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光州事件

小说:少年来了(三)

作者:韩江(韩国)
font print 人气: 88
【字号】    
   标签: tags: , ,

续前文

***

你改坐在尚武馆出入口桌前。

你把本子摊放在桌子的左边,将死者姓名、编号、电话和地址抄写在十六张纸上,因为振秀哥说过,就算今晚市民军全都阵亡了,也要能联络死者家属,所以得事先准备好才行。如果要在晚上六点以前独自整理好这些资料贴在棺材上,就得加快手脚。

“东浩……”你听见有人喊你的名字,抬起了头。

母亲正穿过卡车之间朝你走来,这次没有二哥陪同,只有她独自一人。母亲穿着去店里做生意时会穿的制服——灰色雪纺衫配黑宽裤,唯一和平日不太一样的是她的发型,她总是梳着一头整齐端庄的短发,今天却被雨淋湿了,显得有些凌乱。

你正准备起身冲下阶梯开心迎接她时,突然停下了脚步。母亲气喘吁吁地跑上阶梯,一把抓起你的手。

“走,回家。”

你不断扭动手腕,试图想要挣脱掉那只宛如水鬼在抓交替的手。你用另一只手使劲的将母亲的手指头一根一根掰开。

“军队就快进来了,现在得马上跟我回家。”

你终于挣脱母亲的手,用尽全力逃回礼堂里,而追在后头的母亲却刚好给正准备要搬运棺材回家的家属队伍挡住,无法通过。

“妈,这里六点会关门。”

母亲为了越过家属队伍与你四目相交,不断踮起脚尖。她像个快哭出来的孩子一样委屈地皱着眉头。你向她大声喊道:

“等这里关门我就回去。”

母亲终于松开了眉头。

“一定要喔!”她对你喊道:

“太阳下山前要回来啊,一起吃晚餐!”

母亲离开还不到一顿饭的功夫,你便看到一名穿着褐色棉袍的老人朝你走来,于是赶紧起身。他满头白发,戴着绅士帽,在泥地里撑着一根拐杖蹒跚前进,你用本子和原子笔压在纸上以免被风吹散,然后走下阶梯前去搀扶他。

“请问您是来找谁呢?”

“儿子和孙女。”

老先生的牙齿少了几颗,用不太标准的发音对你说。

“我啊,昨天从和顺那里搭人家的耕耘机过来,听说耕耘机没办法进来市内,所以我们往没有军人看守的山路走,好不容易才越过那座山……”

老先生喘了口气,嘴角边积满了灰白色的口水泡泡,这个老爷爷就连平地都走不稳,究竟是如何越过一座山抵达这里的,你百思不得其解。

“我家小儿子啊,是个哑巴……小时候得过热病,所以不会讲话。前几天我听光州来的人说,军人在市里用棍棒打死了几个哑巴,听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你搀扶他爬上阶梯。

“然后我大儿子的女儿是自己住在全南大学对面,昨天晚上去她家时发现她失踪了,屋主和邻居都已经好几天没见到她。”

你走进礼堂,戴上口罩。那些穿着丧服的女子正在用方巾打包饮料瓶、报纸、冰袋和遗照,准备要回家了,另外还有一些是在犹豫该把棺材移回家还是放这里的死者家属。

老先生开始婉拒你的搀扶,他拿起皱皱的纱布巾,摀着鼻孔走在前头。他仔细确认掀开白纱布后的一张张面孔,不由自主的不停晃动着头。老先生规律的敲着枴杖,声音让礼堂的橡胶地板吸收了,变得混沌而厚实。

“……那些人是谁?为什么要把脸遮起来?”

老先生指着那些白布盖到头顶的遗体问道。

你犹豫着,想要逃避协助确认的义务,每次碰上这种时候,就会使你迟疑,因为要是掀开那条沾染血迹和尸水的白色纱布,就会出现皮开肉绽的脸、被刀砍断的肩膀,以及在衬衫领口间腐烂的乳沟。每到深夜,那些画面便清楚浮现在你脑海,就算是睡在道厅本馆地下室用餐厅椅子排成的床,也会突然惊醒。你不禁打了个寒颤,因为那些刺刀砍向你脸部与胸部的幻觉,实在太过真实。

你走在前头,带着老先生前往最角落的那具遗体。你的身体仿佛被一颗大型磁铁用力推开,不自觉的想要往后退。你为了赢过这股推力,把肩膀向前缩着行走。当你弯下腰准备掀开纱布时,蓝色内焰下正流淌着半透明的烛液。

灵魂究竟会在他们的躯体旁待多久呢?

