯光远表示,以往要认定媒体是否为大报,必须经过中华民国传媒稽核认证会(ABC)等公正单位进行鉴定,如今报业明显萎缩,从当前的发行量来看,能称得上是大报的媒体寥寥可数。因此,“几大报”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迷思,“所以20年前官僚所决定的事情,现在却仍要相应成习,一直沿用下去吗?”

“就算背后没有官商勾结、没拿回扣,但很明显这是因为官员的疏懒。”冯光远认为,这是很荒谬的事情,政府若要把“几大报”列为媒体采购的评选标准,就应该拿出法条,说明沿用20年前的标准理由为何。

他强调,若只是承办官员的自由心证,别人当然可以合理质疑背后有官商勾结,“否则凭什么对我做出不利的自由心证?而对别人却做出有利的自由心证?是不是跟那些单位有关系?”

他以自己的官司为例,法院判决他要在台湾四大报登报道歉,但何为“四大报”?“我在媒体里工作那么久,我非常知道媒体的生态,你跟我讲四大报,那是你们自己心目中的四大报吧!”

资深媒体人冯光远表示,从当前的发行量来看,能称的上是大报的媒体寥寥可数,因此“几大报”的说法实是一种迷思。图为派报人员向路人发报,资料照。
资深媒体人冯光远表示,从当前的发行量来看,能称得上是大报的媒体寥寥可数,因此“几大报”的说法实是一种迷思。图为派报人员向路人发报。资料照。(宋祥龙/大纪元)

媒体为社会公器 不该沦个人谋利

冯光远认为,所谓的“大报”,应该要有非常清楚的媒体“Value(价值)”,媒体是一个社会公器,所以绝不能拿来发展私人前途。他以台湾当前的一些亲共媒体为例,根本是为了向中共表功,而自甘沦为中共在台的一个“滩头堡”。

此外,有些媒体把自己定位成替某政党攻城掠地的工具。冯光远说,这些有政党意识形态的媒体,搞来搞去都是为了替自己的未来寻找出路,有违媒体存在的目的。因此,政府若把人民的纳税钱,挹注在这样的媒体上,人民就有权站出来讲话、批判,若选择沉默、不揭露的话,这种“世袭化”的问题就会不断持续下去,造成社会发展停滞。◇#

责任编辑:于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