难道是因为灵魂像翅膀般拍打,才使得烛火顶端不停摇荡吗?

你心里想着,希望视力可以变得更差,差到连距离自己很近的事物都看不清楚,可惜现实是你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在尚未掀开白色纱布前,你不许自己闭上眼睛;直到看见血为止,你都会紧咬下唇缓缓掀开纱布;就算掀开后要重新盖上,你也不会闭起眼睛。

“我会逃走的。”

你咬紧牙关心里想着。要是当时躺在地上的不是正戴而是这名女子,你也还是会逃走;就算是大哥和二哥躺在地上、父亲躺在地上,甚至是母亲躺在地上,你也一定会选择逃走。

你回头看了看无法控制摇头晃脑的老先生,没有刻意询问那是不是他孙女,只静静耐心的等候他开口说话。绝对不能原谅。老先生的双眼宛如看见这辈子最恐怖的画面般错愕难耐,我绝不会原谅任何人,包括我自己。◇(节录完)

——节录自《少年来了》/漫游者文化出版社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每天带上枪,出门去巡视这黯淡的城市。这工作我做得太久,整个人已经和这工作融为一体,就像在冰天雪地里提着水桶的手一样。
  • “长长短短的文字犹如战火下的那一则则电报,一张张纸条,乃至大火余烬下的一丝丝讯息,都是这两个心地良善的孩子,在邪恶残酷的战争之下,始终把持住那一念善所成就出来的奇迹之光。”── 牧风(部落客)
  • 面包片还搁在那父亲嘴边。大家都定住了,愣愣看着自己的热咖啡腾腾冒烟。街上传来一阵妇人的哭喊。哭声,尖叫声,马匹嘶鸣。 父亲起身开窗,狭小的厨房立即冻结成冰。他隔窗叫住一名男子,两人一问一答,街上一片喧哗嘈杂盖过他们的对话。
  • 存在于东京这个都市的传说不少,撇开那些有点灵异或是恐怖的传说外,两个和恋人相关的传说,就是“井之头公园的天鹅船”以及“东京铁塔的点灯”了。
  • 四十年过后,在驶往圣布里厄的列车走道上,有一名男子正以一种无动于衷的眼神凝视着春日午后淡淡阳光下掠过的景色。这段从巴黎到英伦海峡窄小且平坦的土地上布满了丑陋的村落和屋舍。这片土地上的牧园及耕地几世纪以来已被开垦殆尽──连最后的咫尺畦地都未漏过,现在正从他的眼前一一涌现
  • 白昼,那遭人遗弃的美丽国度闪耀着,到了黑夜,换成航向故国的恐怖回归在发光。白昼在她面前呈现的,是她失去的天堂,夜晚所展示的,则是她逃离的地狱。
  • 参加相亲派对简直就像在宣告自己嫁不出去。之前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向来避不参加,但占卜上写着“努力脱胎换骨”,而且我也对玻璃工艺颇有兴趣,最重要的是,“不能继续过目前这种生活”的不安推了我一把。
  • 我在和爱德华见面之前,就听说了他在太太临终前所作的承诺。
  • 狩猎术语中有个颇具启发性的词汇,可以形容这类印痕——嗅迹(foil)。生物的嗅迹就是足迹。但我们很容易便忘却自己本是足迹创造者,只因如今我们多数的旅程都行在柏油路或混凝土上,而这些都是不易压印留痕的物质。
  • 《彼得潘》(爱米粒出版提供)
    但彼得就像其他男孩一样不太在意外表;此时他正欣喜若狂地跳来跳去,完全无视于她的存在。唉!他忘了自己之所以能这么开心,全都要归功于温蒂才对。他还以为是自己把影子黏回去的呢。
评论